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二氧化碳设计说明2010-6-3.doc_第1页
高压二氧化碳设计说明2010-6-3.doc_第2页
高压二氧化碳设计说明2010-6-3.doc_第3页
高压二氧化碳设计说明2010-6-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一、主要设计依据:1、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7版)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1999版)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4、 按照业主所提供标书图纸及要求二、防护区与系统技术参数:本设计需气体消防保护的防护区共三个,设置一套高压二氧化碳组合分配系统,灭火系统按全淹没灭火系统进行设计,按最大的防护区设置灭火剂储存量。无论哪个防护区着火,都能及时喷放相应数量的灭火剂,做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二氧化碳灭火剂设计用量计算设计环境温度T: 20根据二氧化碳设计规范,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用量应按照下式计算,M = Kb (K1A+K2V)A = AV+30A0V = VV-Vg式中M二氧化碳设计用量(kg)Kb物质系数,1.5K1面积系数(kg/m2),取0.2kg/m2K2体积系数(kg/m3),取0.7kg/m3A防护区的内侧面、底面、顶面的总面积的折算面积(m2)AV防护区的内表面积(m2)A0开口总面积(m2), V防护区的净容积(m3)VV防护区容积(m3)Vg防护区内非燃烧体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的净容积(m3),这里取为0 m3根据上式以及业主提供的参数,可以计算出防护区的灭火剂计算用量。对高压全淹没式系统,二氧化碳的储存量应为设计用量与瓶内残余量之和,一般残余量按照设计用量的8%计算。由此得二氧化碳储存量为M储存 = 1.08M表2:系统1配置参数序号房间名称总层高 m体积m3内表面积 m2物质系数设计用量 kg钢瓶数储存用量 kg储瓶型号1防火分区18.4375923622.2569831807543ZE702防火分区28.4769939202.251389035815002ZE703防火分区38.4410827712.2577181998336ZE70三、设备说明:根据规范,同一套灭火系统中灭火药剂量取最大一个保护区的药剂量,即防火分区2,储存药剂用量为15002kg.设备参数如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规格:ZE70二氧化碳每瓶充装药剂量:42kg二氧化碳贮存药剂量:15036kg二氧化碳贮存钢瓶数量:358瓶药剂钢瓶工作压力:15MPa钢瓶高度:1770mm钢瓶直径:279mm设计喷射时间t:1min浸渍时间T: 20min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 系统由储存装置、称重装置、安全阀、汇集管、反馈装置、喷头及管网等组成。 2. 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该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应急三种启动方式:a.当无人时,应自动控制:当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通过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将信号传送给灭火控制器,延迟30秒后自动启动灭火系统。b.当有人值班时,应手动控制:当人员发现火灾时,及时手动启动防护区门外的紧急启动盒,通过灭火控制器启动灭火系统。c.当发生火灾而自动报警系统失灵时,人员可及时到储瓶间直接打开钢瓶上的启动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五、电气接口:信号部分(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接口):1. 输入灭火打阀信号:DC24V,1.2A。(气体灭火控制盘 灭火剂钢瓶启瓶电磁阀)2. 输出放气反馈信号:无源触点信号。(灭火设备压力开关 气体灭火控制盘) 六、防护区的泄压装置:1防护区的泄压装置: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防护区围护结构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防护区内外气体压差)。完全密闭的防护区应设泄压口。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其底部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应小于室内净高的2/3。2气体喷放灭火后的气体排放:灭火后需将防护区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后,人员方可进入。七、施工说明:1、系统安装应依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中有关规定和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分为钢瓶间和管网两部分。2、钢瓶间:气体药剂钢瓶应固定在钢瓶架上。启动钢瓶应固定在易于操作的位置。管道的布置要美观。3、管网:管材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中规定的无缝钢管,并内外镀锌。管道采用螺纹连接。管道穿过墙壁处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须用柔性非燃材料填塞密实。管件应采用内外镀锌的专用管件。管道采用支架或吊架固定。4、管网气密性试验和连接强度试验: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将喷头处堵死进行管网气密性试验和连接强度试验。具体试验方法剂试验压力参见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八、安全要求:1、防护区在系统进行灭火时门窗应关闭,所有的通风设备也 应该自动关闭。2、防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且任何时候均能从防护区内打开。3、防护区宜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4、灭火设备应设置在独立的一个设备间内,且应通风良好,设备均不能受到意外的物理化学伤害。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5.钢瓶间的门应直接通向疏散走道。九、系统使用后的复位气体灭火系统启用后,下列各部分必须恢复到工作前的位置:1. 灭火控制盘,按复位按钮,使系统复位。2. 将反馈装置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