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四川省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_第1页
【行业研究报告】四川省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_第2页
【行业研究报告】四川省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_第3页
【行业研究报告】四川省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_第4页
【行业研究报告】四川省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四川省艺术品市场 年度报告 主编 四川省文化厅市场处 二一三年五 月 1 前 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早在 2009 年国务院就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径,使文化产业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这不仅从政策上、制度上给予艺术品市场巨大扶持,创造了发展空间,更是催生了艺术品产业。艺术品产业顺势得到巨大的发展,反过来也刺激着市场的不断壮大。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以及艺术品市场进一步规范,我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从而促使艺术品产业链日益壮大、成熟和协调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艺术 品 对于一个国家 的 意义不仅仅是国民素质与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也影射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 展和综合实力状况。 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品投资已成为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四川省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利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大好时机,有必要在 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强化和推进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培育出更多有一定竞争力的艺术 品 市场主体与艺术产品。 报告合作单位成都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抽样调查 , 范围涉及艺术品创作、艺术品交易、与艺术品产业化相关的其它业态三个板块,主要包括:成都市各大 中小型艺术品交易市场、艺术品创作组织及机构、艺术品收藏馆、艺术品行业协会、画社画廊、艺术品拍卖行、艺术品研究组织及机构、艺术品博览会、艺术品生产厂家、艺术品媒介等。调查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座谈会、深度访问、电话访问、 文献调查、 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在调查过程中还走访了业界多名知名人士,听取了他们对 四川 艺术品行业的看法和建议, 对 艺术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四川艺术品行业的发展对策 提供了专业意见。 1 目 录 1. 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 . 1 内外艺术品市场扫描 . 1 川省艺术品市场概况 . 2 2. 四川省艺术品创作 . 2 画 . 5 画及当代艺术 . 6 塑 . 7 器杂项 . 8 3. 四川省艺术品市场主体 . 9 廊 . 9 卖公司 . 13 术品博览会 . 14 术投资机构 . 14 术家聚集区 . 15 4. 四川艺术品集中交易市场 . 16 5. 四川省艺术品市场 相 关 组织、机构与 产 业 . 18 会组织 . 18 术品教育与科研机构 . 19 术品收藏 . 20 川艺术品媒介 . 21 子商务 . 22 6. 四川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3 川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 23 川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25 附录 1 2012 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相关政策 . 28 附录 2 四川省主要艺术区 . 30 附录 3 四川省主要画廊 . 34 附录 4 四川省主要艺术品拍卖公司 . 38 附录 5 四川省大型艺术品展览区 . 41 1 1. 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 内外 艺术品 市场扫描 得益于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当前艺术 品市场发展十分迅猛。过去 20 年间,国际艺术品贸易增长了 3 倍多,已超过 400 亿美元。其中,约有 2/3 的艺术品交易发生在美国和英国,韩国、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新兴发达国家也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纵观国外艺术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动态,从艺术品的创作层面上讲,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优秀艺术品层出不穷。在艺术品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已经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品产业化向创意经济过渡,推崇艺术的创新、个人创造力,尊重文化,强调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在艺术品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国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创意经 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创意经济对艺术本身以及艺术品产业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形态,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艺术品市场获得全面复苏,走向繁荣兴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画廊业、拍卖业、艺术博览会三位一体的市场经营主体结构初步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几乎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毫无经验可循到初步走向规范,在国际艺术品市场逐渐成为一股不容忽 视 的力量。中国艺术品市场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艺术品拍卖、艺术博览会、画廊的经营、民间艺术品的流通、艺术品的国际流转、艺术品的鉴定、 艺术品的展览以及艺术立法、艺术批评和艺术品管理的各项机制等。 自 2008 年 金融 危机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挤入世界前列。中国市场的强劲上扬加上艺术品销售、特别是现代和当代艺术品领域销售的上升,使全球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出现了持续的升温。 据 2011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统计, 2011 年度,全国共举办 779 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拍 667720 件(套)拍品,成交 368305 件(套),成交率 成交额 元。伴着着国内艺术市场的持续升温, 2011 年全国 文化 艺术品交易所 的数量急剧增长,全国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数量由年初的十来家剧增到八月的 60 多家。 2011 年 11 月 中旬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 2011 年 12 月 30 日中宣部等五部委又联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简称 49 号文件) , 无疑给过热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泼了一盆凉水。 截止到目前,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北、安徽、江西、四川、陕西、大连、青岛、厦门第二批八省市清理整顿工作通过联席会议检查验收。至此,通过联席会议验收的省区市达 16个,已近 全国 36 省区市半数。 2012 年初,艺术品市场迎来春寒料峭的冰封季节,先是全国各地文化艺术 2 品交易所几乎全部陷入停滞状态;后又因艺术品进口关税事件,让整个艺术品基金集体失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低迷,也加倍反应到了艺术品市场。 2012 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跌跌不振的持续下滑阶段,不少 2011 年磨刀霍霍进入艺术拍卖市场的拍卖公司不见了踪影。 2012 年,全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共计 616亿元,与去年的 968 亿元相比,减少了 2010 年秋拍中,成交价上亿元(含佣金)的拍卖有 16 件, 2011 年春拍也出现了 15 亿元拍品,而 2012 年秋拍,仅有 1 件亿元拍品诞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 2012 年下调幅度之大,远远超出此前任何理性的预期,一如其在过去三年成交总量实现“三级跳”一样令全世界瞠目结舌。 2012 年艺术品市场冷清,原因大多被归结于经济大环境不佳、投资热潮退却,藏家惜售。可以被理解为是触底盘整,也可以理解为理性回归,总之,短时间未必会令人见到满意的交易量,但是理性需求会令市场的交易情况更有看头。 川省艺术品市场概况 四川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文化传统、文物艺术品资源十分丰富的文化大省,文物艺术品市场在我国西 部占有突出地位。 四川省的艺术品市 场几乎涵盖文物收藏界的所有物品,包括陶瓷器、金银器、玉石器、金属器、漆器、玻璃器、家具、书画、古籍图书、碑帖拓片、织绣、钱币、邮票、文房用品、工艺美术品以及日常生产生活器具等 17 种收藏类别。此外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藏式刀具、藏羌民族绣品、骨刻工艺品、银制饰品、铜佛像、铜法器、唐卡、彝族漆器等在收藏市场上也有着重要地位。 2012 年,四川省有各类艺术品经营场所上千家,艺术品集中市场 10 余处,专业画廊近 20 家,拍卖公司 10 余家,四川省收藏家协会会员达两千余人,古玩从业人员近五千人 ,古玩爱好者更是多至上百万人,而仅成都就有各类艺术品经营场所 900 余家,各类文物艺术品收藏机构 270 余家,各类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约15 万人,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收藏第三城”。四川艺术品行业的发展和变化直接体现出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起到了一个反映当地文化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另外, 声名远播的成都收藏 “ 大鳄 ” 成为北京、上海大型拍卖行当仁不让的座上客,每次大拍卖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成都是国内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收藏领军城市 。 四川省艺术品市场的行情热点仍然以经典作品为主,当代艺术精品企稳回升,当代艺术家的 作品价格得到重新确认,一些早期创作精品逐渐受到藏家关注。青年艺术家作品交易较旺,青年艺术家作品逐渐受到市场关注,“ 80 后”艺术家作品交易也渐趋活跃,主要体现在画廊市场方面。随着画廊市场的大量展览推广,“ 80 后”作品已经登堂入室,成为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的交易热点。 3 近些年来,四川省的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年交易额逐渐上升,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古玩艺术品商城。 众所周知,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和成都文物古玩市场是四川最大的两个古玩市场,因各具特色在全国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 周末更是成为百姓淘宝的好去处。 同时,成都还在金沙遗址 、文殊院、武侯祠附近打造古玩市场。送仙桥古玩城营 业面积逾 2 万平方米,聚集的古玩商户超过 1000户(包括浣花溪沿岸的 300 余户在内)。单就经营规模而言,送仙桥古玩城位列西部第一,全国三甲。不过,送仙桥古玩艺术城给人的印象是,这里超过一半的店铺在经营旅游工艺品。此外,大约有 35%的店铺为经营现当代书画的画廊,集中在古玩城的二楼,数量接近 400 家;这些名为画廊,实则画店、画坊,绝大部分都是美院毕业生、熟练画工所开,现场作业、销售 书画作品。 四川作为 一个收藏大省, 在 文物艺术品市场化的进程中,也一直走在整个西部乃至全 国前列。成立于 1994 年 8 月的四川翰雅文化珍品拍卖行(以下简称四川翰雅),早在 1995 年 2 月便在成都举办了首次现代名人书画拍卖会,成功地敲响了 “ 西部第一槌 ” ,揭开了西南地区艺术品市场崭新的一页。 2011 年全年,四川艺术品拍卖 拍卖会 30 多场, 总成交额达 元,创历史新高 ; 2012年全省各类艺术机构举办专业展 1500 多场 ( 次 ) ,拍卖 32 场,成交额 元 ,视觉艺术品出口达 美元。 在苏富比 2012 年的春拍现场,四川艺术大家的作品亮点纷呈,张大千的荷花,成交价超过 100 万港币一平方尺;“虎痴 ”张善孖的老虎,估价在 20 万 30 万港币之间,最后这幅画以 60 万港币成交,是预估价的 2 3 倍。深挖巴蜀名家资源,成为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匡时、瀚海、嘉德等知名拍卖行的一致认识。 近几年,全国大型艺术品拍卖行纷纷入川,足以突显出四川拍卖市场在全国艺术市场的重要性。 2010 年保利春拍巡展选择了成都,并带来了轰动全国的黄庭坚砥柱铭,价值 元,为中国字画第一天价作品; 2012 年保利春拍巡展再次选择成都,并带来了包括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在内的大批顶级作品。从全年来看,在全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 额降幅过半的情况下,四川艺术品拍卖市场能在调整中守住阵地,表明四川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各拍行显得更加成熟与专业。 总体看,四川省艺术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高端和平价艺术品市场齐头并进,艺术品为专业收藏家关注外,也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扩大了文化消费领域。 四川省近几年艺术品业快速发展,拥有良好的 艺术生态环境。 2012 年 3 月 ,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大会,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确定了我省“ 5+2”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明确将艺术品业作为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培育,提出了力争把四川 培育成为西部艺术 设计创意高地和艺术品 4 市场中心的目标。 引导、规范、推动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 ,成为文化部门、艺术品机构、中介组织共同的责任 。 省文化 厅围绕发展目标,抓住诚信建设和网络建设,重点培育画廊行业,充分发挥画廊作为艺术品市场主体性和基础性作用,推动艺术品业健康有序发展。 ( 1) 深化艺术品行业诚信制度建设。开展了首届“四川诚信画廊”评选活动,评选 出 9 家 “四川省诚信画廊”,同时推选我省 8 家 画廊获文化部“全国诚信画廊”称号,占全国 总数的 居全国第五位;组织四川的诚信画廊参加了中国诚信画廊展,充分展示了四川 画廊界的良好形象。 ( 2) 规范艺术品交易秩序,指导各地落实艺术品备案制度。开展全省艺术品备案工作培训,逐步建立全省艺术品经营单位信息库。组织全省文化部门统一举办四川省首届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活动,并与成都市文化局联合举办“首届全国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四川分会场暨首届成都文化艺术品节”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艺术品管理政策,艺术品行业代表发出了诚信宣言。 ( 3) 积极支持画廊行业发展。鼓励画廊建立以经纪制为主体的经营模式,拓展艺术品有限复制等新兴业务。参与指导各类画廊展览,引导当代艺术健康发展,积极引进高端艺术品 展览 “毕加索画展”在成都展览,让川人在家门口享受了世界顶尖级艺术大师的精品;继续倡导平价艺术超市,扩大文化消费,推动平价艺术品市场加快发展,东区记忆初步形成平价艺术品集中展示交易区,为艺术品创作、收藏群体搭建了平台,满足民众不同层次文化收藏和消费需求。 ( 4) 推 动 99 艺 术网落户成都,建立融在线拍卖、艺术品投资、拍卖预展、网上画廊、艺术家、古玩鉴定等为一体的四川省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艺术品信息和数据的新媒体平台、艺术品金融投资管理平台。鼓励艺术品企业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近现代及当代优秀文化艺术、现代创 意文化产品及艺术成果为重点,建立本地域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代理为一体的艺术衍生品连锁网络。 2. 四川省艺术品 创作 四川文化底蕴丰厚 ,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民俗的特殊性,本身便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建构。 天府之国,历史文化深厚,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天然的艺术创作人文环境,艺术品 创作队伍庞大。这些艺术品创作者年龄层次上体系完整,老、中、青结合,自成派别 ,杰出人物较多,艺术品创作成绩较为突出。 艺术原创作品仍是四川省艺术品交易量最大的经营产品类。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中的原创作品交易额依旧很高, 书画、油画和当代艺术品是原创艺术品交易的基本类型。 2012 年书画、油画和当代艺术的成交额均有所上涨,在成交价格 5 方面也有所上涨,书画交易 依旧保持领先。值得一提的是,自 2004 年由著名艺术家周春芽、何多苓等本土艺术家在成都武侯区发起成立成都第一个艺术区 成都蓝顶艺术中心后,成都又先后涌现出浓园、北村、蓝顶二号坡地、高地、西村、艺术粮仓 7 个艺术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成都艺术聚落,这些艺术聚落目前已成为当代艺术家创作、交流、展览的重要根据地,同时星罗棋布的当代艺术画廊,多种业态全面发展,助推了成都艺术创作和市场的空 前繁荣。与此同时,受巴蜀文化影响,川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提高。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成都艺术家作品的价位也是节节攀高:在 2011 年全球拍卖市场作品中,张大千的作品拍出 元人民币。张晓刚、周春芽、何多苓、罗中立、俸正杰、冷军等当代川籍艺术家的作品成交价近年 来均已上涨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随着川籍艺术家作品的屡拍高价,越来越多的知名艺术品拍卖行看到了川籍艺术家作品的广阔市场,从而也进一步提升了四川艺术品市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画 一线拍卖行青睐四川,除看好四川艺 术品市场外,最重要的是看重四川的文化底蕴。 早 在公元 938 年,后蜀主孟昶就在成都建立中国第一个皇家画院,以黄筌、黄居寀父子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家创造的院体、画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1980 年邓小平同志来四川时,倡议建立四川省画院,后来还亲笔题写了四川省诗书画院院名。 1984 年 11 月 10 日,四川省诗书画院终于正式成立。四川省诗书画院是我国以研究和创作中国画艺术为主的省级画院,画院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以画院为中心团结了四川省老、中、青书画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当今画坛具有一定影响的书画家,同时,也产生了一批能 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四川省诗书画院先后举办过六十余次画展,其中包括画院院展、联展和为四川省部份老、中、青书画家所举办的个人展。这些画展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西北和沿海各大城市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展出,并在当地引起较大的反响,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川传统书画家的创作特点可以概括为立根巴蜀,卓然独立,具有 强烈的地域性风格。巴蜀画派的主体画家,无论是山水画家、人物画家、花鸟走兽画家还是民俗风情画家,无不以巴蜀特有的山水 、人文、花鸟走兽及民族风情作为自己创作的重要主体,具有强烈的为巴蜀山川风物、人文风情代言的主观自觉,重意境神,刻意变法、立异标新。纵观中国和巴蜀书画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到,巴蜀书画家变法创新的自觉性和进取精神十分强烈,而且成就辉煌,引领风骚 ,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并形成画家集群的是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嘉州画派。乐 6 山古称嘉州,这里不仅有峨眉等天下名山,更 有大量汉唐遗迹, 嘉州画派就是在这片土壤中滋生出来的文化种子。其主帅李琼久先生堪称那个时代最赋开拓精神的山水画大师, 他 以绘画抒发个人的性灵和情愫,并融入了文学、 书法素养,放胆自辟蹊径,形成了高洁、雄秀、淳厚的画风。 2011 年 1 月,“扶持巴蜀画派”正式写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年 3 月举办的“首届巴蜀画派艺术品鉴会”活动共推选出巴蜀画派各类代表人物 235 人。“巴蜀画派”的推广不仅展现四川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推出层出不穷的艺术大家,也促进了四川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2012 年 12 月, 文轩美术馆展出名为“名家绘名城”活动 ,邀请了国内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领域的名家驻蓉采风 ,进行作品创作以及出版画册,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成都,展现城市精神, 文化 、经济建设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 合,向国内外展示成都城市形象及独特魅力。 书画在拍卖市场占重要比重,春拍中 ,四川嘉士利推出冯明生藏徐无闻作品 、杨桦先生藏中国书画、童谣先生藏品中国书画三个“名家旧藏”专题,交投活跃。 画及当代艺术 众所周知,四川的当代艺术尤其是油画艺术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在市场方面也有良好的表 现。 2012 年四川本土油画成交情况良好,川籍画家“墙里开花墙 外红”,并因市场主流成交仍是书画,油画成交比重虽不大,但总体呈 上升态势。 2006 年,四川美术家画廊开始涉足现当代艺术,组建了专业的油画画 廊,以四川美术院校、四川蓝顶艺术中心为基础,挖掘一批有潜质的新人,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艺术指导,并进行包装、推广和销售,同时 经 营部分当代 著名油画家 和中青 年实派力派家作品。 20 世纪 80 年代初,四川美院在 “ 伤 痕”和“乡土”时期涌现出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由于这批艺术家在艺术风格和作品精神内涵的表现上有着某种相似性,当时的理论界将他们统称为“四川画派”。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四川油画在 中国当代艺术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八十年代的“伤痕美术”、“乡土绘画”、“生命流”表现主义群体,九十年代的“中国经验”展、“陌生情景”展、“都市人格”展等,它们都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独特的四川艺术现象。 在中国美术界,四川油画最大的特点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能济济一堂,共同发展,各领风骚。在创作上,四川艺术家注重表现,贴近生活,关注现实,将艺术的道义感和人文精神放在首位;在教学上,兼容并包,崇尚个性,以创作带动教学,形成了完备、独特的教学传统。基于此,四川油画既能将地域文化经验与当代文化现实有机地融汇,也 能将个体的表达融入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从而以多元化的创作面貌推动四川油画的发展。 7 近些年来,四川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崛起,图像时代多元化创作格局形成。四川油画家群体在海内外的声名鹊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四川油画界的代表人物有 刘国枢、罗中立、张 晓刚、何多岑、刘明明、王大同、王嘉陵等 。 “四川画派”是个美术史概念,其中涵盖了以现当代四川美术学术圈的资深画家、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群体及这一群体的画家、艺术家多年的探索、传承与拓展。“四川画派”艺术上的传承递进,现实中的提携扶持,在一个稳固的文脉传承和超越下,演化成了 如今艺术和艺术市场中的四川军团。他们一方面保持着对中国社会变迁的敏锐,并将其视觉化;另一方面,他们以一种“四川独立”的文化力量,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中国趟出一条画派新路。 四川年轻一代艺术家在对图像的处理上继承了四川绘画的人文传统,即重视对个体情感的表现和文化观念的表达,注重作品主题与当代现实生活和切身体验的有机结合,这集中反映在韦嘉的花木兰、罗丹的摇滚青年、李继开的碎片、张发志的理想青春、李昌龙这不是我的风景等作品中。 塑 四川雕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有远古三星堆青铜人像、 汉代精美陶俑与画像砖、世界之最的乐山唐代大佛、全 国最多最精美的石窟雕像。从无名英雄等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雕塑, 到享誉世界的泥塑收租院;从四川籍雕塑大师的系列红色文化重大 历史主题雕塑,到收藏于世界级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四川优秀雕塑作品, “四川雕塑”成为美术界认可的全国唯一以地区冠名的雕塑文化品牌。目前在国内的艺术市场,雕塑艺 术被大众接受的程度远远不及绘画。 雕塑在市场上主要分为四大类:城市雕塑类,包括城市建设、红色文化建设、旅游景观建设等,政府投资为主体;环境雕塑类,以各类商住区环境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主体; 收藏类雕塑,分为投资性收藏和消费性收藏,随着人均收入翻番,这类雕塑特别是生活品位消费、机构与个人交往消费、场所装饰消费类雕塑市场正在快速扩展,以各类文化艺术企业投资为主体;宗教类雕塑,伴随宗教信仰 、宗教旅游的大型神佛景观和信众法事供奉需求,具有稳定生长的市场。 四川雕塑 表现出 浓厚的市井味和草根性,直接展现世俗人生的百态,嬉笑怒骂,诙谐幽默。在材料语言的运用上更具创新性,多样化的材料丰富和扩展了雕塑所表现的内容。四川雕塑更有玄想的特点,哲学味道、文学意味更浓,比较曲折地表现思想感情。在这样的理念和方式下,多样 化的材料语言就成为丰富雕塑内容必不可少的因素。钢丝、不锈钢、树脂、烤漆、钢铁、宣纸等材料均运用到雕塑中。 四川历来是雕塑大省,四川的雕塑家和雕塑作品、在全国很有影响力。近几 8 年,四川在探索促进雕塑发展新的模式上,也走在全国的先列。 作为体现雕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川雕塑艺术家群体,仅以成都统计:以叶毓山、赵树同为代表的为四 川雕塑创立品牌的老雕塑家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由四川美院毕业,从事雕塑艺术满三十年的资深雕塑艺术家有谭云、朱成、师进滇、段禹农、李德龙等五人:高校扩招前由四川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工艺美院(现 清华美院)毕业,从事雕塑艺术二十年以上的资深雕塑艺术家有许燎源、邓乐、严永明、许庾岭、钱斯华、蒲果毅、牟文虎、赵莉、范文、沈允庆、闫城、谭正、李树、李江、袁成龙、林海、张青等三十多人;从事雕塑艺术十年以上以陈硕、刘春尧、郑黎黎、吴兵先为代表和从事雕塑艺术十年以下以何利平、杜标为代表的中青年雕塑家各类共计近两百人。 从上 世纪 80 年 代以来,四川的雕塑文化产业已逐渐形成创意设计、放样制模、硬质加工(包括艺术性精密铸造、各类石材玉质雕刻、木质工艺雕刻、金属锻造等)、雕塑材料与和艺术景观施工、雕塑艺术品收藏与营销等行 业全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从事雕塑创作设计教学、制作生产营销的企事业机构近五百余家,加上景观与装饰行 业中兼营雕塑的情况,其数量更大,使雕塑艺术特别是城市雕塑,在 全省已发展为年投资上十亿的新兴行业。 如按全省 35 个县级市以上的城市在城市雕塑建设上的投资计算,政府资金和房地产资金合计以年均投资 3000 万 计,全省雕塑文化类产业全年产值仅户外城市雕塑就超过 10 亿元。如果加上建 筑内外装修、艺术礼品、创意家具、宗教雕塑、以及雕塑艺术品收藏等与雕塑直接相关联的产值计算,将是一个更大的数字。 然而,四川城市雕塑在发展中 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作为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行业自觉意识、自律意识比较薄弱;产业 链延伸不足;企业规模普遍过小;缺乏行业聚集空间形象 和群体效应。其次,城市雕塑对社会影响大,但是社会对雕塑行业知晓度关注度很低,行业整体与公共媒体、社会组织、相关行业主动链接、推广欠缺。 而从行业外部来看, 作为一个具有公共性影响的文化类行业,缺乏政府层面可依据的相关法规,雕塑作为立于公共空间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艺术工程,其建设立项、艺术选择、公共参与、专业评定基本无章可循;作为文化创意类产业,在工商登记缺少雕塑行业名列类别。城市雕塑 是在城市公共空间设置的长久性艺术作品工程项目,核心属性是公共性艺术品,既不同于个人意 志的艺术创作,也不同于仅为美观的景观小品,社会效益是其最大价值 ,应当纳入 政府职责管辖序列。 器杂项 瓷器杂项是四川省艺术品市场中主要交易品种。由于近年来价格行情表现突 9 出,目前精品交易大多通过拍卖的途径。古玩市场虽然交易活跃,但主要交易的是质量一般,价格较低的品类,以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求。 四川瓷器窑口众多,知名度较高的是邛崃窑。 其他还有 玉堂窑 、 彭县窑 、 青羊宫窑 、 华阳窑 等,各具 地方特色。四川瓷器以高古瓷、单色釉为主 , 既因为四川是有色金属大省,单色釉原料丰富,更因为青花及彩瓷兴起时,四川窑业已经衰落。 2012 年瓷器杂项市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瓷器、珠宝、玉器、家具、文玩等五个类型,犀牛角、佛像、钱币、古籍善本等的成交情况次之。古代瓷器仍然是艺术收藏品交易的主要部分,但是瓷器高端价格增长乏力,原因是前期价格增长过快、市场交易定价过高以及精品交易数量下降等。 杂项方面,金银器,以民国时期及其以前的金、银质地的首饰、佩件及杯、盘、盏等为主;玉、石器主要包括民国时期及其以前的各种玉石、翡翠、玛瑙、水晶、孔雀石、绿松石、琥珀等制成的 首饰、佩件、挂件、摆件等;铜器及其它金属器以清、民国时期铜及铁、锡等质地制成的佛像、人像、法器和其它实用生活器皿为主;漆器以民国时期及其以前的漆器盒( 首饰盒)、果盘、杯等为主;玻璃器皿主要是民国时期国外生产的玻璃瓶、盘、杯等器皿;各类质地的雕刻品及雕塑品以清、民国时期象牙、犀牛角、牛角、石料(汉白玉、花岗石等)、木、石膏等质地制成的佛像、人像、鸟兽、果木花卉等物品为主;家具以明、清、民国时期木制的家用家具为主,另有屏风、匾对、挂屏、挂灯、壁灯、座灯等。 今年 拍卖市场上 杂项大放异彩,成都八益拍卖 推出的第二届古 典家具拍卖,取得了好成绩 105 件拍品成交 85 件,成交率 81%,成交总额达 3486 万元。其中,紫檀兰亭序十三件套家具以 200 万元起拍,最终竞价到 280 万元落槌。 3. 四川省 艺术品 市场主体 目前四川省艺术品市场所经营的艺术产品,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分为艺术原创作品和艺术衍生品两大类。艺术原创作品的经营是艺术市场交易的核心部分,艺术衍生品、艺术授权产品是经营产品的新类型,也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新增长点。 就经营主体而论,四川省的艺术品市场有艺术经纪、画廊、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品博览会等。其中艺术品一级市 场的经营主体以画廊、文物商店为代表,二级市场以艺术品拍卖企业为核心,两者在艺术品市场中发挥着主导性的影响 力 ,而艺术经纪、艺术品博览会等以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承担着作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的沟通纽带和艺术品交易 补充性 渠道的使命。 廊 四川紧临 声名显赫、人才辈出的四川美术学院 ,坐拥 四川大学美术学院、四 10 川 师范 大学美 术学院 、 成都艺术学校等,当代艺术人才 层出不穷,画廊也崛起了不少 ,主要集中在成都。其他市州有画店,但无真正实行代理制的画廊。 四川艺术家比较集中,尤 其是拥有许多活跃在全国中青年当代艺术家,画廊获取 资源有很大优势 。 尽管成都 艺术家作品价格可能并不比北京、上海 同等艺术家 的低,但是到这里来淘的藏家还是不少 。 艺术品在成都的经营可谓自得其乐,尤其是油画市场更拥有 省外 难 以比拟的优势。 但是 成都 画廊绝大多数都为本土画廊,真正面向全国、走向更广区域的 为数不多 。 成都 作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度被誉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收藏第三城”。芭莎艺术推出的一份 2011 2012 年度中国画廊排行榜中,成都有 5 家画廊入选百强,是除京沪和港台地区外,入选画廊数量最多的城市。 此外,成都还有许多新兴的新锐画廊 也 值得关注 。 近年艺术市场持续发展,画廊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2 年,文化部开展诚信画廊复核以及第四批诚信画廊评审,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 18 个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推荐了 109 家画廊参加评审,最终有 45家企业将获颁“中国诚信画廊”称号,其中成都蓝顶青年艺术空间、成都空港十号画廊、诗婢家国画廊 、岁月画廊 4 家四川省本土画廊成功入围文化部评选的“中国诚信画廊”。此外,非马画廊、千高原画廊、雅风画廊、凯空间画廊经专家审议后,保留此前获得的“诚信画廊”称号,四川获中国诚信画廊称号的数量占全国总数 据不完全统计, 四川画廊 总共有 53 家, 主要集中在成都, 大约有 38 家, 其他 地区画廊不多。 成都的画廊体系成规模,并有一些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 11 成都的画廊、画店主要集中在送仙桥古玩市场 2 楼、红庙子街、忠烈祠西街、鼓楼北街、荷花池工艺品批发区 2 楼等地,并且零星分布在一些市内景点的艺术品商店里,如锦里、琴台路、文殊坊、青石桥等。 成都 的画廊以平和、不张扬的总体风格彰显成都这个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现状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对 成都地区画廊 基本情况调 研发现,目前成都画廊整体的活跃度较高,经营状况乐观,有成熟的代理制度。 有半数的画廊签约画家在 20 人以上,而 25%的画廊签约画家超过 10 名,签约 5的画廊占 17%。 受益于川籍艺术家的留守,成都形成了良好的画廊代理机制, 同时注重学术研究,注重 培养后起艺术家。 2012 年成都画廊举办画展 比较集中,大多数的 画廊举办画展次数超过 9 次, 12 从销售情况来看,成都画廊的成交情况比较乐观,多数集中在 100的成交额, 占被调查画廊的 54%, 15%的画廊成交额在 500, 而超过 1000万成交额的画廊占总数的 8%。 整体比较平稳,仅有 15%的画廊 比去年业绩稍差,而 54%的画廊 持平,另有 8%的画廊业绩有所提高 。表明 成都艺术品一级市场受大环境影响较小,因政府的支持 ,成都市场整体走势稳中见涨。 这一点从 拍卖数据的增长变化可见一斑。 同 全国一样,画廊已经成为 四川 文化产业 链 中重要的 一环。近几年,依托画廊这一平台和经营模式,更接近普通消费者的平价艺术超市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继上海全国第一家平价艺术品超市开张后,成都也陆续建立起平价艺术品仓储式卖场,平价经营,让艺术走 入平民百姓生活。 如 西村艺术空间 为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搭建了一个与市场接轨的平台,该空间天天开馆,每天有展览,还不定期举行各类公益性艺术培训,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艺术 。 2011 年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优品街的成都“艺术超市”正式开业,该“超市”由多家艺术机构加盟组建,库存上万件艺术品,其中既有许 燎原等大师的制作,也有新晋艺术家的心血 。 2012年 4 月,成都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集艺术教育、收藏、展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平台、面积超过 7000 平方米的成都艺术超市正式开业,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西南七大艺术院校、六家艺术机构 正式签约入驻成都艺术超市,签约当日14 个覆盖了油画、国画、版画以及雕塑的展览盛装亮相。其中,既有著名艺术作 品,也有高校优秀学生作品, 全年带来各类优秀作品展逾 100 个。 13 卖公司 目前四 川共有 拍卖企业 234 家, 拍卖经营范围覆盖房产、地产、机动车、股权、文化艺术品和无形资产等多项类别, 并保持每年超过 20%的平均增长率,获得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资质评定的企业已达 132 家,国家注册拍卖师 419,全行业年成交总额超过 308 亿元,四 川的拍卖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以及成交额 目前都在不断升温,然而遗憾的是艺术品的拍卖 对全年成交总额的贡献率非常低,不到 10%。 截止到目前,四川涉及艺术品拍卖的有 10 余家,取得文物拍卖资质的有 8家, 经营范围均为第二、三类文物。 从荣宝和嘉德的年内首拍可以发现,除了张大千、陈子庄等海内外知名画家之外,孙竹篱、李琼久、赵蕴玉、蒋兆和、赵完璧、李道熙、苏葆桢、冯石甫、岑学恭、黄纯尧、周北溪、江梵众、陈恒、屈义林、邓奂彰、冯建吴、邱笑秋、彭先诚等巴蜀名家的作品也逐渐进入全国各大拍卖行的视线,继岭南画派、金陵画派和长安画派之后,巴蜀画派正在引起市场重视。此外,四川的藏品如中国书画、名人信札、古籍善本、 篆刻砚台、文房杂件、油画雕塑、当代名家玉雕、庭园石雕、中国陈年名酒等都是知名拍卖行进入四川征集拍品的重要对象。 2012 年四川秋拍除了传统的主力拍品中国书画之外,也有一些拍卖公司在拍品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原本不被留意的一些冷门藏品成了市场新宠。 成都八益拍卖推出的第二届古典家具拍卖取得了意外的好成绩, 105件拍品成交 85 件,成交率 81%,成交总额达 3486 万元。 2012 年,越来越多的四川拍卖公司一改过去粗放经营、以量取胜的方式,而是通过细分市场,挖掘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推出了很多具有特色的专场。比如,四川梦虎 秋拍推出了蜀中四老专场和赵完璧专场,取得了 88%的成交率;成都八益秋拍推出了川籍著名画家吕林旧藏这样的精品专场,成绩斐然。此外,一些拍卖公司在准备拍卖会的同时,通过举办文化生活体验、艺术品知识普及等活动,使藏家通过自己的鉴赏和喜好进入收藏市场,比如诗婢家在秋拍之前推出的“品画 诗婢家 2012精品特展”,开展当日便有 1/3 的作品收到藏家的认购意向 ;诗婢家秋拍“巴蜀山水笔墨万千 岑学恭山水精品”也实现了 100%的成交率,其中嘉陵江上 、报国寺写生 、 渝州记游 、青松图在委托价的基础上几乎实现翻番成 交;东方拍卖“回归之作”, 推出 一些已故巴蜀名家的精品 , 也出现了较高溢价,如苏葆桢的满架葡萄待客来起拍价 15 万元,被多位藏家竞逐,最终成交价达35 万元,翻了一倍以上。 从 交易行情看来, 2012 年四川拍卖市场在逐渐回暖。四川不乏优秀的名家名作,并且在艺术品市场上很受欢迎,而四川的拍卖价格又比北京等地要低,所以精品一增多就容易吸引 投资者,除此之外,国内艺术品市场逐渐升温的大环境对四川拍卖也 产生 一定 影响。 14 术品博览会 目前,成都具有举办大型博览会的展场主要有天府花城展览交易中心、四川省展览馆、成都世纪 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都天府博览中心,可供举办展览的使用面积超过 平方米。另外,成都还有四川美术馆、四川省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和旅游星级酒店可以举办小型博览会。 四川举办专业的艺术品博览会、展览会较少,成都还缺乏大规模、有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和展览会,但 2011成都引进和举办的一系列艺术展览相对比较出彩。截止到目前,成都已成功举办五届以艺术品为主题的“双年展”,初步具备举办大型艺术品博览会的能力和经验。 2011 年第五届成都双年展政府投资 1200 万,企业 注资 1200 万, 展厅 7000 平米,每平米造价达到 5000 元以上。2012 年 9 月,第六届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春芽、副主任建筑师刘家琨、策展人吕彭,携手国内艺术大家何多苓、方力钧、皮力、张晓刚、汪建伟、顾振清、董晓庄等齐聚都江堰为第六届成都双年展进行宣传。本届双年展的总策展人为川美副教授何桂彦、金棕榈金酸梅奖评委付晓东、独立策展人崔灿灿。 成都市双年 展 一方面得到政府 支持力度大,另一方面也是成都艺术氛围好,有更多的民间投入。 通过举办双 年展,成都将不断提升自身艺术学术地位,从而带动成都艺术的发展,为 成都艺术市场注入蓬勃生机。 2012 年 2 月,四川省成功引进高端艺术展 百年邂逅 毕加索 2012 中国大展 ,此次毕加索艺术大展中国巡展第一站是上海,展览第二站花落成都当代美术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举办的最昂贵的展览,总价值高达 67 亿人民币的56 幅毕加索真迹作品和 50 幅摄影作品集体亮相,其中坐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