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ppt课件.ppt_第1页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ppt课件.ppt_第2页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ppt课件.ppt_第3页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ppt课件.ppt_第4页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2 3 4 一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5 6 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7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方面 也称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8 9 1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 也称自然环境 是指与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等等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前提 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0 地理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取得的 但是如果只有劳动而没有劳动对象 没有地理环境 也不能创造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1 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 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影响作用 一般说来 在其它条件大体相同而地理环境不同的情况下 地理环境优越的国家和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就快一些 反之就慢一些 中国东 中 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12 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 如果各种生态要素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生态要素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协调发展 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反之 如果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 则会造成严重的恶果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的生态环境平衡系统维持如何 也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鲁迅说 北人的优点是厚重 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但厚重之弊在愚 机灵之弊在狡 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 南方人性冷而遁世 北方人性热而入世 南方人善幻想 北方人重实行 14 地理环境尽管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但是不起决定作用 如果片面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 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一切 就会犯 地理环境决定论 的错误 地理环境决定论 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15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 感情 道德 风俗 法律等会产生巨大影响 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 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 孟德斯鸠 1689 1755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法学家 16 2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人口状况 数量 素质 结构等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首先 只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才能进行社会生产 其次 人口的数量 密度 增长速度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的发展 再次 人口的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7 马寅初的 新人口论 在50年代初 马寅初注意并开始研究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实际问题 在著名的 新人口论 中 他对此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他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 提高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增加工业原料等方面 论述了控制人口的必要性 迫切性 马寅初 1882 1982 浙江绍兴人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爱国民主人士 18 人口因素尽管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但是 不起决定作用 如果片面夸大人口因素的作用 认为人口决定社会状况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就会犯 人口决定论 的错误 人口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19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基本观点 人口的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当生活资料增加的时候 人口总是增加 较强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 因而实际人口同生活资料保持平衡 结论 1 贫穷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 而不是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 2 只有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口过快的增长 3 工人的工资随人口增减而变动 4 济贫法会促使人口增长 5 可通过发动战争 传播细菌等手段把过剩的人口从地球上消灭掉 20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 性质和面貌 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它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1 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方面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2 按照同经济基础关系的不同 可以区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 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非社会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或者说社会意识形态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 艺术 宗教 哲学和大部分的社会科学 例如 经济学 政治学 法学 社会学等等 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主要是指自然科学 也包括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例如 语言学 修辞学 逻辑学等等 23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 政治生活 国家 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 观点的总和 法律思想 是人们关于法 法的关系 法律制度 规范和设施的思想 观点的总和 社会意识形态 24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 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意识形态 25 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 通过塑造生动 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价的一种意识形态 26 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观念 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 27 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 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28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决定 反作用 29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也响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0 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 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 贾府上的焦大 也绝不会爱上林妹妹 鲁迅 二心集 31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性质有两种基本情况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甚至暂时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 造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严重曲折 32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其蕴涵的两个 划分 两个 归结 的思想 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论意义 33 34 35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6 37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 38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 它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9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 劳动技能和知识 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 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40 在现代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 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是第一生产力 41 42 定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政治关系 家庭关系 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 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43 其中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 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44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 所有形式 相互关系 分配关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平等关系 全人身依附关系 半人身依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平等互助关系 平均分配 全部占有 贡赋 地租 利润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45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 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奴隶主所有 地主所有 资本家所有 集体和全民所有 原始公社制 奴隶主占有制 封建主占有制 资本家占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私有制社会 公有制社会 46 决定 反作用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47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 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居支配地位 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8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49 B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的变革 50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51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52 53 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54 55 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君权神授 论 56 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社会契约 论 57 国家产生的阶级根源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58 国家作为社会的政治组织和权力机关 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 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上层建筑 59 对内职能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社会职能 对外职能 组织国防 防御侵略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调整国家间关系 保护本国利益 60 国体和政体 国体 奴隶主阶级专政 地主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 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61 政体 君主制 共和制 君主专制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 议会制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 实现自己的统治 典型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君主立宪制代表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德国国家政体为议会制共和制 美国国家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 日本明仁天皇及皇后美智子 62 一般来说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服从于国体 政体为国体服务 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在当代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6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二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64 首先 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根源性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关系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思想关系 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 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其次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再次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并规定其变革的方向 第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65 一方面 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 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排除异己 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 被统治阶级也会运用自己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观点反抗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思想统治 试图瓦解和破坏现存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历史地位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反之 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二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66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矛盾运动的复杂性 67 2 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 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 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 新旧上层建筑之间 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等 68 3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 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 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 全局性的矛盾 69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一定要适合 表明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 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70 社会形态的内涵 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 三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四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四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71 社会形态 72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73 跨越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74 跃迁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75 1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