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必修五教师卷.doc_第1页
5必修五教师卷.doc_第2页
5必修五教师卷.doc_第3页
5必修五教师卷.doc_第4页
5必修五教师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五字词练习答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赍发( j )迤逦(yl)深恶痛绝(w)玷辱(din)恁地(nn)酒馔(zhun)尴尬(n)模样(m) 髭须(z) 提防(d) 不省人事(xn) 连累(li) 手腕(wn)看管( kn ) 彤云(tn) 朔风(shu) 仓廒(o) 庇佑(b)掇开(du) 央浼(mi)搠倒(shu) 剜肉医疮(wn ) 契诃夫(h) 憎恶(znw) 降服(xin)辖制(xi) 怂恿(snyn) 搓(cu)手 讥诮(qio) 怔住(zhn) 擂鼓(li) 戍守(sh)傩戏(nu)诨名(hn)踹水(chui)悖时(bi)埋怨(mn)喧阗(xuntin)鼓槌(chu)拮据(jij)怏怏(yng)糍粑(cb)自给(j)熟稔(rn)轻飏(yn)熹微(x) 流憩(q)矫首(jio)白云出岫(xi)田畴(chu)沟壑(h)星宿(xi)瓯越(u)懿范(y)潦水(lo)鹤汀凫渚(tnzh)绣闼(t)纡回(y)闾阎(lyn)彭蠡(l)逸兴遄飞(chun)睇眄(dmin)萍水相逢(pn) 涸辙(h)簪笏(znh)叨陪鲤对(to)捧袂(mi)迁徙(x)俳谐(pi)呼天抢地(qin)舂粮(chn)朝菌(zho)泠然(ln)挑衅(xn)鲜为人知(xin)门衰祚薄(zu)期功强近(j)茕茕孑立(qinji) 太子洗马(xin)猥琐(wi)不矜名节(jn)拔擢(zhu)优渥(w)咬文嚼字(jio)锱铢必较(zzh)岑寂(cn)月晕(yn)蕴藉(ji)慰藉(ji) 尺牍(d)下乘(chn)洗练(x)不落于言筌(qun)迢远(tio)一蹴而就(c)数见不鲜(shuxin)譬(p)如 轻鸢剪掠(yun)大厦(sh)屋脊(j)真菌(jn)窠臼(kji)纤维(xin)胚胎(pi) 迄今(q)证券(qun)毗邻(p)模棱两可(mln)坍缩(tn)混沌(hndn) 雌雄(c) 提供(gng) 参与(y) 贮藏(zh) 储藏(ch)粗糙( co)龟裂(jn ) 震颤(chn) 伺候(c) 伺机(s) 脖颈(gng) 妊娠(rnshn)镌刻(jun)铁砧(zhn) 栈桥(zhn)卓有成效(zhu)渲染(xun) 氛围(fn)荫庇(ynb) 湖泊(p) 停泊 (b) 蓓蕾(bili) 殚精竭虑(dn)苦心孤诣(y) 匪夷所思(fi) 二、根据拼音填写字词差b(拨) 虞hu(候 ) 菜yo(肴) 盘chn(缠) 碎qin(琼)乱玉 dn(顶)礼m(膜)拜 jifn(接风)洗尘 bin(辩)护 bin( 辨)别 祈do(祷) i(唉)声叹气 没精打ci(采)孤p(僻) c(促)狭 jn(筋)疲力尽 兴高ci(采)烈 滑j(稽) qi(泅)水 su(唢)呐 幼zh(稚) 慷ki(慨) chuchn(惆怅) 盘hun(桓) yotio(窈窕) qq(崎岖) junjun(涓涓)细流 耘z(耔) 物华tinbo(天宝) 人杰dln(地灵) 俊采星ch(驰) shnyu(胜友)如云 千里fnyn(逢迎) 高朋满zu(座) 躬逢胜jin(饯)钟鸣dn(鼎)食 落霞孤w(鹜)趋之若w(鹜)好高w(骛)远y(渔)舟唱晚 yn(盈)虚有数 命途多chun(舛) 宁移bi(白)首之心 不zhu(坠)青云之志 东y(隅)已sh(逝) 桑y(榆)非晚 sh(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ji(介)书生 无路请yn(缨) 盛yn(筵)难再 潘江l(陆)海 食不u(果)腹fyo(扶摇)直上 oxin(翱翔) 蓬ho(蒿)kn(鲲)鹏展翅 lndn(零丁)孤苦 形影相dio(吊) 急于xnhu(星火) d(笃)信 希j(冀) 日b(薄)西山 气息ynyn(奄奄) hun(皇)天hu(后)土 生当yn(陨)首 死当ji(结)草 yn(殒)身 b(裨)益 援l(例)zhnzhu(斟酌) l(鲁)莽(卤莽) 剥zhu(啄) 流b(弊)q (乞)灵 z(梓) 杀qn(青) sh(疏)朗 x(窸)窣 pio(飘)零 pio(漂)泊(飘泊) min(绵)密 纯cu(粹) 篇f(幅) 臭名zho(昭)著 pnzhn(膨胀)f(辐)射 逃y(逸) y(倚)重英雄bi(辈)出 深n(谙) 笔耕不chu(辍) wn(文)身 缺hn(憾) 震hn(撼)三、根据解释填成语 1. 剜肉医疮: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2. 战战兢兢: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3.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4.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 5. 穷且益坚: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6. 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7. 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8.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9.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10.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11.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12. 数见不鲜:屡见不鲜。13.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14.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15. 陈词滥调:陈旧而不切合实际的话。16.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也说荡气回肠。17.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趋向或问题的实质。18.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19.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20.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21. 匪夷所思:指事情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22.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23.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24.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25.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26.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27.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28.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29. 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30. 不厌其烦:不嫌烦琐。必修五名著导读、文学常识及梳理探究(答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编撰者为罗贯中。、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倾向的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曹操有奸诈的一面,但又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因为他还有谋取霸业、统一全国的雄才大略,所以作者借人物之口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出自曹操之口。、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他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因此,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也深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却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重要情节: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开始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伟大事业。张飞怒鞭督邮、关羽温酒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精彩的片断,展示了刘、关、张不同的英雄风采,特别是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突出表现了他义薄云天、勇武神威的性格特点。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决策,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坡两个精彩片断,给人以刘备集团虽败犹荣的印象。诸葛亮舌战群儒,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蒋干中计、草船借箭、曹操赋诗、借东风等,高潮迭起,构成了全书最为紧张的智慧较量,大大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位。曹操用司马懿之计,挑起孙吴与刘蜀的矛盾。关羽被杀,致使联盟破裂。而曹操病死,曹丕篡权,刘备随之称帝。不久,张飞又遇害,刘备执意伐吴,遭遇惨败,白帝城托孤后病逝。诸葛亮忠心耿耿,继续为刘蜀南攻北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以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进一步充实了他的智慧形象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人格。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继续北伐。但因刘禅昏庸,被迫班师,前功尽弃。堂吉诃德、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他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2、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这主仆二人四处冒险,演出了大战风车、大战羊群等匪夷所思的闹剧。3、为了挽救堂吉诃德,大学生加尔拉斯里将计就计,装扮“白月骑士”与他决斗。堂吉诃德败北后不得不服从命令,从此停止游侠活动。他回家后一病不起,临终回光返照,承认自己不是骑士堂吉诃德,而是善人吉哈诺。4塞万提斯指出,借用骑士小说这种体裁,可以达到讽刺骑士文化和社会现实的目的。5、尽管堂吉诃德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可笑的,但他同情弱者、嫉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品格却是十分崇高伟大的。6、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目的和方法、主观和客观、愿望和效果的矛盾对立。正因为喜剧和悲剧、滑稽和崇高、可笑和可爱存在于同一人物身上,它所引发的笑成为一种“含泪的笑”。文学常识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本文展示了林冲从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变化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2.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小说反映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别里科夫封闭、保守、胆小、多疑、害怕变革的的特点。3.边城的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4.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东晋诗人田园诗鼻祖陶渊明的抒情辞赋。 5.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是“初唐四杰”之一。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又称骈俪文。6.逍遥游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7. 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晋初散文家 。“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8.咬文嚼字的作者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9.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作者是林庚。10.谈中国诗的作者钱钟书,著名学者、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围城。11.中国建筑的特征的作者梁思成,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12作为生物的社会的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13.宇宙的未来的作者是史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著有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梳理探究文言实词一、一词多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应结合上下文以至全文的内容。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亡:丢失)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亡:灭亡)二、古今异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义:妻子儿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三、通假字甚矣!汝之不惠。 ( 通“慧”,聪明 )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而此独以钟名 ( 命名 )2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所谓使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 自相争斗 ) 3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所谓意动,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邑人奇之(认为 很奇特) 文言虚词重点掌握以下18个文言虚词:(具体用法见拓展课资料)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句式1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从形式上看,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最大的区别就是一般不用“是”作判断词。主语后面用“者”字(有时也可不用)表示停顿,再说出谓语,最后用“也”字收尾。子瑜者,亮兄瑾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2被动句常常借助“于”“见”“为”“被”表示被动。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有时被动的意思是从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关系上看出来的,并无结构上的标志。予羁縻不得还。(译:我被拘禁不能回来。)3省略句有省主语的,有省谓语的,有省动词或介词宾语的,还有省介词的。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因”前省略主语“相如”。)4倒装句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前置的宾语是:余)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前置的宾语是:何)c通过“之”“是”将宾语提前。 何厌之有? (前置的宾语是:何厌)惟兄嫂是依 (前置的宾语是:兄嫂)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臣是以无请也。 (前置的宾语是:是)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后置的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主语是:汝之不惠)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是:于蓝)古代文化常识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2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为“分野”。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3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4“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指黄河以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指崤山以东。)5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6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7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8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9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10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名和字是有关联的。例如诸葛亮字孔明,白居易字乐天。 11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渊名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等。12帝王将相死后还有谥号。13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鸿门宴中有记述。14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如果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如滕王阁序中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15我国古代常以“阴”“阳”构成地名,这种命名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地理命名中的一个很普遍的规律,即以“山”或“水”为坐标来标识地名。在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就取名“阳”;在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就取名为“阴”。用这种命名法保留下来的地名很多沿用至今。如“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衡阳”在衡山的南面,“江阴”在长江的南面,“淮阴”在淮河的南面等(命名之初至少如此)。16古代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反映了我们民族崇尚礼仪的精神。但是,避讳不能走向极端,走向极端就适得其反,变得可笑或者可恶了,如同钱良臣之子闹出的笑话一样。在现代社会,对父母名字的避讳也还是我们遵循的一条道德习惯,但也不能走极端,比如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该称名的时候就要称名。必修五文言字词练习(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问征夫以前路(行人) 恨晨光之熹微(遗憾/天色微明) 眄庭柯以怡颜(树枝) 审容膝之易安(知道)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 云无心以出岫(无意/山峰) 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善万物之得时(喜好,羡慕) 聊乘化以归尽(顺随自然)龙光射牛斗之墟(域,所在之处)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 俊采星驰(指人才)台隍枕夷下之交(倚,据) 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友人) 千里逢迎(迎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县令/过) 躬逢胜饯(宴会) 披绣闼(开)川泽纡其骇瞩(纡回曲折) 闾阎扑地(里门,这里代指房屋/满)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 彩彻区明(指日光指天空) 声断衡阳之浦(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 纤歌凝而白云遏(阻止)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四美具,二难并(难得) 识盈虚之有数(知道) 谁悲失路之人(比喻不得志) 时运不齐(有蹉跎、有坎坷)命途多舛(不顺) 北海虽赊(远)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预兆/通达事理的人) 阮籍猖狂 (狂放,不拘礼法)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一介书生(一个) 等终军之弱冠(同于/指20岁)舍簪笏于百龄(一生)叨陪鲤对(惭愧地承受,表示自谦) 今兹捧袂(衣袖) 盛宴难再(第二次)恭疏短引(撰写序)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铺陈)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鼓起翅膀悬挂)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 而后乃今培风(凭) 而莫之夭阏者(阻塞)我决起而飞(快速的样子) 抢榆枋而止(触,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适莽苍者(往) 三餐而反(返回) 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朝菌不知晦朔(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众人匹之(比)知效一官(胜任)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勉) 而御六气之辩(驾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弃我而死去 ) 终鲜兄弟 (本指少,此为“无”之意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而刘夙婴疾病(绕)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及、至)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举荐)臣以供养无主(主持、做)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 / 授官)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谦词,犹“鄙”/任,充当) 臣具以表闻(详尽)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姑且申诉) 则以刘病日笃(病重)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优厚)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迫近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交互)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察 )听臣微志(准许)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代称州的长官/长) 11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词类活用)1.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词作状语。) 2.俊采星驰(像星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3.雄州雾列(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 4.或棹孤舟(用桨划,名词用作动词。)5.而后乃今将图南( 向南飞,名词用作动词。) 6.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使动用法。) 7.屈贾谊于长沙(使受委屈,使动用法。) 8.窜梁鸿于海曲(使逃,使动用法。) 9.具以表闻(使闻,使动用法。)10.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以为带,意动用法。)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 (景,同“影”,日光。)3.俨骖騑于上路( 俨,同“严”,整齐的样子。)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销,通“消”,消散。)5.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海。)6.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7.汤之问棘也是已 (已,通“矣”。)8.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9.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而,通“耐”,能。)10.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1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1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蓐,通“褥”,垫子。)1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古今异义词)1.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3.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5.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既自以心为形役 (被动句) 2.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 3.将有事于西畴 (状语后置) 4.寓形宇内复几时 (省略句,省略“于”)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 6.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 ) 7.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8.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9.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省“于”) 10.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11.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12.此小大之辩也 (判断句)13.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 14.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1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五、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文言虚词)之悟已往之不谏 ( 助词,取独) 恨晨光之熹微 (助词,取独)感吾生之行休 ( 助词,取独)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动词,到,往 )宾主尽东南之美(助词,的) 识盈虚之有数(助词,取独)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取独)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取独)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取独)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以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把)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因为)而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 )泉涓涓而始流 (连词,表修饰) 控蛮荆而引瓯越(连词,表并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我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于 访风景于崇阿 (介词,在 ) 极娱游于暇日(介词,在 )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彼于致福者 (介词,对于) 急于星火 (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然 腹犹果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 彼其于世(“彼其”两个代词桑用,他)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用在句首) 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穷且益坚 (连词,表转折,反而)则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表承接,那么) 时则不至(副词,或)也南冥者,天池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风之积也不厚(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为 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被)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动词,叫做)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呢) 以八百岁为春(动词,当做)六、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一词多义)引 矜引壶觞以自酌 (端起)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怜惜)控蛮荆而引瓯越 (连接)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自夸)尽 期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 帝乡不可期 (期望)潦水尽而寒潭清 (干) 外无期功强近之人(j,穿一周年孝服的人)胜 是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盛大) 觉今是而昨非 (正确)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经得住)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胜地不常 (名胜、美好)必修五重点篇目阅读练习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710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6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职:任职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从7.D/听:准许,成全。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C.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C/所:均作结构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事物”。A以:上句,介词,凭;下句,连词,因为。B且:上句,连词,而且;下句,副词,将。D为:上句,动词,表判断,是;下句,助词,表示反诘语气,呢。9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文中先提出古代君王的政治纲领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就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更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B. 第一段李密写到了曾“少仕伪朝”的重大问题,以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也无不事二主之心,希望借此消除晋武帝的疑虑,获得他的同情。C. 作者着重陈述了刘氏病重至“朝不虑夕”的情形,以及与之血肉相连须臾难分的亲情,果决地摆明了自己的意愿,可谓有理有据,情真语切,而水到渠成。 D. 为了不让朝廷利用臣子的职分是应该“尽节于陛下”,再向自己施加高压手段,作者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先尽孝道,后报皇恩,使“报养刘氏”能够实现。9.A/“以孝治天下”就是晋武帝的治国纲领,故“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有违文意。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译文:_ _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3分)译文:_ 10.祖母孙子两人,相依为命,因为这拳拳亲情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更相、区区、废远,各1分) 我的辛酸悲苦,不仅仅是蜀中百姓以及两位州中长官所见到的明知的。(辛苦、非独、牧伯,各1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共9分)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节选自陶渊明集)14. 请就诗中描写的某一景物谈它的象征意义。(4分)答: 14.“松菊犹存”既是庭院景物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犹存”暗示诗人高洁的品格仍在。“白云出岫”“倦鸟知还”象征诗人厌倦官场,而急于归园田。“抚孤松”也是在言志,寄托孤傲坚贞的情怀。(具体分析一例,即可。举例1分,分析3分)15. 简析诗人从哪些方面写了归田的生活乐趣?(5分)答: 15.抵家之乐。初见家门,稚子迎候,其乐融融。居室之乐。入室居处,诗酒自娱,松菊寄傲。涉园之乐。出入庭院,遐观云鸟,良多趣味。出行之乐。亲友相悦,琴书消忧,或从农事,或游山水,行乐及时。(分析3点得3分,分析4点得满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 庄子逍遥游)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云气,负青天 绝:穿越B此亦飞之至也 至:到达C故夫知效一官 效:胜任D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9.B/至,名词,极点,最高限度。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此小大之辩也 B.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审容膝之易安 门虽设而常关 C.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10.B/而:均作连词,表转折,却。A之:均作结构助词,上句,的;下句,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均作介词,上句,表对待,对于;下句,表比较,比。D上句,连词,表目的,来;下句,介词,表时间,在。11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宋荣子嗤笑那才智、品行、道德、能力俱佳的人,这是不对的。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D逍遥游是摆脱现实生活中各桎梏之后的精神上达到的绝对自由。11.D/A在庄子看来,宋荣子的笑也有可笑之处,故无所谓对错;B宋荣子没有成功之后的懈怠;C列子并没有“树立至德”。12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3分)译文: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译文: 12. 然后计划向南飞,将飞到南海去。(图、适、南冥)全世上的人都责难他,他却并不因此更加沮丧。(举、非、沮)(四)阅读下面的文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