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ppt_第1页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ppt_第2页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ppt_第3页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ppt_第4页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1 了解1956年至1976年二十年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经历挫折的同时 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主要表现 2 了解这期间中国在外交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 认识由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所开创的和平的外部环境对后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作用 3 掌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提出和形成的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重要原则 懂得这些都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 它们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 观看相关音像资料 能够从中提取有关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果的知识 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条理化 2 在小组交流讨论中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看法与观点 并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和借鉴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阅读 增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2 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成果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新中国自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 尽管从1956年至1976年的二十年间经历了严重的曲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经过全国人民的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和团结建设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的显著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 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 较快的发展速度 2 从根本上解决了 从无到有 的问题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单击屏幕播放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1 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从 一五 时期开始到1976年 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从1952年到1980年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 2 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 2 从根本上解决了 从无到有 的问题 自1960年起 大庆 胜利 大港等大油田的开发建设 使我国在1965年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 主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钢产量 发电量 原油和原煤的产量 均有很大的提高 在铁路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这个时期的发展同样很快 全国除西藏外 全国各省 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并且还在加紧修建连接中国战略大后方的川 滇 黔 鄂的大动脉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 医疗 科技事业的发展 1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1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在此期间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 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通过兴修水利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本建设 培育推广良种 提倡科学种田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1 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件大事 就是扫除文盲 大力推广普通话 并加大对小学 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投资 2 文学艺术工作尽管不断受到 左 的干扰 但在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文艺方针的指引下 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戏剧 电影 音乐 舞蹈 小说 散文和诗歌等都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 3 医疗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4 新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 提出了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的指导方针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成绩卓著 国防尖端技术成果尤为突出 1961年中共中央作出以研制 两弹 原子弹 导弹 为中心 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 解放军指战员和职工干部的艰苦努力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少数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1967年6月17日 我国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5年 我国领先世界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1970年1月 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同年4月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这些尖端技术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三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后 就把独立自主作为外交方针的起点 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求同存异 的方针2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1 求同存异 的方针 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55年4月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有亚 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参加的 万隆会议 并在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破获的阴谋以及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情况 提出了亚 非各国应当采取 求同存异 的方针 加强团结 反对殖民主义 从而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2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新中国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953年12月 周恩来在会见来北京参加中 印两国关于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954年6月 周恩来倡议将这五项基本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1955年 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是处理中国与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四 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 关于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成果 2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3 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 政治 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4 加强执政党建设 1 关于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该问题的认识历程 1875年 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批判 中指出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将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列宁的发展在于 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 社会主义社会 并认为社会主义是分阶段的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1 关于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毛泽东则进一步思考了这一问题 并提出了新的认识 1956年前后 毛泽东提出应该区分 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和 建成 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 1958年在经历了 大跃进 的教训后 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清醒 1959年底至1960年初 毛泽东提出 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一个为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经过后一阶段 到了物质产品 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 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毛泽东文集 第8卷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116页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2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1953年8月 毛泽东提出了要 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1957年 毛泽东提出了要建设 具有现代工业 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的思想 1959年底至1960年初 毛泽东指出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加上 国防现代化 1964年12月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布 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 总的说来 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 现代工业 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3 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 政治 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 1962年 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 党中央将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概括为 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的以农 轻 重为序 2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提出要把造成 六又 政治局面为目标 3 新中国成立后 发展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是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4 加强执政党建设 1949年3月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 谨慎 不骄 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他还把到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