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 能量变化 自我检测1、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其反应放热的是A.由无水醋酸钠制CH4 B.由乙醇制C2H4C.由电石制C2H2 D.由氯酸钾制O2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3、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2878 kJ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2869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4、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热量5、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幕布的质量增加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 B C D6、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均为正值):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w.w.w.k.s.5.u.c.o.m A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热量 D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HBr(1)具有的能量7、“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固体氢氧化钠8、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数值Q2Q1的是A2H2(g)+O2(g) 2H2O(l)+Q1 2H2(g)+O2(g)2H2O(g)+Q2 BH2(g)+C12(g)2HCl(g)+Q1 H2(g)+ Cl2(g)HCl(g)+Q2C2H2S(g)+O2(g)2S(s)+2H2O(1)+Q1 2H2S(g)+3O2(g)2SO2(g)+2H2O(1)+O2DS(g)+ O2(g)SO2(g)+Q1 S(s)+ O2(g)SO2(g)+Q2 高考常考点、学生易错点1、上海高考的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近几年的高考题主要考查有常见的吸(放)热过程、根据反应热的大小判断反应物的能量及其稳定性、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理解其意义。2、教师在复习归纳此专题时应在“能量变化是守恒” 的前提下抓住三个基本观点:不同状态的同一物质能量不同,其中气态时能量最高,次之液态,最低固态; 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与系数成比例。3、相关知识梳理(1)、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的溶解通常有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溶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向外扩散成离子的过程,这是个_(填“物理”或“化学”)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向外界_热量,另一个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结合成_或_的过程,这是个_ (填“物理”或“化学”)过程、这一过程_热量。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_的相对大小,NH4Cl、NH4NO3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_,是因为_大于_,NaOH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_,NaCl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_(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_的化学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 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 _的化学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 生成物的总能量。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能量。可见,_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反应物中化学键总键能大于生成物化学键总键能时,化学反应为 反应,反之。常见的吸热、放热过程常见的放热反应:_、_、_、_等;常见的吸热反应:_、_、_、_等;(3)、燃料的充分燃烧化石燃料: 、 、 等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能源。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 ,二是 _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一是 ,二是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例题分析【例1】下列变化过程中,体系温度下降的是( ) A硫酸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铝热反应 C液溴和苯在铁粉存在下制溴苯D硝酸铵溶于水 【注】此题考察了常见的吸(放)热反应【例2】从右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 的是 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能量 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 【注】读图分析,并根据反应热的大小判断反应物的能量及其稳定性【例3】(1)、已知2H2(g)+O2(g)2H2O(g)+4836kJ。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条件下,2mol 氢气与 1 mol 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 水蒸气的总能量 BH2(g)+1/2 O2(g)H2O(1)+Q1;Q1 2418kJ CH2(g)+ 1/2O2(g)H2O(1)+Q2;Q2 2418kJ D任何条件下,2L水蒸气分解成2L氢气与1L氧气需吸收4836kJ热量(2)、已知: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 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183 kJ热量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 kJ热量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 kJ热量【注】该部分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与计算 知识反馈基础题1、以下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金属腐蚀 B酸碱中和 C盐类水解 D氮气和氢气合成氨2、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中,下列变化曲线(其中a代表扩散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b代表水合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中符合实际的是 温度时间温度时间温度时间温度时间aaaabbbbA B C D3、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B任何中和反应都是放热过程C饱和食盐水电解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将NH4Cl(s) 投入水中,溶液温度降低4、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气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2E1 = E2 B2E1 E2 C2E1 E25、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数值最小的是(均为吸热反应) A2A(l)+B(l)2C(g) - Q1KJmol-1 B2A(g)十B(g)2C(g) - Q2KJmol-1 C2A(g)十B(g)2C(1) - Q3KJmol-1 D2A(l)十B(1)2C(1) - Q4KJmol-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C由C(石墨)C(金刚石)1.19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加热可以促进盐类的水解发生,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7、A、B、C、D都是主族元素,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若A、B和C、D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C2A BC2B CD2A DD2B8、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Sn(s、白) + 2HCl(aq)= SnCl2(aq)+ H2(g)+ Q1KJmol-1 Sn(s、灰) + 2HCl(aq)= SnCl2(aq)+ H2(g) + Q2KJmol-1 13.2 13.2 Sn(s、灰) Sn(s、白)- 2.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 Q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CH30H(g)+H20(g)CO2(g)+3H2(g)-490 kJCH30H(g)十1/2O2(g)CO2(g)+2H2(g)+1929 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H30H完全燃烧放热1929 kJ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推知反应:CH30H(1)+1/2O2(g)CO2(g)+2H2(g)+Q(Q1929 kJ)10、已知C(s,石墨) C(s,金刚石)- 1.9KJ,且知金 刚石密度更大,则 C(s,石墨)与C(s,金刚石)的比较,正确的是A.等质量时,后者能量更高更稳定 B.等质量时,前者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放热更多 C.高温高压有利于前者转化为后者 D.前者熔化只需破坏范德华力,后者则需破坏共价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金刚石,)+Q(Q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能量低的状态更稳定,则自然界的物质都以能量最低的形态存在12、一个化学反应一般都有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的能量变化的曲线如图(a是没有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历程,b是使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使用催化剂可降低生产能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92kJ相同状况下,lmol氮气和3mol氢气总能量高于2mol氨气的总能量相同状况下,lmol氮气和3mol氢气总键能低于2mol氨气的总键能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提高题1、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由:H+OHH2O+57.3KJ,可知:含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热量大于57.5KJB从C(石墨)C(金刚石)119KJ,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D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2H2O(1)+285.8KJ2、已知: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要放出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Cl2(g) 2HCl(g)+183kJ 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183kJ的热量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kJ的热量 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kJ的热量3、在一定条件下,已知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需吸收akJ能量,同一条件下有以下说法:一个H2失去2个电子需吸收2akJ能量 一个H+得到一个电子需吸收akJ的能量 一个H+得到一个电子会放出akJ的能量 H + H H2, 会放出2akJ的能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的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分子中NN键角为10928CN4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D1molN4转变成N2将释放882kJ热量5、常温常压下,稀水溶液中 H+(aq)+OH-(aq)H2O(l)+57.3 kJ,相同条件的下列反应,热量变化正确的是 A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l mol KOH的稀溶液混合时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B将含1mol 醋酸的稀溶液与含l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C将含1mol 盐酸的稀溶液与含l mol NaOH固体混合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将含1 mol 硝酸的稀溶液与含0.5mol Ba(OH)2的稀溶液混合时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6、已知:H+(aq) + OH-(aq) H2O(l) + 57.3 kJ。对于下列反应: HCl(aq) + NH3H2O(aq) NH4Cl(aq) + H2O(l) + a kJHCl(aq) + NaOH(s) NaCl(aq) + H2O(l) + b kJHNO3(aq) + KOH(aq) KNO3(aq) + H2O(l) + c kJ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AabcBbcaCa=b=cD无法比较7、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 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 kJ/mol;异丁烷的燃烧热为:2869.6 kJ/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相同质量的正丁烷和丙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C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3H85O2 3CO24H2O+2221.5 kJ/mol8、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如下表:化合物燃烧热化合物燃烧热甲烷891.0正丁烷2878.0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丙烷2221.52甲基丁烷3531.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丙烷乙烷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1560.8KJ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 KJ/mol左右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9、某学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 十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试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储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A B C D10、对于气体反应,有:反应热(Q)=反应物内能总和生成物内能总和(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热(Q)=生成物键能总和反应物键能总和(参加反应的物质)根据以下键能数据(KJ/mol)HH:436,S=S:255,HS:339判断反应:2H2(g)+S2(g)2H2S(g)+Q Q=_。反应:2H2(g)+S2(g)2H2S(g)+224.5KJ,则1molS2(s)气化时将_(吸收或放出)_KJ的热量专题三 参考答案及说明 自我检测 (建议10分钟完成,力求学生的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陆联运货物运输合同(GF-91-0401)2025年修订版解读
- 2025年食品批发合同范本协议
- 物业服务合同(2025年修订全新模板)
- Oncoc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综合素质试题分类及答案
- 2025年卷烟营销中级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北京中招物理试题及答案
- 世界著名童话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衡水中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2025自考航空运动航空法规与安全简答题专练
- 妈妈课堂系列医生讲课文档
-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 2024年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四年级组测试题
- 新版人教版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
- 孕期三病筛查
- 墙体砌筑技术培训课件
- 水库巡查维护保洁人员配备及培训
- 酸枣树栽培方法
- 进行性球麻痹的护理查房
- 抖音汽车直播培训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