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农业和工业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结合气候、地形等了解湖北省农业生产发展优越的自然条件;根据湖北省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利用构成状况,进一步理解“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2、运用地图,能说明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会分析湖北省农业部门的发展潜力。3、记住湖北省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4、运用地图,理解湖北省农业地域结构呈半环状分布的特点,能分析这一特点与地形分布的关系。5、了解湖北省发展工业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阅读图文,能说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湖北省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6、通过读图,说出湖北省钢铁工业产业带、汽车工业产业带、水电工业产业带的分布特点。7、了解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分布特点。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用“稳步发展的农业”和“基础雄厚的工业”介绍了湖北省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稳步发展的农业”。教材从五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湖北省的农业生产状况。首先,从农业气候条件方面(雨热同期)来说明湖北省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优越;其次,通过阅读图11.5“湖北省土地利用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湖北省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生产部门;第三,通过阅读图11.6“湖北省农业部门产值结构变化示意图”,说明湖北省40多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就;第四,让学生结合生活环境,了解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杂粮,经济作物棉花、芝麻和油菜)以及淡水养殖(武昌鱼、淡水鱼苗产地)的主要分布地区,这是教材的重点之一;第五,通过阅读图11.7“湖北省农业地域结构示意图”,说明湖北省农业地域结构呈半环状的分布特点,并要求学生理解这一分布特点与地形分布的联系。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促进湖北省农业的稳步发展,必须走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基础雄厚的工业”。 教材从几个方面概括了湖北省工业发展的特点。其一,湖北省发展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资源较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其二,工业建设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部门结构日趋完善、地域分布渐趋合理、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其三,使学生了解已形成的工业产业带或工业生产基地,这是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其四,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分布。教材设置了“读图”、“思考”、“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部门与资源、区位的关系,工业发展与能源、环境的关系。从而增强“发展优势产业,振兴湖北经济,为湖北在中部崛起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应识记的知识点有: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钢铁工业产业带、汽车工业产业带、水电工业产业带的分布特点。本课应理解的知识点有:土地利用构成及其分布状况;农业地域结构呈半环状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地形分布的关系。钢铁工业产业带、汽车工业产业带、水电工业产业带的发展前景。本课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建议2课时。导入新课:方案一:音像导入选择一组学生熟悉的农业生产活动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后,说出人们正在从事哪个经济部门的生产活动,从而引出“农业”这一学习主题。方案二:选择一组学生熟悉农产品图片,让学生观看后,说出图片展示的是哪个经济部门的产品,从而引出“农业”这一学习主题。关于“稳步发展的农业”的教学通过复习湖北省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结合图11.5“湖北省土地利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效的地理信息?2、水田和旱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林地和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图11.6“湖北省农业部门产值结构变化示意图”分小组讨论分析哪些农业部门发展潜力较大?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描述,使学生明确水田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旱地主要分布于鄂西北、鄂西南山区;林地和草地也主要分布于鄂西北、鄂西南山区。目前,湖北省广大山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巨大。如鄂西山区的土地构成以山地为主,而林业、畜牧业的产值比重却很低。因此,鄂西山区的林业、畜牧业的生产潜力还很大。今后在农业生产建设上,战略重点应向广大的山区转移,大力发展林业与畜牧业;同时,要进一步调整粮食生产政策,减轻山区粮食生产压力;充分开发山区的水电、沼气等能源,杜绝滥伐乱垦现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气候和地形条件两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湖北省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同时又因为湖北省耕地人均占有量较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使学生认识到“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图11.6“湖北省农业部门产值结构变化示意图”时,应组织学生讨论:湖北省为什么要“走以种植业为基础,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教师在启发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根据湖北省各地域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差异,综合分析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认识到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既突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又发挥各地域的优势产业,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走“以种植业为基础,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对于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重要经济作物、淡水养殖的分布地区的教学,可安排学生结合图11.5“湖北省土地利用示意图”进行自学。教师可对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农作物(如杂粮等)进行解释或展示图片。关于“湖北省农业的地域结构”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11.7“湖北省农业地域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在总结归纳出“湖北省农业地域结构呈半环状分布”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湖北省农业地域结构呈半环状,与哪些因素有关?2、全省有哪几种农业类型?自己家乡属于哪一种农业类型?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使学生认识到湖北省农业地域结构呈半环状,与地形、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进而准确叙述自己家乡所属的农业类型。关于“基础雄厚的工业”的教学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开门见山的提问引入新课。提问:湖北省工业生产的发展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具有发展工业的地理条件、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讲述“湖北省工业发展”时,可采用下列方法: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图11.8“湖北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示意图”。思考问题:发电量、钢、汽车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从1990年到2005年,湖北省的增长速度怎样?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学生通过读图分析,知道湖北省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其次,让学生阅读教材,边阅读边思考问题:旧中国湖北省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的工业部门和分布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引入“主要工业及其分布”的教学,可按下列方法分步进行学习。1、指导自学“钢铁工业产业带”、“汽车工业产业带”,并在图11.9“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分布”图中指出武汉、黄石、鄂州、孝感、襄樊、十堰等城市,完成“活动1、2”。2、学习“水电工业产业带”时,可让学生阅读图11.10“湖北省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指出位于长江干流、汉江、清江的主要水电站的名称,完成“活动”要求。在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后,可分小组讨论:湖北省钢铁工业产业带、汽车工业产业带、水电工业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分析其发展前景。教师可以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科技力量等方面给予提示。关于阅读材料“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处理,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列举出湖北省或我们身边的高新技术产品,并说说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然后教师小结:湖北省目前已经形成以武汉、黄石、鄂州为基地的武黄高新技术产业带。特别是以武汉光谷为代表的武汉东湖高新区更为著名,目前规模大、资产多、项目广、效益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作为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正焕发出新的活力。问题探究1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地(乡、镇或办事处)在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作过哪些调整?你认为还可以作哪些调整?2调查你居住地附近的工厂或乡镇企业,分析它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前景。参考资料杂粮杂粮又称旱粮,是除水稻、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作物的总称。杂粮在湖北省作物中也占有一定地位,产量一般要占粮食总产量的15%左右。杂粮种类多,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芝麻湖北省是著名芝麻生产基地之一。产量仅次于河南和安徽,居全国第三位。芝麻主要集中分布在鄂北岗地和江汉平原。农业生产南北过渡湖北的农业生产,南北过渡特色鲜明。秦岭淮河一线通过鄂北部边缘,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南北过渡特色。湖北省耕地中,水田、旱地历来约各占一半,高于我国北方而低于南方;在作物播种面积上,稻谷种植面积远大于华北而显著低于江南;小麦、杂粮、棉花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却低于华北而高于江南。在林业生产上,就经济林来说,既盛产柑桔等亚热带水果,又兼产苹果、梨等暖温带水果;既能生长油桐、油茶等亚热带的木本油料,又能生产核桃等暖温带的木本油料。半环状农业地域结构湖北省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的盆地,向外延展的岗地丘陵,以及过渡到外层的山地,制约着水、土、光、热的组合状况和可耕地的经营方向,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布局。这种自然条件的客观性和人们对农业自然条件利用改造的能动性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具有半环状型特征的农业地域结构。即中心层为平原农牧渔业结构型;最外层为山区农林牧业结构型;在两者之间为丘(陵)岗(地)农牧林业结构型。这种半环状型的农业地域结构在全国各省(区)中独具特色。影响湖北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干旱与洪涝灾害 干旱与洪涝是湖北常见的气候灾害,甚至常常同期出现。常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干旱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710月的伏秋连旱,旱期长、范围广,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510月,特别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期间,各地经常出现大到暴雨,形成范围广、强度大的洪涝灾害,尤其对沿江滨湖地区的农业生产危害严重。战胜旱涝灾害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增强排灌能力,从而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低温、霜冻及寒潮 强劲的冬季风易通过襄南夹道侵袭江汉平原,造成严重的低温、霜冻及寒潮天气。春季又正处于冷暖气流交替往返地带,冷空气活动频繁,常造成倒春寒与低温阴雨天气,危害农业生产。面积占一半以上的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生长季节短;地形崎岖,坡度较大,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湖北矿产资源湖北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规模大,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有铁、煤、铜、磷、石膏、岩盐等。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占全国 的81%,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7种,占全国的58%。其中,磷矿石、硅灰石等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铁、铜、石膏、岩盐、金等2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7位,为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所有资源中,湖北水资源优势最为突出。武钢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 日正式投产。武钢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主体厂区坐落在武汉市青山区,占地面积21.17平方千米,现有在岗职工近9万人。今日武钢,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等一整套工艺设备。投产46年来,武钢累计实现利税631亿元,其中上缴国家455.18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7.1倍,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名符其实的钢铁“国家队”。武钢现已形成年产钢铁各10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热轧卷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硅钢片、彩色涂层板以及大型型材、线材、中厚板等几百个品种。现已初步成为以钢铁、工程技术、国际贸易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西陵峡的宜昌三斗坪,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三年后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1970年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的葛洲坝工程开工。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工程的建设创造了多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机协作清洁系统-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编辑美术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订单处理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机电机械考证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上市公司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危险品运输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市场销售助理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OEM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市场推广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福建省乡总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招聘4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5FIGO良好实践建议之辅助阴道分娩和第二产程解读
- 幼儿心理咨询室创业计划书
- 中国宋朝服装介绍
- 体检重要异常结果规范管理
- 2025年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考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共四套)
- 2025湖南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 留置胃管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2025新版中学生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