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1甲醇泄漏入循环水分析.doc_第1页
20121211甲醇泄漏入循环水分析.doc_第2页
20121211甲醇泄漏入循环水分析.doc_第3页
20121211甲醇泄漏入循环水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醇泄漏入循环水分析摘要:通过对水冷器中的甲醇泄漏进入循环水后产生大量泡沫,造成水质恶化原因的剖析,阐明了在循环水中微量甲醇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甲基纤维的过程,揭示了微量甲醇在循环水中大量起泡的机理,在出现因甲醇泄漏导致的循环水产生泡沫时,应采用非氧化性杀菌剂杀菌,而不能用氯气作为杀菌剂。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具有生产规模为年产68X104t尿素的大型化肥装置,与之相配套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为33000m3/h,贮水量为7000m3,采用木结构冷却塔。该装置于1983年引进日本技术并投入生产。循环水系统冷却的工艺介质主要有:氨(NH3)、钾胺液、甲醇、石脑油、润滑油等。循环水系统曾发生过因微量甲醇漏入循环水,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危及装置的安全运行。本文对该系统因甲醇泄漏导致的水质恶化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 K5 i/ O4 m. r1 微量甲醇对水质的污染现象循环水中产生了大量的泡沫,泡沫细小稠密,且不溶于水。2d后泡沫量大增。泡沫生成有一定的规律,即:白天加氯后大量生成,夜间泡沫抑制,隔3-4d泡沫生成量出现一次高峰。泡沫产生后,循环水的浊度急剧上升。因泡沫在水池水面中形成浆糊状的悬浊液,使水池水体发白浑浊,透明度下降。循环水中异养菌、真菌迅速增殖,异养菌高出日常100倍真菌也由原来的每毫升几个上升至20个,几天后真菌就无法计数。循环水中出现原生动物的繁殖,且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生物粘泥量也大大超标,并显淡红色。2 起泡原因分析2.1 泡沫成分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泡沫水中含有大量NH2-,OH-及一定量的有机酸(甲酸、乙酸)和芳香烃。根据这一分析结果,对全厂油冷器、废水冷却器、甲醇冷却器进行泄漏排查,查出4115-E20水冷器存在微量甲醇泄漏现象。同时,对原水及水稳剂取样进行质谱分析,没有发现泡沫水中的上述基团,根据该结果可以排除物料带入的可能。通过对甲醇泄漏造成水质影响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后,我们采集大量泡沫进行风干,对风干的泡沫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图谱与甲基纤维素图谱相似,据此可以推断泡沫是由甲基纤维素引起。2.2 甲基纤维素与起泡的关系甲基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取代度的不同,其溶解性有较大不同。当取代度为0.71.3时,即甲氧基(CH3O)的质量分数为27.532.0,可溶于冷水中。当水溶液中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浓度达到4050mgL时,晃动后就会强烈起泡,1h后泡沫仍不完全消失。2.3 生成甲基纤维素的条件从红外光谱仪分析结果及甲基纤维素的性质看,循环水中的泡沫可能是由水中存在有一定浓度的甲基纤维素而产生的。那么在循环水中又是如何形成甲基纤维素呢?化学反应式表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或纤维酶的作用下与纤维素反应可生成甲基纤维素。2.3.1 纤维素来源纤维素是一种含-1,4-糖甙的葡萄糖,每一个葡萄糖基有三个羟基,这些羟基所形成的氢键使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当大而不能溶解于水。其分子式为(C6H10O5)n。n值的大小取决于纤维素的来源相对分子质量大约在25-100万之间。在自然界中纤维素只存在于植物及少数动物的细胞壁中,细菌之类的微生物的细胞壁是由含氮的粘多糖类物质所组成。也就是说:循环水系统中纤维素可有两个来源:一是藻类植物的细胞壁,二是木质冷却塔木材。藻类植物循环水生物粘泥中,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量的藻类及原生动物。藻类中主要为蓝藻门的颤藻和绿藻门的韦氏藻、组囊藻。由于颤藻能分泌藻红素,故循环水的生物粘泥呈淡红色,而且循环水中的原生动物出现也说明了循环水中藻类的大量繁殖。循环水中的藻类主要是从原水中带入系统。五、六月份正值春夏之交,是藻类繁殖的旺季。在湖泊、水库等场所大量繁殖,随原水进入循环水系统,在原水预处理的澄清池中也同时出现了几次“水华”现象。进入循环水系统后,由于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加上丰富的氮、磷源,在冷却塔的布水槽、百叶窗等日光照得到的地方大量繁殖。循环水加氯后又大量死亡。由于蓝藻和绿藻的细胞壁都是由内壁纤维素和外壁果胶质两部分组成,活着时它们坚韧,对细胞具有保持和支持作用,死亡后,就能被含纤维酶的菌分解、利用,并供其它微生物共用。藻类属光能自养型的低等植物,其光合过程中有关元素的化学计量关系如下:106CO2+16NO-3+PO43-+122H2O+19H+(痕量元素)(CH2O)10616NH3H3PO4 (1)也就是说光,每耗用1mg磷时必然同时耗用7.2mg氮和76mg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约100mg浮游植物(干重),并释放出99mg氧气。循环水中P(总P)为9.011.5mgL,(NH4+)在10mgL左右,为此从(1)式看出,循环水体中含有足够量的浮游植物,提供纤维素,以合成40mg/L以上的甲基纤维物。由于藻类生长分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有一段为对数衰亡)。所以,系统中起泡也呈一定规律,周期为2-3d。木材溶解物木材是天然高分子物质,由纤维素(占50)、半纤维素(占20)和木素(占30)三部分组成。纤维素是木材细胞的骨架物质,易遭受真菌的侵害。对稀的酸、碱和氯之类氧化剂的侵袭抵抗力较强(相对于半纤维和木素而言);半纤维素是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位于纤维素四周,对纤维素起着粘合剂的作用。木素是纤维素的伴生物,是多种氧苯基丙烷链节的体型聚合物(主要含有甲氧基和三碳的侧链所取代的芳香族环)。木素在木材里起粘合剂的作用,对酸、碱、卤素等化学侵袭的抵抗力小,但对相似菌侵袭的抵抗力却较大。对木材造成伤害的化学因子只有氧化力很强的游离卤素(一般为游离氯)和碱特别是CO32-(或HCO3-)。当余氯的质量浓度大于1-2mgL时,会使木材迅速脱除木质素(即木素和半纤维素被溶解),而呈现出白色纤维。裸露的纤维很容易被霉菌降解利用。在泡沫水中,分析有芳香环类物质,证明了这一反应过程确实存在。2.3.2 纤维酶形成在常见的微生物中,只有真菌能分泌胞外酶,分解较难降解的纤维素和木素,供自己和其它微生物共用。通常在循环水中的真菌(主要是木霉菌)数量是比较少的,约小于10个mL。真菌是(主要是木霉菌)一种化能异养菌,它们利用有机物氧化时所产生的化学能作为自身的能源和碳源。低级醇,包括甲醇,是最易利用的有机物之一。所以,甲醇污染水体后,循环水中的真菌、异养菌十倍、百倍地增殖。循环水中的真菌大量增殖后,就完全有可能分泌大量的胞外纤维酶,降解和活化纤维素。2.3.3 水中甲醇对形成甲基纤维素的作用甲醇冷却器E20泄漏是循环水中甲醇的来源。从4115一E20循环水侧出口的取样分析得,甲醇的质量分数为0.7左右,此换热器的水量为15th计算得甲醇的泄漏量为105kgh,循环水系统中产生的甲醇质量浓度为15mg(Lh)。50mgL的甲基纤维素中甲氧基的质量浓度为15mgL左右。由于甲醇在水中具有一定的累积作用,当系统中有足量的活化纤维素时就足以生成15mgL以上的甲基纤维素。甲醇在循环水系统中不仅是合成甲基纤维素的必要条件,还是促使真菌迅速增殖的营养剂,从而提供了足够的纤维酶,促进了甲基纤维素的合成反应。- * W2 Q: Y7 q4 D8 3 甲醇污染的循环水处理方法从循环水中甲基纤维素生成机理剖析可见,循环水中微量甲醇进入后,采取如下步骤可较好控制甲基纤维素生成,避免水质恶化。甲醇污染循环水系统后,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