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校_考号_姓名_ 一、 基础知识和积累 (共27分)1. 下列选项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楹联(yng ) 万籁俱寂(li) 嶙峋 (xn) 涟漪(lin ) B、社稷(j) 经纶(ln)世务 墩子(dn) 分道扬镳(bio) C、惹动(r) 篝火(gu) 轩邈(mio) 褒贬(bo)D、铭刻(mn) 阴晦(hu) 古刹(ch) 玲珑剔透(t)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翩翩飞舞 玲珑剔透 迥然相异 万籁具寂 澜翻絮涌 粼粼涟漪 小心冀冀 分道扬镳 千峰竟秀 悬崖峭壁 梦魂萦绕 弛名中外 错字改正3.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晓战随金鼓, 。(2) , 正是河豚欲上时。(3)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月黑雁风高, 。(6) ,上使外将兵。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A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B随着社会的开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C为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D很多家用电器,国家的并不比洋货差。质量不仅能与之抗衡,而且价格也很便宜。5下列选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B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C.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和绣出来的山和水。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6.专题及综合性学习(4分)学习了“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任务。读完看云识天气后,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变化的谚语,如早晨出门时看到天上有霞,会说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出现彩虹,人们常说 7.按要求作答(6分)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2016年G20峰会于9月45日在我国杭州举行。下图是G20峰会的徽标,请仔细读图,完成下面两道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徽标的画面内容。(3分)(2)请说说该徽标的寓意。(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6分)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肖复兴那天下午两点多钟,我和妻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突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因为不是吃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了,于是便对凄予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我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A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B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去美国读书,临走前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我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手就坐在面前。那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她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渐渐变黄了,天也渐渐地冷了。一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离这不远,干吗不去那里再喝一次鸡块炖土豆汤?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依然很清静,不过里面已经有了客人,一男一女正面对面坐着吃饭,蒸腾的热气弥漫在他们的头顶。背对着我坐着的是一个年龄颇大的男子,走近了,我发现那个女的,就是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也看见了我,向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那男的模样长得和小姑娘很像,不用说,一定是她父亲。我要的还是鸡块炖土豆汤。因为炖汤要一些时间,我走过去和小姑娘聊天,看见他们父女俩要的也是鸡块炖土豆汤。我笑了,她也笑了。我问:“这位是你父亲?”她点点头,有些兴奋地说:“刚刚从老家来,我和爸爸都好几年没有见了。”“想你爸爸了?”她笑了,她的父亲也很憨厚地笑着。难得父女相见,我能想象得出,一定是女儿跑到北京打工好几年,终于有了一次父女见面的机会。我不想打搅他们,但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鸡块炖土豆汤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爸爸那一锅土豆汤也喝得很慢。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原文有改动)8.文中第五段A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9作者写到“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根据上下文,请你具体说出其中有哪些味道。(3分)10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11第段中划曲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亲情,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I3-16题。(共11分)阅历与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13.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14.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5.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16.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三、古诗文(16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7 一20题。( 12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渔人甚异之( ) 阡陌交通( ) 3 颖脱不羁 ( )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忘路之远近 则抚而和之 B、仿佛若有光 若为佣耕 C、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今或闻无罪 D、为乡邻之所贵 士卒多为用者19.翻译下列句子。(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20.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2分)答: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1.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了什么?(2分)22.下列理解不适当的一项是(2分)(D)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陪衬孤城,描画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画转入激情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感消极悲切。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理解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章鱼面临敌人攻击咬住不放时,它会向敌人喷墨、变色,仍然无效时,它会不假思索的收缩肌肉,切断其中的触角逃亡而去。海豹原来群居在海岛上,栖息于岩石,但潮水来了,无立足之地,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作了调适与演化,它不但学会了游泳,还精于潜水。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有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后,由于转身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6-2017学年龙安区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 D(2分)2、 具-俱 冀翼 竟- 竞 弛-驰 (4分)3、(7分)(1)宵眠抱玉鞍(2)蒌蒿满地芦芽短(3)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石缝间漏下的滴泉(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单于夜遁逃(6)扶苏以数谏故(每空一分,多字、少字、错字、别字均不给分) 4、C (2分)5、D (2分)6、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2)分7、(1)答案:要素构成:2016年G20峰会会标图案,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 2016 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2)答案:寓意: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图案中G20的“”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6)8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可感,突出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3分)9“许多的味道”指的是: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父母疼惜儿子、殷殷嘱咐的深情;儿子关爱父母的拳拳之心等。(意思对即可3分)10画线句子属于插叙,这段插叙,补充了为儿子送行吃告别宴的内容,起到了补充情节的作用;解释了小女孩为什么会记得我们点的是“鸡块炖土豆汤”;突出了“亲情”的主题。(4)11景物描写,写出了时间的推移,突出了“我”对“土豆汤”始终没忘;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气氛,衬托“土豆汤”带给“我”和小女孩父女的浓浓的温情的亲情。(3分)12喝土豆汤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这亲情,也温暖了小姑娘和她的爸爸,弥漫了整个小餐馆。由此“我”想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相隔异地,但亲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只会越来越浓,亲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家庭之间的限制,在人们中间传递。(意思对即可)(3分)13.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1分)二者不可偏废。(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14.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出本文的论点。从读书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