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简析摘要: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它有自身的形成、发展及独特内涵。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仅是社交手段,主要是通过茶会和茶礼来达到陶冶品性、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目的。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10-011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汲取、融合,形成了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茶道。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仅局限在皇室周围。自镰仓时代开始,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到了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茶道”这个概念,最早则是由15世纪的和尚村田珠光所创立。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由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千利休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同时,千利休强调体味“本心”,并主张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2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将茶道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茶道技巧、茶事礼法、茶“道”。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即体现在这三者之中。茶道技巧即茶人如何挑选组合茶具、如何摆放插花与饰物、如何调制、如何点茶、如何敬茶饮茶等;茶事礼法即主客之间互敬之礼。主要体现在茶人如何打扫布置、根据季节及茶会目的所做准备中;茶“道”即是茶人与饮茶人一步步领悟人生经验,最终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2.1茶具与饰物日本茶道技艺中的茶具、字画、插花等饰物,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美”意识。从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开始,茶人就致力于在寂静与质朴之中,探求淡泊生活中的趣味。村田珠光选择茶具时,反对奢侈华丽之风,提倡清贫简朴。他认为和式黑色陶器色彩幽暗,自有朴素、清寂之美。用这种质朴的茶具,真心实意地待客,既有审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养。在选用和物的基础上,多选用朽叶色、青色茶具等适应闲寂气氛的茶具。村田珠光认为正是这种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的审美意识,才能使人体会古朴的生活乐趣,以达到心神上的安逸。千利休为茶道仪式建立独立的茶室、露地、石灯笼等。茶室虽简陋朴素,茶人却致力于茶具、茶室、庭院的干净清洁。只有环境清洁和谐才能“进入自明之道”,和谐、恬静有禅意的气氛才是茶道的最佳体验。千利休大师对于茶道的审美,也正是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2茶室的布置在茶室布置方面,茶人追求如出世般的虔诚心境,重视事物的自然美。插花是日本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选用时令花木,在整体上注重自然之美,顺其花枝自然之势,不求华丽,只求自然简洁,触动人心,其所呈现的生命之美,要恰如其分地在茶室中与季节、画轴相呼应,真正贴近生命自然的本质。这也是日本人心中始终所贯穿的“与自然的和谐”信念之体现。茶之书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实并不需要加以抹去,因为它暗示着露水一般的纯净与清爽”。同样体现了日本茶道美学中的自然美思想,即人当与自然相融合,在茶道布置与技艺中,重自然,轻人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谐。3日本茶道精神3.1和敬清寂16世纪末,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概括了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和敬”主要指和睦以及敬人与事心之心,切勿虚荣自大;“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举办茶会之前,茶人须先认真打扫、整理庭院、擦洗茶具,茶叶要碾精细,茶具要擦干净,插花也要根据来宾和季节的不同等进行选择。茶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以此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主人真诚的待客之道。同样,客人须穿着与茶室背景颜色协调的衣着,再尊贵的权势进入茶室都须跪爬入室。就坐时必须安静,并先向主人安置于床之间的书画行礼致敬。最后达到人与人交流的“和敬”气氛。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奢华喧嚣。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他们渴望过隐居的生活,寻求心神上的安逸。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佗”有“幽寂”、“闲寂”的含义。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清寂”之美从此时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3.2禅茶之缘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一定规则程序来进行的喝茶活动。茶道的精神,正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日本茶道的繁文缛节,并非要把茶客的注意力从茶的本身上引开,而是要茶客专心致志于饮茶的全过程,从而把人从世俗的紧张、烦恼等事务中解脱出来。茶道里禅的内涵,就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定规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点茶、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美意识和品格。这也就是禅宗里的“勿使染尘埃”和“本来无一物”的两个境界。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拂拭内心,才能最终令尘埃无可染之处。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为一体的一种精神文化。综上所述,日本茶道不只是单纯的趣味、娱乐活动,它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认真、无条件的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同时,其实质已上升成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并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参考文献1村井康彦.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2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学,1995(5):273.3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5-26.4钱朴.茶道渊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5(38):51.5铃木大掘.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1989.6铃木大拙.禅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腐蚀与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电化铝项目创业计划书
- 电工资料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环氧结构胶项目投资计划书
- 地坪培训考试题目及答案
- 导弹车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耐油胶布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农用除草剂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大学周练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生物甲醇项目商业计划书
-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 铁路运输竞争格局分析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护理工作中的交流与沟通技巧
- 蚊媒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长桑君脉法人人都能学会的脉诊
- 医疗信息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
- 教学设备安装调试方案投标方案
- 《独一无二的我》心理健康课件
- 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日、周、月管理制度及填写表格(模板)
- 工程伦理-核工程的伦理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