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乞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是教学难点。一、民间故事导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幻灯片播放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师边放边讲,因古诗涉及到此故事,感觉可能会长,但我想对理解诗文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乞巧(师生共同书写课题)。二、识字解题、指导书写。1“乞”字和哪个字特别像?(板书“气”)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观察“乞”字和气字的不同.2 普通话有一个音变规律,当两上连读时,前一个音读二声。“所以乞在这里读二声3 理解“乞巧”的意思?(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乞丐,这样对理解乞巧会有帮助)4.对作者林杰有多少了解?师介绍:林杰,唐代诗人,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还精通书法棋艺,可惜他英年早逝,17岁就离开人世。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下面,我们就一起领略大诗人林杰的文采。三、读音正确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大声读一读,要求: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2指出乞巧这首诗中的两个同音字。 “宵”“霄”。(学习这两个字,区分“宵”是宝盖头,今宵.元宵“霄”是雨字头,碧霄 云霄) 3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四、读出韵味1注意古诗的节奏。2范读,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五、理解诗文1出示“七夕今宵看碧霄”宵:晚上. 霄:天空. 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根据字义理解句意:今夜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来到户外观看碧蓝的天空。2.出示“牵牛织女渡河桥”理解“渡”七月初七的夜晚,遥望浩瀚无际的青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穿插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句意:那长长的银河间两颗特别耀眼的星星,分明是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3.当你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都在看青天的时候,他们在看什么?在想什么?又想做什么?带领学生一起看看课后的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穿插一个游戏,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何为得巧,何为输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乞巧的不容易,更让他们知道我们还需要乞求知识,而乞求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一定是充满荆棘的)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从诗句中我们能清楚的感觉到乞巧的人很多,乞巧也不容易,理解词句就不困难了:家家户户都仰望着秋夜的月亮,那么虔诚地向织女求取智慧和巧手。4.出示“穿尽红丝几万条”(与前句结合,学生了解这句诗意应该很容易了:不惜在针眼里穿了一条又一条的红丝线,还是不厌其烦)六.悟诗情学生反复读,诗意结合,明白全诗展示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七适度拓展、课后积累。出示民间乞巧歌(示)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明白人们不止是乞求手巧,还有别的)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传说感动了许多人,七夕也成了一个美丽又凄婉的节日,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留下了许多诗篇,课下去收集。读一读,背一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