【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_第1页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_第2页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_第3页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_第4页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课题批准号: 题 类 别: 教育部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 德育 课题鉴定时间: 2009 年 3 月 课题负责人: 刘守旗 江苏教育学院 主要成员: 钮锡珍、陈友庆、刘国永、崔景贵、周爱国、吉兆麟、 华意刚、贝学问、姚侃、夏新竹 2 研 究 总 报 告 摘要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法对江苏省 11 所中小学的 1117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 2001 年的有关数 据进行了比较,同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及经验总结法和 个案研究 法 等 研究方法。在对网 络社会、网童、 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成瘾等核心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网络 文化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现状、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思想 品德的机制及教育引导青少年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策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 网络社会的实质是网络文化。 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究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文化的影响。( 2)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是 客观存在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且 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校园 网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阵地,青少年上网和网络教育方面的总体情况较好。( 4)网络文化对青少年 道德发展的 影响 主要是通过其与网络互动实现的,但这一互动的 机制是复杂的, 且与网络、网童、教育、社会这四大因素有 关。( 5) 学校德育在调控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方面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一、课题研究的简要回顾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对照当初的申请评审书,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 按期结题, 但在 课题研究顾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班 华教授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教育学院王铁军教授 的悉心指导下,参与课题研究的绝大多数同志都没敢懈怠,换言之, 近几年来课题研究本身一直没有停止,而且绝大部分参与课题研究的单位都比较高质量地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 首先请允许笔者将近几年研究的主要历程做一简要回顾: 自接到教科规办函 20027 号关于下达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通知 以 后, 在前期已有研究基础上, 主持人很快就启动了课题研究,为保证课题研究质量,不仅成立了课题组, 还 聘请 了 课题研究顾问。 2002 年 9 月 28 日开题报 告会在南京举行 , 课题研究顾问、主持人所在单位 科研部门领导及 来自上海、江苏 部分 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的 10 多位同志参加了 会议 。报告会上,课题主持人从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理论与方法、实施步骤、成果形式等方面首 先向大家做了说明,接着与会代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如何做好这 个课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特别是课题研究顾问班华、王铁军教授从时代性、前瞻性、新颖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角度给予了课题以高度评价。他们的评价给了我们课题组全体人员以莫大的鼓舞。会上,课题负责人还就整体构想与分工问题进行了布置。此次会议标 志着该课题研究的正式启动。会后不久,就有 7 所学校按要求寄来了所承担的子课题名称,江苏省南通中学、江阴市河塘小学等学校还按时寄来了研究方案。 2002 年 11 月 16 日,江阴市河塘小学举行了所承担的子课题网络文化对苏南农村小学学生思想品德_ 本报告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结题 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刘守旗撰写。 本课题是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特别是课题研究顾问班华、王铁军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课题主持人及有关课题成员所在学校对课题研 究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也是课题完成的重要条件,当然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富有价值的研究给予本课题研究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这篇仓促成稿的报告中恕难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当然,由于课题主持人水平有限,结题报告肯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尤其是课题组成员谅解! 有关材料请参见课题组编发的“十五”课题研究通讯第 1 期。 3 影响的调查与研究的开题会,总课题负责人及江阴市陶行知研究会何国明会长参加了会议,对江阴市河塘小学的科研热情和踏实作风表示赞赏,同时也对子课题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其后不久 ,各 有关子课题承担单位相继召开了开题会。 2002 年 12 月 12 日又在南京接受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共同检查,检查组同志对本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表示满意。 2004 年 11 月 19 日课题组在苏州市 33 中学召开了课题研讨会,各实验学校汇报交流了课题研究成果,观摩了 33 中校园网络文化节活动,研讨 了 下一步研究计划,布置有关结题工作。 2005 年 1 月 18 日,江阴市河塘小学举行了所承担的子课题网络文化对苏南农村小学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究的结题展示会,总课题负责人及江阴市陶行知研究会何国 明会长及有关子课题承担学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观摩了跌倒了,爬起来汇报课,听取了课题研究汇报,课题主持人及有关专家进行了点评,鉴于江阴市河塘小学承担的子课题取得了预期成果,总课题组同意该课题结题并对他们的科研热情和踏实作风表示赞赏,同时建议该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 2004 年 9 月 笔者 以该课题为基础, 申请 进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进行研究, 2007 年 9 月完成了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 道德发展影响的研究报告 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江苏地区为例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报 告, (该报告已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学术著作 2008 年度出版基金资助,将于近期交出版社出版) 并顺利出站。 以上是课题研究主要过程和活动的简要描述,对照当初的申请评审书, 可以说,课题取得的成果是 丰厚 、超预期的,主要表现在: ( 1)数量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 几年来, 课题组 撰写的论文、调查报告、案例等不下百万字,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的 论文就有 27 篇 , 出版专著 1 部,共有 50 余万字。 ( 2)质量较高 不仅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被新华文摘收目或被中国教育报摘编,而且还有多项成 果获奖,其中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 项,获“当代中国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当代思潮杂志社、新时期理论与实践研究编辑工作部)和江苏省社科联 2007 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各 1 项,特别是网络德育: 21 世纪的德育革命作为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收录进发展教育学年鉴( 2003 年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且促进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据了解,参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没有发生过 1 例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在 我国 青 少年网络成瘾率高达 13 2%的今天,虽然不能说这种现象全是课题研究的功劳,但至少说是与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密切关系的。 二、 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是一种 网络社会 ,而 网络社会的实质是网络文化。 人是文化的产物, 不同时代的人们必然会打上比较深刻的时代烙印。 青少年 时期是 道德发展 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拓展,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大。 无数事实证明,网络 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 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用来祸害人类,关键在于使用 网民究竟 使用 网络来干什么。 很显然, 网络文化并非都是先进文化 。 这就必然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德性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正在逐步走入“网络即生活”的今天, 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促进青少年 道德发展 的健康发展, 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 关注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 道德发 展的影响,不仅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是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 青少年 健康成长的价值使然,同时也是教育实践 迫切 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_ 有关材料请参见课题组编发的“十五”课题研究通讯第 2 期。 有关材料请请参见课题组编发的“十五”课题研究通讯第 3 期及有关会议材料。 4 2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 1) 从理论上探讨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机制等,为学校和家庭引导青少年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撑。 ( 2) 通过调查,了解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现状,为青少年正确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及学校和家庭引导青少年应对网络文化挑战提供有效操作 策略 。 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 什 么是网络文化,其涵义和特征如何? ( 2)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怎样? ( 3)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机制如何? ( 4) 学校德育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其调控策略如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近 一二十年来特别是近 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 的 广泛普及和应用, 网络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关注这一问题的, 不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两会”的代表,而且有广大的教育理论尤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甚至还包括广大的家长和青少年朋友。 在进行文献检索过程中,笔者发现, 人们 除了对网络的技术层 面进行研究和开发外(这项工作主要由网络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在做),一些思想敏锐的专家、学者们还对与网络有关的非技术层面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由此形成了有关网络的哲学思考、社会学思考、伦理学思考、法学思考、文化学思考、教育学思考、心理学思考,等等,不一而足。而 关于网络文化及其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影响的研究,更是近 几年来 广受关注和研究的一大热点,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数量增长较快,而且表现在研究成果的质量较高 。 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媒体实验室( 办人、连线 ( 志专栏作家尼葛洛庞帝( 著的数字化生存( 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成员、爱德投资控股公司( 事长、一年一度的计算机会议“ 坛”( 主办者,被誉为“网络精英中最有影响力的女人”、“数字化时代的女先知”、“ 师”、“电脑化空间的花衣魔笛手” 的埃瑟戴森所著的 2 0 版 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0 A in 美国著名数字未来学家、“数字经济之父”唐泰普斯科特( 著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 p f ,本书被认为是第一部完整描绘接受数字科技催生的网络世代的经典著作;美国麻栎兰大学 学院知识和信息管理中心执行主任帕特华莱士( 著的互联网心理学。本书被认为是一部“研究人际相互作用、涉及 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的开拓性著作”;我国青年学者严耕、陆俊、孙伟平合著的网络伦理,本书被认为是国内第一部完整论述网络伦理的著作;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教授的网络社会人教育,这是国内第一篇将网络社会、人、教育三者放在一起加以系统论述的论文。以及 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 4 种) , 它们分别是严耕的终极市场 网络经济的来临、陆俊的重建巴比塔 文化视野中的网络、孙伟平的猫与耗子的新游戏 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冯鹏志的延伸的世界 网络文化极其限制 等。 上述这些论文和 著作 涉及伦理学 、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尤其是犯罪学等诸多领域,其所探讨的领域是广泛的 , 给人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 1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 截止到目前 ,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出现“ 网络文化”关键词的文献就 接近 2000 条 , 这些研究文献涉及到网络文化的 名称、涵义、 特征、类型 、 发展动力 以及 国外对网络文化的研究等。 由于网络最先发端于美国,相对而言,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起步早,而且研究也 相当深入。有关研究成果国内近 10 年 来也翻译过来不少,如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文化译丛”( 7 种) ,包括皇帝的虚衣:因特网 文化实情( 美 摩尔著,王克迪、冯鹏志译)、超越计算:未来 50 年的电脑( 美 邓宁、麦特卡菲编,冯艺东译)、赛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 英 巴雷特著,李新玲译)、机器的奴隶:计算机技术质疑( 美 罗林斯著,刘玲、郭晓昭译)、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 5 秩序( 美 普拉特著,郭立峰译)、大师的智慧: 15 位杰出电脑科学家的生平与发现( 美 萨沙等著,刘军译)、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 加 德克霍夫著,汪冰译) 等;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 “赛博文化系列” ( 3 种) , 包括大冲 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 美 马克斯劳卡著,黄锫坚译)、赛博空间和法律:网上生活的权利和义务( 美 爱德华 A卡瓦佐、加斐诺莫林著,王月瑞译)、赛博犯罪:如何防范计算机犯罪( 美 劳拉昆兰蒂罗著,王勇译)等 。 总体来看, 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和 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 , 国内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 目前 也 已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 ,主要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 专论发表 、 文集出版 、 学术会议召开 , 新的主题和理论不断出现 、 新的方法不断地在尝试 。 2关于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影响的研究 应该 说,随着 青少年触网现象的增多, 网络对 青少年 影响越来越大 。 在进行文献检索过程中,笔者发现, 关于 网络文化 对青少年 发展 尤其是对青少年 道德发展影响的研究 也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当然,有针对这个问题的专门研究,但更多的是从宏观网络视角或教育视角切入来展开这方面研究的。总体来看, 关于网络 文化 对 青少年 道德发展影响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关于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影响的性质。 网络 文化 对 青少年 道德的发展 究竟有无 影响 、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网络时代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不少,而且在 网络 文化 对 青少年 道德的发展 有无 影响 这个问题上,答案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 网络 文化 对 青少年 道德的发展 是有 影响 的。但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者说,是积极的影响大还是消极的影响大,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各人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是不完全一样的。一般都认为, 网络 文化 对 青少年 道德发展的影响 是双重的,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 2)关于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影响的机制。 相对于 网络 文化 对 青少年 道德发展影响的 性质的研究而言,关于 网络 文化 对 青少年 道德发展影响的 机制探讨不多 。 有学者从 互联网的特征与青少年 的本质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 要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问题,要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的内在联系,一定要明确两个主体:互联网与青少年的特征。首先要从青少年成长角度来认识互联网带来的革命 ,其次 要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认识青少年 ,此外 不能忽略互联网与青少年的内在特征决定的两者间的必然联系。 ( 3)关于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 这方面,专家、学者们也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班华教授的网童的特点与教育引导一文就很 有代表性 。针对部分教师和家长惧怕网络的现象,他明确指出,对青少年进入网络世界不能采取“ 禁”或“堵”的办法,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根据网童的特点对之加以教育和引导:引导、帮助网童学会关心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指导网童提高自我教育力,学会教育自己;指导网童学会自我控制,保持并增强善的道德力量。他认为,互联网的问世,不仅在当下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文化传承方式的改变,即促进了“前喻文化”,凸显了“文化反哺”。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年轻一代易于接受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乐于探索、喜欢创造的积极面。既要继承传统的修身养性方式,更要重视新型的网络道 德学习方式。在道德自我修养上应当拓展和改变自己的生活空间,学会新的学习方式,即网络道德学习。所以,作为成年人,不仅仅要教育、引导孩子的网络生活、网络学习,同时也要争取做孩子们的网友,向孩子们学习。 以上研究,可以说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对网络文化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甚至是建设性的研究,但也存在 理论 探讨 多 、 实际调查少 , 单一研究多 、比较 研究少 ,现状描述 多 、深度探讨少,零碎研究 多 、 系统研究少 等“四多四少”问题 。 (三)研究方法 、研究重点及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根据需要,本研究主要是以问卷调查 法为主,同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及经验总结法 和 个案研 究 法 。 ( 1)文献研究法。 包括对政策文献、理论文献、经验文献的研究。 为了解近 10 年来 国内外 对“ 网络文化和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研究现状, 课题组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认真研读有关论著、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这些文献一方面为 课题组 对 网络文化和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理论研究 6 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为 课题组 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分析 当前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 、提出 利用 网络文化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对策与建议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 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 青少年 接触网络的实际情况,探讨 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影响 及其机制,寻求学校德育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对策,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为主辅之以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 11 所中小学的 1117 名学生进行了研究,并与 2001 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问卷 (请参见附录) 的内容紧扣 青少年 接触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调查的数据结果为 课题组 提供了较为 详 实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 3)访谈法。 编制了访谈提纲, 对有关青少年、教师、校长、家长共 40 多人 围绕 网络文化 与青少年教育特别是与青少年道德发展教育 的 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访谈资料。 ( 4) 经验总结法。 及时总结 青少年网络教育 实践 中的 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建议,力争使研究 水平上升到一定的 高度。 (5)个案研究法。 主要是对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剖,从中寻找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规律。 2研究重点 如前所述,尽管 目前国内外已有 不少 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但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影响 究竟有多大、机制如何 ,令人信服的调查与研究结果 不多 ,有待进一步探讨。广大家长和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意识并注意到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影响,但 对 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积极影响,控制和减少其消极影响,普遍感到心中无数,甚至不知如何是好。 本课题研究 在 丰富和深化已有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 , 重点 从网络文化学的角度,研究 了 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影响,探讨 了 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道德发展 的影响 的机制以及 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德育调控策略。 3研究思路 本 课题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 运用 道德教育哲学、社会学、文化学、青少年心理学等 基本理论, 首先对网络文化与 青少年 道德发展的有关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江苏地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为主辅之以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 11 所中小学的 1117 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并与2001 年的有关数据进行 比较,探讨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 道德发展影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探讨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 品德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提出学校德育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调控策略。 (四)研究结论 在对网络社会、网童、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成瘾等核心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现状、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机制 及教育引导青少年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策略。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 1网络社会的实质是网络文化。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究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文化的影响。 2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至于这种影响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校园网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阵地,青少年上网和网络教育方面的总体情况较好,网络对青少年学习、心理与道德的负面影响远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4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青少年与网络 互动实现的,但这一互动的机制是复杂的,且与网络、网童、教育、社会这四大方面的因素有关。 5学校德育在调控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方面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在宏观层面上,要正视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传统德育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在中观层面上,要树立“网络德育”理念,建构“网络德育模式”; 在微观层面上,要做好网络观、自由观和创新观 “三观”教育,把网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的始终,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使其成为一个负责任、能自律、有智慧的现代网民。 下面分别从 12 个 方面对 课题研究的成果 做 些 简要 介绍 : 7 1 关于网络社会的研究 课题组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刘守旗的 网络社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 走出虚拟:网络社会的重要课题 等 。 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互连网 , 是继书刊、广播和电视之后 , 对当今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又一种新型文化载体 ,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 1998 年 5 月举行的年会上正式将其定义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的出现 , 是世界进入信息社会的一大显著标志。 研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首先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网络社会?”因为网络文化乃是网络社会的文化。而社会是人的社会。标志着社会进步的,不只 是物质生产资料的增长,而且还有文化的发展,包括交往的发展、精神生活的丰富、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道德水平的提升、选择空间的扩大和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正是在这些意义上,研究认为,网络社会是 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具体而言, 这种 全新的文明形态主要包含 3 层意思: ( 1)网络社会是一个不分国界的人类生存的新的社会形态。 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全新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是一个符号化的“虚拟”生存的世界,是由所有在网上以情感和信息交流等为目的进行活动的网民(不分国界、民族、性别、种族、年龄等)所构成 的相互联系的总体。 ( 2)网络社会是一种信息化与普遍交往的社会。 网络是信息的集合体,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在网络社会中所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由原子所构成的物理世界,而是由没有颜色、重量、长度的比特 (息最小单位 )所组成的信息世界。在这个社会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一种信息交流与交往的关系。交往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既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实际过程。当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国际互联网以及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效的交往方式和传播媒介 ,不仅打破了现实社会交往中的时空限制,而且也消除了“社会的藩篱”的控制,从而急骤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产生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即网络化交往方式,造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交往和人际关系 “普遍交往”。 ( 3)网络社会是一种文化化的社会。 针对 “网络社会”研究中存在着 的技术决定论 倾向,即 逻辑上的技术决定论倾向 、网络社会基本特征的绝对化 倾向 和在网络社会中存在“虚拟实在与物理实在的不可通约性”的倾向 ,课题组同意我国学者朱庆的观点,即 尽管在 “ 因特网 网络空间 网络社会 ” 这一技术决定论逻辑下的外推过程中 “ 网络社会 ” 的内涵得到 丰富,但是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不一致: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并不能归结为因特网的存在,恰恰相反,因特网的发展正是依赖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 课题组认为,网络社会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一个全新的文化化社会。”所谓“全新的文化”,就是“ 网络文化 ”。 很显然,这 种 全新的文化化社会 与现实社会有很大不同。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至少有以下几大显著特点: 一是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 网络社会是 一种 符号化的“虚拟”世界 , 虽然 不存在有生命的个体或有形的物质实体,因而 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只不过它的存在方式 比较独特而已。 “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其本身来说,它无非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但这一看似寻常的数字化构成方式确是人类中介系统的又一场深刻革命,其深远意义并不亚于以语言文字符号产生为标志的人类第一次中介革命。 二是隐匿性。 所谓隐匿性,顾名思义,主要是指网络社会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在网络那头,谁也不知道你是一条狗”的名言,则是对网络社会隐匿性的最好注解。 其实, 匿名也是网络之所以受网民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一样, 网络社会的隐匿性既为人们敞开心扉、一吐为 快提供了便利, 也为形形色色的不善“举动”提供了方便。正因如此,“ 同其他任何虚拟的或现实的社会一样,赛博空间并非十全十美”。 三是“数字化生存”。 网络社会则是一种典型的“数字化 生存 ”社会。 尼葛洛庞帝说得好:“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 所谓“ 信息 数字化”,就是把模拟信息转变为数字 信息的过程 。数字化或信息化与虚拟技术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脑网络的“虚拟”就是数字化,即以 0 和 1 组合的比特( 据对人类现实 社会里的信息进行转换和处理的过程。 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正在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冲击和改变着人类千万年来逐步凝结而成的道德体系,甚至冲击和改 8 变着人类千万年来逐步凝结而成的人生观。 四是自由性和开放性。 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国界、没有中心、不分民族、性别、年龄的社会, 自由性和开放性是它的又一显著特征。 所谓 自由性,是相对现实社会中的人过多地受到人为限制的社会特性而言的。 所谓 开放性,是指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网民 都可以通过 网络而连成一个整体,彼此 传递、交流和分享信息。这是由 网络社会分散式体系结构 的特征所决定的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社会 的 主体 客观上是 分散 在世界各地 的 , 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拥有 一 台电脑和必要的上网技能,不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足不出 户 地成为网络社会的一 分 子。 总之,网络社会正在逐步介入人们的生活空间,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关于网童的研究 课题组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 成果,主要有刘守旗的 网络社会的 青少年 道德教育 、崔景贵的 “网络新生代”的基本心理特征分析 等。 研究明确提出网童是网络社会主体的观点。所谓网童,就是指网络社会的 青少年 , 亦即那些在网 青少年 以及有过网上经历和体验的 青少年 ,其明显标志就是他必须正在或曾经参与过网络社会生活。很显然,尽管某一 青少年 现在已经不在网上,但他曾经上过网,亦即参与过网络社会生活,有过网络社会生活的经历或体验,那么,他就是我们所指的“网童”。说网童是网络社会的主体,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 1)网童是更加自主、独立而自由、开放的一代。 这主要是基于同现实社会中 青少年 的主体性相比较而言的。与现实社会中的 青少年 不同,网童就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因为只要进入网络社会,他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生活,尽管成人也可以对 青少年 上网提出要求,但面对网络信息海洋 ,网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进行主动学习。 ( 2)网童是首次掌握教育主导权的一代。 网络社会的 青少年 ,是伴随着数字化成长的一代,也就是国外所称的“网络世代”。网络世代 有 其独特性,其独特性并不在于数量庞大,而是由于他们生长在全新的互动式媒体全面兴起之际,是伴随着数字化成长的一代,也是对成人的“权威”提出挑战的一代。在今天,“文化反哺”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向孩子学习”已不再是一种时髦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面对新技术与媒体,父母落后于 孩子,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联机网络中虚拟社会的兴起推动了空前的权力转移,也使教育的话语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理解这种权力转移并学会利用这种权力转移的人,就会成为事实上的教育者,就会获得新的主动权。 青少年 因最少保守、敢做敢为,在新技术的学习面前往往会取得主动。其实,这还是一种表面现象,隐藏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那就是几千年来成人在 青少年 心目中的高大的“权威”形象受到了怀疑,甚至在顷刻之间被摧毁殆尽。面对这种比较无情的结果,许多成人特别是老师和家长也许一时还难以接受,但客观现实就是如此。作为成人,必须调整心态,大胆接纳,正确面对。 ( 3)网童是网络道德和网络文化的重要建设者。 网童参与网络道德和网络文化建设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无中心的虚拟社会和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全球化社会,但它实质上依然是人的社会,是人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身发展所创造的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在“人 机”交往背后,实质上依然是“人 人”交往。如果把这种交往称为一种新式“游戏”的话,那么,它的顺畅进行显然离 不开一种新的“游戏”规则。而创造这种新“游戏”规则的不是别人正是网民自己。换言之,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转有 赖于全体网民的共同努力。 网童作为网络社会的重要成员和积极分子,是网络道德和网络文化的重要 建设者。 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的建立,客观上也要求网童作为网络社会的主体参与其中的建设。 事实上, 网童正在以其特有的聪明与才智毫无顾忌地参与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的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道德和网络文化就是由网童们所创造的。 ( 4)网童是推动网络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网童是推动网络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网童推动了网络社会的发展。如同“婴儿潮文化所带动的风潮,也相对地影响到当时的电视”一样,网络世代文化所带 动的风潮,也必然会影响到现在的网络。“网络社会是人类的新住所。它不是一所由承包商建造好后我们即可入住的房子,而是需要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施工的家园。 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它是否美好,取决于我们自己。”诚哉斯言。 9 3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 课题组在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刘守旗的 网络社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 、 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 网络文化对 青少年 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江苏地区为例、网络文化影响 青少年 道德和心理发展的机制探讨 等 。 研究的主 要内容有: ( 1)网络文化的涵义。 研究认为, 网络 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究其实质而言, 更是一种文化 ,是伴随着人类进入 网络时代 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 (在英文中可以用“ 表示)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如同历史上任何先进的文化样式一样,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从文化 层面 说,网络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媒体革命,它突破了任何组织、民族及国家的限制,成为一种多元性世界广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的机会,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观念的更新 和创造性的发 挥。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网络文化定义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 所谓 网络文化 , 主要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的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新的社会文化生活现象, 是影响 青少年 道德发展的一种新的文化 形态 和文化样式 。 广义地说, 它主要是由 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以及网络观念文化(思想、态度、价值观等)所组成, 其核心是 网络观念文化。狭义地说, 它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文化。从文化的形态和样式来说,网络文化 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别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的一种 新 的文化 形态 、一种 新 的文化样式 ; 是一种以先进技术为依托 、 以 年轻人 为主体的现代文化 。 (2)网络文化的特征。 与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相比,网络文化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先进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文化。 从文化发展史上看,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总是与那个时代的科技革命息息相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网络文化的喷薄而出,正是依赖于当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重大突破。 虽然 从历史的角度看,网络这种 高新技术 发明的历史并不长,然而它 的产生和运用,对人类文化产生的影响 却是 革命性 的 。它 不仅 为一切文化创造成果的存贮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载体,也为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 的便利条件 。很显然, 没有计算机和网络,包括 各种设备、电缆、软件以及管理等硬件和软件,网络文化就 会因为失去 支撑 的物质 条件和生存环境 而无从谈起。 相对于 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话这些传统的传播媒体 来说,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在 推动 现代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方面 起着 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显示出 日益 强 大 的 生命力。电子新闻、电子出版、虚拟图书馆、视频点播 、博客、播客 这些体现着划时代意义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正进入千家万户,影响并革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网络 这 种 高新技术发展 为物质基础 的。可以说,信息 革命造就了网络文化。 二是全球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全球性文化。基于资源共享观念而建立起来的开放的网络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它超越了传统跨地域的信息交流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障碍,使得不同种族、国家、民族、宗教和信仰的人们能够进行一种实时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有利于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形成一种超越一切文化、利害和民族差异的“全球性的觉悟”即全球意识,这也是全球性文化的核心。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文化的单一化,恰恰相反, 文化的全球性将更加有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人类文化将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生命力。事实也是如此,无论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他就可以将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成为全球性文化的一部分。 三是创新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文化。这是由以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生存方式所决定的。在网络社会里,通过计算机“虚拟”的主要是一种数字化生存,这里没有物质和能量,它创造的只是新的信息文化空间及与信息相关的人类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精神与物质、过去与未来、可能与现实、经验与理性、真实与虚假、主体与 客体、工具与主人的分界都变得一片模糊,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神秘世界,是人类发挥创造性的用武之地。它扩大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倍增了实践主体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张扬了人类主动求索、应对挑战的实践智慧,造成了更多可能性空间。网络文化便是一种更少思维障碍特征、更富于创造力激发的、把“侏儒”还原为巨人的社会文化。网络魅力的精髓就在于互联网中的创造活力与创造心态,它给予人们的创造性动力的可能性是无法估量的。 四是即时性或快捷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这是就网络文化的即时性或快捷性特点 10 而言的。这种即时性或快捷 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一是在信息接收和发送方面比较快捷。二是表现为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连网上自由而便捷地加入或退出网上的活动,并且不会因为不“合群”而受到他人的谴责。三是表现在对网上信息的利用如下载、复制等都很方便、快捷。 五是个体性。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 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个人文化。众所周知,在现实社会中,个体的价值追求大多被框定在信仰与传统价值信念体系内,个人的行为权利往往由各种各样的禁忌划定其范围,人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是规定性的程式,因而大多数人的自我价值是被动而难以实现的。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价 值的实现。网络的产生则有利于 人类 突破传统的禁忌和压抑,改变传统的 交往 模式 ,“ 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这是因为与实体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个体置身于网络社会之中,就像进入了一个自由翱翔的天空,有一种游离于实体社会之外、摆脱了实体社会控制的“无限自由感”。在这个虚拟的“民主社会”里, 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其他人无法控制。这是一个“真正的个人时代”,“我就是我”。 六是年轻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文化。 而 现实社会里的文化主要是成人的文化,表现为主要是成人创作给青少年看。相对而言,在网上这种情况则有明显改观。 青少年最少保守,他们对网络时代最为敏感。 从互联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得出,青少年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化主要是青少年自己创造的。说青少年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主要是由网络赋予个体以自由和力量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如前所述,青少年参与网络文化建设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网络语言的产生、 黑客多少年的现象等,莫不说明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 青少年 为主体的现代文化 。 4关于网络道德的研究 课题组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刘守旗的 试论网络 道德 、 网络社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等 。 研究认为, 网络道德是维持网络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和调节器。 适应网络社会 生活 需要而出现的 网络道德 是顺理成章的 。网络社会尽管是一种高度虚拟化的社会 , 但究其本质意义来说 , 它依然是人的社会 。虚拟的网上活动与现实社会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网民的自由在本质上是理性的 , 网民必须具有道德意识 , 不能认为匿名、数字化的交往就可以随意制造信息垃圾、进行信息欺诈 , 就可以粗言恶语伤人、冒名顶替乃至侵犯别人隐 私 , 否则 , 必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与良心的自责。为了维护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转 ,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要求在原有的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将网络道德进一步规范化 , 使人们的行为更符合网络社会的需要。从网络社会的实际运作特别是存在的问题来看 , 网络社会也离不开网络道德。 所谓 网络道德 , 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 ,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比如 , 尊重知识产权 , 传播有益信息 , 不制造和传播信息垃圾 , 不在网络上非法复制、使用有知识产权的软件 , 不践踏和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等。它是生活于网络社会 中的人们 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可见, 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生活的反映 , 是人们在网络社会生活过程中 , 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道德 , 是对 现实 社会道德的一种补充、延伸、丰富、发展和完善。 也就是说, 网络道德是与现实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新型道德 。 由于 其 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 网络本身有其 特殊性,其 特点 也是显而易见的 。 一是自主自律性。 在现实社会中 , 人的道德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性和他律性。而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 ,由于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中介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间接的匿名性、面具化 的性质 , 在这种情况下 , 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 , 个体的道德自律显得愈发重要。同时 , 在无限扩展了的新型生存空间中 , 蕴藏于其中的滚滚信息洪流 , 不仅开阔了个体的眼界 , 而且提升了其主体性 , 使得个体在价值和信仰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 ,也使 个体的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在网络社会中 , 凭借网络这一工具 , 相互独立和自由的人们得以相互沟通与交流 , 人们并不因为彼此之间的内在差异而妨碍交流的进行 , 宽容成为网络社会的基本价值。在这里 , 没有人会对你“下达”道德的指令 , 是否遵守道德规范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 道德抉择 , 也就是说网络主体自身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 , 但同时也对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网络主体能够分析和把握自由的边界 。特别是在网络赋予个人巨大力量的今天 , 网络犯罪、计算机病毒等无数典型的事例一再告诫人们 :科学技术越是 11 发展 , 越是要求人的道德自律 , 越是要求人们要善用网络这一新技术。 二是多元开放性。 现代社会是一 个加速变化的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 是一个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 , 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生则大大加速和强化了这一进程。当今世界之所以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 天 涯若比邻不再是一种诗化的语言 , 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 , 这一切都归功于网络技术的进步。自由、开放是网络社会的一大显著特点。网络化交往方式拓展了人们的交往范围 ,冲破了国家、地区、民族的界限 , 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 , 方便地、即时地进入网络社会交流与分享信息 , 不同的文化和道德观念、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可以在这里交汇 , 产生冲突、碰撞和融合 ,从而使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开放的异彩纷呈的特点。 三是历史继承性。 网络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 与现实道德有 着密切 联系 , 因为网络道德说到底依然是人类社会的道德 ,其 形成发展 必 然 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社会之中。 它 的建构 也必然 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加以进行。 事实上, 网络道德中的不少内容就是现实道德在网络社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