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一)PPT课件_第1页
安全疏散(一)PPT课件_第2页
安全疏散(一)PPT课件_第3页
安全疏散(一)PPT课件_第4页
安全疏散(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东方讲坛 以案说防范共建平安城 系列讲座 火场安全疏散与逃生 2 一 火灾时人的心理与行为 1 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 楼梯避难2 习惯于向明亮的方向避难3 以开阔空间为行为目标 3 4 对烟火怀有恐惧心理5 因危险迫近而陷入极度慌乱中时可能会逃向狭小角落6 越慌乱越容易随从他人7 紧急情况下能发挥预想不到的力量 4 二 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区域 1 名词解释 1 安全出口 指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的出口 2 袋形走道 走道的尽端没有安全出口 只有朝另一个方向单向疏散的 象口袋一样的走道 3 剪刀楼梯 梯段之间 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时体墙分隔 相当于两部疏散楼梯 住宅可合用前室 公共建筑应分开设前室 5 2 安全疏散设施包括 疏散走道 门 楼梯间 安全出口 屋顶平台 避难间 层 直升飞机停机坪等 辅助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阳台 缓降器 救生袋等 6 注意 电梯 自动扶梯 不符合设计规定的旋转楼梯 上下两级扇形踏步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度 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cm 普通楼梯不能作为安全出口 3 安全区域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室外楼梯 阳台 屋顶平台 避难层 间 起火层下面两层的楼层 7 三 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 1 建筑物内任何房间 任何部位 最好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 尽量避免袋形走道 2 疏散路线要简捷明了 便于寻找 辨别 因为火灾情况下人们缺乏思考疏散方法的能力和时间紧迫 8 3 疏散路线要作到步步安全 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着火房间内到房门 第二阶段是公共走道中的疏散 第三阶段是在楼梯间内的疏散 第四阶段为楼梯间到室外等安全区的疏散 这四个阶段必须是步步走向安全 疏散路线的尽端必须是安全区域 9 4 疏散路线设计要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5 尽量不使疏散路线和扑救路线相交叉 避免相互干扰 6 疏散走道不要布置成不甚畅通的 S 形或 U 形 也不要有变化的平面 更应避免设改变地面标高的踏步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5 3 15要求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门不应设门槛 紧靠门口内外1 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10 7 合理设置各种安全疏散设施 作好其构造等设计 如疏散楼梯的数量 位置 形式 宽度 防火分隔等有关要求 确保疏散安全 8 疏散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 11 四 楼梯的形式和构造 1 楼梯分五种形式 敞开楼梯 敞开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室外楼梯 12 1 敞开楼梯间 三面有楼梯间隔墙 一面敞开 低层建筑中可作为疏散楼梯 如图 13 2 封闭楼梯间 在敞开楼梯间的基础上设门 多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可为双向开启的普通门 高层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应为朝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如图 14 15 3 防烟楼梯间 在封闭楼梯间的入口之前设有能阻止烟火进入的前室 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 凹廊等 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如图 16 17 3 设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前室面积不小于6M2 合用前室不小于10M2 住宅前室面积不小于4 5M2 合用前室不小于6M2 18 19 5 前室应设有防烟或排烟设施 20 6 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和平台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 在楼梯周围2M的墙面上 除设疏散门外 不应开设其他门 窗洞口 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且不应正对楼梯段 如图 21 22 2 楼梯间的构造要求 1 消防箱的设置不应破坏楼梯间 前室的墙体的耐火极限 2 楼梯间 前室的窗距旁边其他房间的窗的距离不应小于1M 或楼梯间的竖向隔墙凸出外墙0 5M 日本规范 如图 23 24 3 当上部楼梯间与地下室 半地下室楼梯间共用一个楼梯间时 应在首层进入地下室的入口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 5H的非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法国规范 楼层间楼梯构成的直达通道应当与地下室楼梯构成的通道隔开 25 4 高规 中当楼梯间在首层的出口应当直接通向室外 或靠近一通向外界的受保护的通道 法国 建规 中规定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 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 可将对外的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26 3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条件 1 工业建筑的下列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a 甲 乙 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 高层库房2 多层民用建筑的下列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a 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 b 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 27 3 裙房和 除住宅以外的 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28 4 设置封闭楼梯间的要求 1 楼梯间应靠外墙 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 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 对高层建筑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 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对单 多层建筑设双向弹簧门 29 3 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 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 形成扩大封闭楼梯间 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0 5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条件 1 工业建筑的下列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 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宜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2 高层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 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除外 以及塔式住宅 31 6 设置防烟楼梯间的要求 在封闭楼梯间的入口之前设有能阻止烟火进入的前室 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 凹廊等 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如图四 a 带阳台的防烟楼梯间 图四A N18b 带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图四B N19 32 c 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前室面积不小于6M2 合用前室不小于10M2 住宅前室面积不小于4 5M2 合用前室不小于6M2 图四C N21d 前室应设有防烟 正压送风 或自然排烟设施 独立前室2m2 合用前室3m2 33 五 楼梯间布置上的要求 a 靠近标准层的两端设置即分散设置 b 靠近电梯间设置 c 靠近外墙设置 d 疏散楼梯间上下不应错位 更不应断开 楼梯间应直通到底层 34 e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通向屋顶 多层 裙房的楼梯间有条件尽量通向屋顶 f 住宅与商场的疏散系统应完全分开设置 上部住宅的疏散楼梯间应直通到底层 35 六 消防电梯 1 设置条件 1 工业建筑 a 高度超过32M的设有电梯的厂房 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一台消防电梯 b 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库房应设消防电梯 36 2 高层民用建筑a 一类公共建筑 b 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 c 塔式住宅 d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37 2 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小于1500m2一台 1500 4500m2二台 大于4500m2三台 1 应设前室 2 到顶层不超过60s 3 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4 轿厢内非燃装修 5 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井底排水 6 动力与控制电缆 电线应采用防水措施 7 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 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纵按钮 38 七 安全出口的数目和布置 1 每个防火分区 每个楼层 的安全出口数一般不得小于两个 1 厂 库房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P2362 单 多层民用建筑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P238 239一个房间的面积不大于6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 走道尽端不超过80人 不大于14m 二三层建筑 医院 疗养院 托儿所除外 等3 高层民用建筑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一些住宅 公共建筑不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P2424 安全出口 楼梯间 前室的门 处 疏散通道上不应设防火卷帘 移门 转门 39 八 安全疏散距离 走道 楼梯的宽度 1 安全疏散距离 1 厂房 P236 2372 库房 规范没明确 可参照厂房3 多层民用建筑 P239a 房门到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表9 5 40 b 房门到非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 5M 2M 袋形走道 c 房门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 符合下表袋形走道的距离 41 4 高层民用建筑 a 房门到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 b 高层建筑内的观 展览厅 多功能厅 营业厅等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 不宜超过30M 其他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c 有固定座位的观众 42 2 疏散宽度 安全出口门 疏散走道 楼梯单多层 P240 P241 1 5 高层 P245 1 5 3 疏散人数的确定 1 有固定席位的人数 影剧院 体育馆等2 对商业楼 公共娱乐场所 餐厅等 均应按有关专业建筑设计规范核算并表明人数 43 3 使用人数无控制的公共建筑 应按可能最多人数计算 不同用途和性质的建筑物 其使用人员的分布密度 国内尚无有关技术数据 国外有过统计 专用规范不明确的可参考国外数据 44 3 疏散时间 一般影响安全疏散的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人的密集度 楼梯形式 疏散通道的条件 疏散路线的合理性 火灾烟气的温度 浓度及毒性 建筑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及成分等 人的密集度越高 速度越慢 4人 M2时 速度几乎为零 2人 M2 速度为0 25M S 疏散路线不畅通 不简洁 或走道内有死角 门槛等障碍物时更会影响速度 45 美国GSA1985标准 暴露在火灾环境下的人员必须在接警后90S内疏散到安太区域 通过综合分析 对于高层建筑 安全疏散时间可按5 7钟考虑 对于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 可按6分钟考虑 其中体育馆观众厅的控制疏散时间按3 4分钟考虑 影剧院控制在2分钟内 46 烟 热气流对人的危害a 烟气的毒害性缺氧 15 肌肉活动能力下降 10 14 四肢力 智力混乱 不清方向 6 10 人就会晕倒 6 缺氧而窒息死亡毒害有毒浮颗粒coso2HCN高温65 可短时忍受120 15分钟就将致死几百度的高温一分钟也呆不下去 47 b 减光性能见度下降刺激性使人的眼睁不开从而妨碍了人员的疏散 生速度 增加了中毒烧死的可能性c 恐怖性心理产生恐怖感有的失支活动能力 48 被困人员的心理状态 a 恐惧心理b 趋光心理c 习惯性心理d 就近心理e 模仿心理 从众心理 49 疏散 逃生速度 50 火灾时被困人员的位置 a 火灾时 人们往往奔向楼梯间 走廊 也可能在室内窗下 厕所 阳台等处b 在夜间或有病人时 寻找要注意床上 床下及附近c 儿童在火灾时发生惊慌害怕 寻找时应注意门旁 柜厨 床下 被褥衣物下面d 单位发生火灾时 应注意工作台附近 通向室外的入口 通道上搜寻方法 喊问 细听 察看 摸索 51 如何掌握灵活安全的逃生方法 52 逃生常识a 保持冷静 克服惊慌 恐怖心理b 注意熟悉环境 通道 c 设法减少烟雾危害 低姿 匍匐 毛巾 d 逃生途径选择e 身上着火快速脱下或就地打滚等f 正确处理灭火与逃生的关系 快速逃离危险区域g 封闭房间 浇湿 示警求救h 不要轻易重返火场 再入火口 53 逃生途径 a 不要乘坐普通电梯等b 从室内外疏散楼梯往下跑c 朝疏散指示标志所示方向d 室外水落管 电线杆等e 屋顶天窗f 阳台g 安全绳 自制简易绳索h 避难层 间 i 跳楼 迫不得已 火场逃生十五诀 第一诀 逃生预演 临危不乱 第二诀 熟悉环境 暗记出口 第三诀 通道出口 畅通无阻 第四诀 保持镇静 明辨方向 迅速撤离 第五诀 不入险地 不贪财物 第六诀 简易防护 蒙鼻匍匐 第七诀 棉被护身法第八诀 善用通道 莫入电梯 第九诀 缓降逃生 滑绳自救 第十决 转移法 第十一决 逆风疏散法 第十二诀 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 第十三诀 缓晃轻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