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古诗两首》.doc_第1页
【教学设计】《古诗两首》.doc_第2页
【教学设计】《古诗两首》.doc_第3页
【教学设计】《古诗两首》.doc_第4页
【教学设计】《古诗两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惠崇春江晚景和游园不值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江岸的景色,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靖江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绘画者高超的技艺深表钦佩的浓烈的思想感情游园不值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感受到了这一枝伸出墙的红杏安抚了作者扫兴失望的心情,一枝红杏也让作者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 学习诗配画,培养积累美文佳句的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1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2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3 在朗读中体会诗歌丰富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共鸣情感,借助想象进行诗配画。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赞美春天的图片、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2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听说你们能背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是真的吗?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出示图画,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一)观察图画。1展示课件:你们觉得这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2学生自由发言。(二)揭示课题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宋代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晓景。2齐读课题。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一)了解作者,读懂课题1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查阅的资料谈谈对苏轼、惠崇的了解?展示课件:简介苏轼。展示课件:简介惠崇。(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2检查自学情况:学生互动,教师点拨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借助多种方法落实生字教学任务,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如:晓、暖、满、短、欲等。(三)熟读诗文,读出节奏。1咱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都很出色,谁来读给大家听?2指名读。(学生评价)3.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展示课件:去掉拼音,再读课文。4相机评价:这几个同学读得都很流利。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声调把它表现出来。该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呢?谁来说说?展示课件:标好节奏,读。5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四、化诗为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课件) 第二课时四、品读诗文,体会美景(一) 寻找美景1.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哪些属于地面景?哪些属于江上景?哪些属于岸边景?3再读课文,思考:诗中除了写了以上画面上有的景物外,还写了什么?4苏轼这样安排太妙了。谁是苏轼的知音,说说这样安排妙在何处?5准备绘画用的白纸,将各景物安置在白纸上(能画画的可以画图,不能画的可以用景物名称代替),构图布景。(二) 再现美景1用表色彩的词来准确描摹各个景物,2将色彩添加到景物上。(提示:用词、用色都由学生自由选择,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3锤炼动词,理解意境根据各自对诗文的理解,为景物加上恰当的动词。五、个性阅读,创造美景配乐背诵1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苏轼,此时你就站在春江河畔,听风,戏水,倚竹,赏花,采采蒌蒿,摘摘芦芽,下河捕条河豚,拿起笔,把你看到的景物,听到的欢歌,感受到的喜悦都尽情地表达出来吧。2学生自由书写。3全班交流,评议。六、 课外实践,拓展延伸。孩子们,有许多诗人描写了春天的美景,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1赏析写春天的诗。2齐读诗句。 第三课时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脚踏木屐,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学习这首诗就知道了。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诗题游园不值。读题。二、初读新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个别读(适时指出其在字音、断句方面的问题。)、师配乐范读、齐读。2初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古诗。4你读懂哪句就说哪句。(结合诗意理解“小扣”、“柴扉”、“应”、“屐齿”的词义)你能把四句话串起来,大致地说说这首诗说了一件什么事吗?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5引读法读诗,师:下面我们继续故事:有一天,春光明媚,南宋诗人叶绍翁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轻轻地敲门,可是读:小扣柴扉久不开。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院门前的台阶上长满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木屐。哦,主人大概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读:春色满园关不住。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读:一枝红杏出墙来。师:诗人兴致勃勃前来观赏,却连门也没有敲开,大家想想作者心情怎样?读前两句;就在作者徘徊时,他突然看到了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开得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心情怎样?读后两句。三、精读感悟,体会感情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看看作者游园看到了哪些事物?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事物的理解。重点理解“苍苔”。3一种普通的植物,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句诗中的哪个字包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的特别情感呢?(引导学生说出“怜”、“印”。说体会,再读。)4. 体会“红杏”用词的美妙。引导齐读“一枝红杏出墙来”5“柴扉”重点理解“小扣”之意。(教师示意动作,学生学着用手轻轻敲。)6诗人兴致勃勃地来游园,主人却不在家,现在园门紧闭,他会怎么办呢?(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虽失望犹欣慰的心情)四、想象升华,拓展诗境。1诗人看到伸出墙外的红杏,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园内的美景。(展示课件第十四屏)请同学们看看图,设想一下,园内会是怎样的景色?(学生自由汇报,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2这满园的春色如果被其他诗人看到了,会吟出怎样优美的诗章呢?(展示课件第十五屏)学生吟诵。3诗人游园不遇,却从出墙的一枝红杏中感受到了满园无限的春意。诗人意外惊喜,不由发出感叹,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全诗。(老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展示朗读成果)五、积累内化,尝试运用1咱们学习古诗,一方面吸收古代文化,另一方面就是积累古诗语言,或者对他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我们自己的语言,现在就请游园不值的作者叶绍翁带着我们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趟,说不定也会诗兴大发呢!2(展示课件第十六屏)教师旁白作诗。3学生根据情景习作。(要求因人而异,对学生的只言片语教师要作肯定及时“润色”)4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描写春天的古诗。出示语境: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吱吱拔节,禾苗在你的沐浴下盈盈闪光。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呢,则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这不正是贺知章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