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土木工程测量试题_第1页
期末土木工程测量试题_第2页
期末土木工程测量试题_第3页
期末土木工程测量试题_第4页
期末土木工程测量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木工程 测量试题一、填空题1、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2、15观测值与其真值的差称为观测值的_ 。3、我国的高程系统是以( )为高程基准面。4、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主要有( )和( )两种方法。5、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 )轴和( )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6、水准测量中为了校核每站的高差通常采用( )和( ) 法进行。 7、地形图中为了清晰表示山头或盆地通常加入( )线来表示。8、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该地区的( )。9、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 )、整平的目的是( )。10、在各种工程的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_ 或_ 。二 解释概念与问答1、 绝对高程 2、 直线定向3、 竖直角4、 如何用一般方法测设已知数值(如30度)的水平角。5、何谓地形图及地形图比例尺?6、测量工作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三、判断正误1、 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2平面控制测量只有导线一种形式。 ()3 附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零。 ( )4 距离测量时,测区位于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5 放样的基本内容可分为平面位置放样和高程放样。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6 对同一角度进行多测回观测,需要变换水平度盘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刻划不均匀误差。7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并检验导线测量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8 10地形图上1.0长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四、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2330和954800;盘右位置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4818和186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5),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测站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五、完成下表图根水准的内业计算(12分)点号距离(KM)测的高差 (米) 改正数(毫米)改正后高差(米)高 程(米)BMA1.84.673-24.38312.3-3.23423.45.336320-6.722BMA+0.053辅助计算fh=+0.053mfh容=123.28mm六、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一段距离进行了5次观测,成果见下表,试对其精度评定。(8分)次数观测值(米) V mm VV精度评定13987652398779339876843987765398775 七、计算支导线C、D两点坐标。(12分)已知XA=1532.40m,YA=2320.78m,XB=2588.230m,YB=1530.820m.其它观测数据见图上,观测角为左角。八、从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坐标和高程如下: =1237.52m ,=976.03m ,HA=163.574m =1176.02m,=1017.35m,HB=159.634m;试求:AB水平距离;AB边的坐标方位角。(3)AB的坡度。九、已知A点高程为10375m,今拟放样设计高程为11.000m的B点,安置仪器于A、B之间,读得A点水准尺的后视读数为1.545,问在B点木桩上的水准尺前视读数应为多少。请简述放样方法。十、已知控制点A、B及待定点P的坐标如下:点名X(m)Y(m)方向方位角()平距(m)A3189.1262102.567B3185.1652126.704AB99 19 1024.460P3200.5062124.304AP62 21 5924.536(1)试在表格中计算AB的方位角,AP的方位角,AP的水平距离。(2)从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计算测设数据并叙述测设步骤。 测量学试题3一、 填空题(18分)1、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 由整体到局部 )、在精度上( 由高级到低级 )在顺序上( 先控制后细部 )2、我国的国家统一平面坐标系采用的是( 85年 )坐标系。3、我国的高程系统是以( 黄海平均海水准面 )为高程基准面。4、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主要有( 测回法 )和( 方向观测法 )两种方法。5、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 视准 )轴和( 水准管 ) 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6、水准测量中为了校核每站的高差通常采用( 两次仪器高法 )和( 双面尺 ) 法进行。 7、地形图中为了清晰表示山头或盆地通常加入( 示坡 )线来表示。8、地形图的分幅主要有( 梯形分幅 )和( 正方形分幅 )两种。9、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3PPm表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为( 5 )mm。11、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该地区的( 坡度陡、缓、均匀 )。12、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 使仪器中心(竖转)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 使仪器的竖轴垂直、水平盘处于水平位置 )。二、 解释概念(6分)5、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面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又称海拔高。6、 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直线定向。7、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三、 判断正误(8分)2、 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3、 权只有在不等精度观测中才有其意义。 ()4、 平面控制测量只有导线一种形式。 ()5、 6度带和3度带其中央子午线是完全重合的。 ()四、 某测量小组利用全站仪测量A、B两点高差,测得竖直角为-230 42,A高程为283.50m,仪器高为1.5m,AB间斜距为246.342米,棱镜高为1.74米,求AB间水平距离及B点高程。(不考虑球气差影响)(6分)解: 平距斜距cos=246.342cos(-23042)=246.105m 高差斜距sin-i+V=246.342sin(-23042)-1.5+1.74=-10.555m B点高程HA+hAB=283.50+(-10.555)=272.945m答:AB间水平距离为246.105米,B点高程为272.945米。五、完成下表图根水准的内业计算(12分)点号距离(KM)测的高差 (米) 改正数(毫米)改正后高差(米)高 程(米)BMA1.84.673-104.66324.383129.0462.3-3.234-13-3.247225.7993.45.336-195.317331.11620-6.722-11-6.733BMA24.3839.5+0.053-53辅助计算fh=+0.053mfh容=123.28mm六、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一段距离进行了5次观测,成果见下表,试对其精度评定。(8分)次数观测值(米) V mm VV精度评定1398765+7.657.76算术平均值X=398.7726观测值中误差=5.857算术平均值中误差=2.619相对中误差K=2398779-6.440.963398768+4.621.164398776-3.411.565398775-2.45.76 七、计算支导线C、D两点坐标。(12分)已知XA=1532.40m,YA=2320.78m,XB=2588.230m,YB=1530.820m.其它观测数据见图上,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