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昼夜长短情况.docx_第1页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昼夜长短情况.docx_第2页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昼夜长短情况.docx_第3页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昼夜长短情况.docx_第4页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昼夜长短情况.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昼夜长短情况【篇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教师版】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考点一:1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 情境导入 观察地球2分2至日光照图,比较不同纬度的昼夜状况,说出不同时间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诱导点拨 由上图表总结归纳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且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典例解剖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 3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气温高低c经度差异 ( d) b太阳高度 d昼夜长短解析:第3题,作息时间是根据白天时间长短来确定的。“十一”过后,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为了充分利用白天时间,作息时间相应的调整为第一节课时间延迟,放学时间提前。 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情境导入 观察地球2分2至日光照图,比较同一纬度的昼夜状况,说出不同时间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诱导点拨 由上图表总结归纳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p点的纬度是_。(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 。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半球白昼将变长(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 探究点一: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思路归纳见高考总复习第29页“方法点拨”栏目第1点(4)(北京时间)表。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b ) a b c d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意在考查考生根据昼夜长短判断纬度高低的能力。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时,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与12小时之差就越大;计算并比较三个地方的昼长与12小时之差可知,地纬度最高、地纬度最低。 探究点二: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方位 思路归纳见高考总复习第29页“方法点拨”栏目第2点 典例解剖 图甲为三地夏至日一天内直立杆的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杆的长度均为1米。读图,回答12题。 1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a c b d 2地的某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了别墅式海滨景观房,并宣传四季可观海上日出(假设天气晴朗),开盘后房屋销售一空。图乙为该小区住户分布示意图,入住后,出现住户把开发商告上法庭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夏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b冬季,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c全年,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d楼间距太小,根本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 a )【篇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设计5】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计算学案 课前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 1)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 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能判断太阳光照地球的示意图的季节 3)学会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动画、图表,分析和探究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规律及昼夜长短的计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空间观测、想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 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 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 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晨昏线把它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 昼 弧和 夜 弧,它们的长度比例代表该纬度上所有地方的 长和长的比例 按照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例我们可以确定不同纬线圈上白昼和黑夜的时间长短的分布规律。 一、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阅读下列昼夜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太阳光直射点的位置),完成探究一和表格内容 冬至到春分之间或秋分到冬至之间 春分到夏至之间或夏至到秋分之间夏至日冬至日 昼夜长短侧视图 春分日或秋分日 探究一:根据北半球不同时刻日照示意图,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1)当直射点在赤道(节气是 )时,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2)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间是 )时,此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分布规律 3)直射点在南半球(时间是 )时,此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分布规律 请根据有关信息,填写下列表格 请根据上述图示和表格信息总结出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在 半球,半球的昼长于夜,而 半求则昼短夜长 (2)直射在 ,全球昼夜平分 请判断: 当直射点向北移,晨昏圈以球心为中心作 时针方向转动,当直射点向南移,晨昏圈作时针方向转动(顺/逆),这使得同一纬线圈上的昼弧和夜弧长短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 由于 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 之间的回归运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有规律地变化。 探究二: 按照时间顺序,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结合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的回归运动,分析地球一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是 (节气名称或日期)。 当直射点向北移时,分析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分析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分析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间是 (节气名称或日期)。 当直射点向南移时,分析南半球和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分析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分析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请你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直射点向 移动,则 半球昼长夜短, 半球则昼短夜长(南/北)。 (2)一般来说,当直射点在时,北半球的昼达到全年最大值,夜达到最小值,而南半球则相反。 当直射点在时,南半球的昼达到全年最大值,夜达到最小值,而北半球相反。 三、昼夜长短计算 求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应首先找出该地所在的 线圈,然后根据其弧和弧的 长度比例推算出昼和夜的时间长度。 *读右面日照示意图,填写下列空格 (1)该图纬线圈的经度格共有是 格,每格的经度间隔是 度。 (2)图中d点昼长和夜长分别是 小时和小时。上题说明: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的格,算出昼长和夜长 如果只有经度而没有分格,那怎么办? 每跨度经度就相当于1小时的时间间隔,那么只要算出 昼弧和和夜弧所跨的 数,就可以算出昼长和夜长。 以上内容说明: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的数,算出昼长和夜长 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格或经度数,算出昼长和夜长 另外,有些图上只告诉你日出或日落时刻,那你怎样去计算昼夜长短呢? (3)日出与日落时刻法(一天24小时) 读右面日照示意图 如图中a地x点(地方时)日出,那么, a地昼长= (12x )*2。夜长=2x 如图中a地x点(地方时)日落,那么, a地昼长= (x-12 )*2夜长= (24-x)*2 假如此时图中a点5点(地方时)日出,则其日落的地方时是 点, 昼长和夜长分别是小时和小时 。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某地6点日出,则18点日落,昼长为12小时。每推迟t时间日出,就会提前t时间日落,昼长减小t。每提前t时间日出,就会推迟t时间日落,昼长增加 t。既然正午时刻是12点(地方时),赤道昼夜平分,那么,赤道日出时刻是,日落时刻是 。 五:课堂反馈练习 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 1、此时,图中f和e点的昼长分别是时和 时。 2、学校秋季开学是9月1日,放寒假大概是一月底,分析由秋季开学到放寒假这段时间里,广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3、当地球由a向b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白昼,极夜范围逐渐 (写出变化特点) 4、某地在图中的时间里昼长是6小时,那么 该地位于 半球(南/北),判断理由是。 (二)观察右图,一般来说,以赤道为对称轴 的甲乙两地,甲地的昼长=乙地的夜长。 请在与图中标出其夜长与d点的昼长相等的e点 六:布置课后复习和预习 第 5 页 共 8 页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教学设计 -番禺区南村中学陈桂忠 课前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 1)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 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能判断太阳光照地球的示意图的季节 3)学会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动画、图表,分析和探究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规律及昼夜长短的计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空间观测、想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 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 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 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方法: 分析法、探究法 五、教具: 电脑多媒体、地球仪 六、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地球运动的第三课时,是必修一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本课时是在第一、二课时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深入和运用。 学习过程要运用到初中经纬度知识。 七、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的经纬度知识较差,加上地球运动的内容又比较抽象,学生对地球运动导致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的理解就显 得更难!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昼与夜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晨昏线把它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 昼 弧和 夜 弧 (展示昼弧和夜弧示意图5个)。 它们的长度比例分别代表该纬度上的所有地方的 昼 长和 夜 长比例。 按照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例我们就可以分析不同的纬线圈上白昼和黑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所以新课的第一个内容我们首先探究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板书: 一、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请看下列图示。 冬至到春分之间或秋分到冬至之间 春分到夏至之间或夏至到秋分之间夏至日【篇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与立春,夏,秋,冬】 1 为什么,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比立春,夏,秋,冬重要 ?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分别是太阳直射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的时间。春夏秋冬是依照太阳直射地球的直射点的位置来分的 而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和最南端。也就是说太阳能直射到的地方只有南北回归线以内。而赤道正好把它分为两段,一段在北半球,一段在南半球。这样,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即夏至左右)北半球天气比较热,就是夏,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即冬至左右)南半球天气比较冷,就是冬。当太阳直射既没有太靠近北,又没有太接近南时(即春分或秋分左右)就是春或秋。 也就是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在全球全世界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而立春,夏,秋,冬 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中国立夏时,澳大利亚则立冬。但夏至这一天就是这一天,像1月1日这一天一样,全球人都过,不会改变。 2 春分,秋分,夏至,东至与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的区别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叫节气,分别是一天。具体的说这两分两至都有具体时刻,可以具体到这一天的某小时某分某秒钟。不过,人们一般都认为它们分别是一天。 春分日一般在3月21日 秋分日一般在6月22日 夏至日一般在9月23日 冬至日一般在12月23日 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叫季节,分别是三个月约91天。 春季一般是公历3、4、5月 秋季一般是公历6、7、8月 夏季一般是公历9、10、11月 冬季一般是公历12、1、2月 两分两至一般都在它们对应的季节的中间一点。 春分在春季,夏至在夏季,秋分在秋季,冬至在冬季。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东至(12.22)这些的节气。冬、大雪。称十二节气。二、二十四气的泛称。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大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