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道整治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淤泥处置【摘要】:本文基于河道整治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疏浚工艺进行具体阐述,其中就河道淤泥对引起洪灾以及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淤泥处置的具体预防和治理措施。【关键词】:河道整治淤泥污染环境影响淤泥处置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河道淤泥危害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于河道河床坡降较缓,河道淤积较为严重的,如不进行淤泥处置会常态化导致行洪能力下降,两岸洪灾屡屡发生;另外一些河道两岸并无河堤护岸坡,多为天然河岸,而个别地区河道均贯穿于城市公园,而公园内河道河床淤积比较严重,每到汛期也会导致河道两岸洪灾发生;河道两岸涉及公路路基以及民房基础也容易危及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一些城市河道(或城市护城河)由于人为污染因素,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河道底泥富含腐殖质,在受到扰动和堆置地面时,会引起恶臭物质主要是氨、硫化氢、挥发氢、挥发性醇以及醛,呈无组织状态释放,从而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河道疏浚过程中,为减少少量臭气的排放,在附近分布有集中居民点的施工场地周围建设围栏,高度一般为2.53m,避免臭气直接扩散到岸边;淤泥压滤后即时清运,不进行临时堆放;对施工工人采取保护措施,如配戴防护口罩、面具等;底泥采用罐车密闭运输,以防止沿途散落;底泥运输避开繁华区及居民密集区。清淤的季节建议选在冬季,清淤的气味不易发散,而且冬季居民的窗户关闭,可以减轻臭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若在其它季节清淤,清淤的气味易发散,施工单位应提前告知附近居民的关闭窗户,最大限度减轻臭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在淤泥堆场靠近居民点一侧,种植绿化隔离带,并建设围栏,最大限度减少臭气扩散对居民影响。二、清淤对河道水质的影响1、清淤使底泥重金属悬浮对水质的影响当河道疏浚过程中底泥被搅动,使沉积在底泥中的重金属再悬浮于水相中有可能引起水质污染。根据水质与底泥现状监测结果,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根据对底泥重金属形态及迁移转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经絮凝沉降作用,随泥沙一起沉积在河床中,底泥重金属形态一般以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含量最高,河道疏浚施工作业搅动底泥,产生底泥再悬浮于水体中的现象,由于施工不产生酸性废水,同时水体中pH值正常,再悬浮于水体中的重金属形态不会发生新的改变,因此,河道清淤施工作业除增加作业区下游局部水域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外,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2、清淤产生对水质影响通常河道清淤均采用干法作业,用水泵抽水至相邻的区段,抽干施工部位的滞水,利用挖掘机再进行河道底部挖掘底泥,挖掘和抽水过程中会搅动河道中的部分底泥,使其中的污染物散发,对水质产生影响。随着河水运动的同时在河水中沉降,并最终淤积于河底,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是有限的,清淤引起的悬浮物扩散的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特别是采取围堰干法进行清淤的施工方式,对河道水质影响较小,仅仅是在围堰的初期和拆除围堰时会产生暂时性的影响。3、清淤后对水生生物有利影响通过疏浚工程,原本对水体污染程度较高的底泥被挖走,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大幅降低,水流速度将会加快,水中溶解氧含量提高,这将使河水水质改善,有利于各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水质变清,透光深度变大,将有利于光合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提高。而各种浮游生物的增加,将使以这些生物为食物的鱼虾、以及以小鱼虾为食物的大型鱼类得到更充足的食物供应。而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河道内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将更完善,食物链的断链环节重新恢复,食物网复杂化。而生境异质性的恢复也使生态系统的水平和垂直结构更完整。从而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发育更成熟,其质量、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将得到提高,有利阻止或减缓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清淤河道底泥环境影响评价1、底泥运输对环境容易造成的影响由于河底淤泥含水量很高,通常清淤上岸后立即装运极易发生沿途滴漏现象,因此也会对城区道路以及城市景观造成很大影响,对周边水、气、声环境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淤泥运输过程中发生滴漏。2、底泥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从对清淤河段底泥的监测结果来看,底泥中含:重金属汞、砷、铜、锌、铅、镉、铬的含量,虽然大部分地区河道底泥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III类标准,能够满足当地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但是仍要注意个别地区或者重污染地区的河道金属含量的监测,如重点煤区、石油产区等地域,要重点对清淤的底泥进行严格监测确保不会对弃渣场的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3、底泥堆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河道淤泥堆场应选择作业区域附近的天然洼地,应尽可能减少对农田耕地的占用,渣场选址应不涉及离生活水源附近,如不采取任何措施直接堆放淤泥,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淤泥堆放产生的渗滤液及恶臭将对周边水环境、大气环境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淤泥堆放前需对渣场采取相关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堆渣后淤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四、淤泥污染物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1、要做到清淤、压滤后及时外运挖出的淤泥须先进行压滤,降低其含水率,之后立即外运,采用密闭运输车,以防止沿途撒落。建设单位应提前与环卫部门进行协商,施工期间,在淤泥运输路段增派环卫工人,及时清除滴漏淤泥,减少淤泥滴漏对城区道路和城市景观的影响。2、考虑底泥综合利用通常河床底泥根据监测结果,河床底泥不属于危险废物,有些可以满足农用污泥施用标准要求。因此,建议这部分污泥可考虑利用淤泥用于园林、花卉、绿化的耕种。另外,随着河道底泥用于园林投放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一方面可以改善绿化用地土壤土质,增加肥力,另一方面底泥中的污染物不进入人类食物链,可以大大消除人群健康的风险。3、堆渣场环保措施在底泥堆放前应采取一定的防渗措施,可采用粘土垫底夯实,并在四周修建围堰,围堰设计和建造时,建议设置防滑桩以及采用不同的围堰建造材料等方法提高围堰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对弃淤场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土地整治措施和临时措施等四部分。在弃淤场顶面、坡面和坡脚设置排水沟、沉沙场,弃渣过程中分层碾压密实,并铺腐植土以利于绿化等。堆渣完毕后及时进行覆土绿化,防治水土流失。参考文献:1刘沅,朱伟.底泥处理技术及其在深圳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2):6-9.2曹雷,白繁义.大沽河淤泥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桂林市第十一中学招聘初中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3D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淡水贝类深加工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车辆外观与法规遵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婴儿监护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沙漠驾驶技巧资讯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辐射换热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工业废气净化处理技术成果绿色环保鉴定报告
- 2025年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区域差异分析报告
- 《探索《资本论》的奥秘》课件
- 临床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护理团体标准
-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
- 《数鸡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英语学科融合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慈溪教育局劳动合同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骨科术后下肢肿胀护理
- 小区电力配套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