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题看课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1页
从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题看课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2页
从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题看课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3页
从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题看课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2017年高考选择题题看课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关于课本的地位和作用,有人说课本可有可无,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从2017年高考选择题中分析一下,课本到底有没有用。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必修一6页“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本题考察的,就是对这一句话的理解。25 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这一题,难度系数很大,需要分析的因素很多。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环境,汉武帝时期,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的威胁,内部王国问题的困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等问题,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缓和了内部的诸侯国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就为对外打击匈奴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这些内容是需要补充的,其中,推恩令也是对必修一10页“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这一内容的解读。26 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这一题跟课本关系不大,本题以表格形式考查对历史与历史学相关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分析理解的能力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这一题,需要整合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内容。在必修二中,讲到了古代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成为必修三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经济基础。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这一题,契合现在的国家经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收税。这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知识点上,重点考察的是洋务运动。不得不说,人民版在洋务运动的问题上的编排,实在让人无语。高考几乎每年都考,但是在课本上,只有必修二31页提到一句,知识链接介绍了一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必修三49页提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是在知识链接上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其他内容就没有了。高考对洋务运动的考察则要细致的多,所以,我们要在课本所介绍的内容的基础之上加以补充。这一题,如果扩展,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史的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之一, “对于私营工商业,古代王朝通常通过家中赋税征收的方式加以控制。历代往往有多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那么就这一题而言,“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是指现代意义的关税,还是指古代的关津之税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商榷?还可以联系世界史,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以后,“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必修二122),同样是通过税收的调节来刺激经济增长。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这一题,涉及到清末新政的内容,在必修一50也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迫于形式的压力,清政府相继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 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在这里,我们就需要对清末新政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而这一题,不单单是考察清末新政,还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即地区分布不平衡。在必修二35页:“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一特点。并且,还可以联系必修一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内容,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止影响到教育,还影响到政治革命和人们思想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影响到现在的改革开放。从而让学生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近代史各阶段的阶段特征。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这一题,主要是把握地点的名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必修一40页“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处理,首府为延安”。“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一个是“共和国”,一个是“边区政府”, 可见,国内形式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的加深,共产党及时调整了政策,不再建立与国民政府对立的苏维埃政权,而是建立了类似特区性质的边区政府,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而在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贯彻执行,也是对洛川会议上制定的“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执行。这里的“全民族一切力量”,则包括了材料中所说的“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看课本的介绍,还包括华侨。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题,正是对这个关键时期国家政策导向的一个考察。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本题契合现在重视传统文化的热点。这个内容,在课本上没有明确的表述,课本上直接讲的就是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开始照耀西方。那么,普罗塔格拉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来源于何处?这一题告诉我们,他们的思想也是有来源的,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2016年高考24题,是从中国史的角度考察了传统文化。(2016年全国卷1)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本题同样说明孔子的思想也是根植与当时的传统文化。从历史角度说,任何时期的文明都具有延续性,对后世影响具体的思想、制度,都根植于当时的传统文化。例如,秦朝的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孔子的仁礼的思想来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33 表3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一题,我理解不透。34图4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依据题干“苏联时期”、“又是斯大林格勒”可知,漫画反映的时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明确指出是苏联时期,A说的是苏俄,很容易排除。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是在二战之前(必修二135页),故B项应排除二战中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故C项错误这一点需要老师补充。依据漫画和结合所学可知,遏制政策是指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冷战中遏制苏联,图示中“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反映二战后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说明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二战后苏联经济恢复的内容,也是需要老师补充的。苏联建立的时间,必修二134页地图,对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加入情况进行了介绍。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本题契合当今中国在跨国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比如中国在亚投行中的作用。当今世界的历史,可以用现在众多的热点入题,考察多极化和全球化,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以上选择题可以看出,我们对课本的利用,确实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