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练习古诗词专题练习一古诗词(默写)1、 古诗词默写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 3 ,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4结庐在人境,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8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9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10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 ,阴阳割昏晓。会当临绝顶 。(杜甫望岳) 14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 15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忽如一夜春风来,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7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18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9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1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2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2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4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2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8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9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0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2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33天接云涛连晓雾, 。(渔家傲.记梦) 3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5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6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7.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 ”表现了作者交往的高雅。38.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二、中考真题1.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十二章)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4.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6.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7.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专题练习二古诗词(阅读)一、古诗词阅读题1.阅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2)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2. 阅读曹操观沧海,完成下面题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下面是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动荡的样子。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C.这首诗通过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3.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题目。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和“ ”。(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见”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4. 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回答问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移,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2)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的惆怅,也有 的喜悦,更有 的信念。5. 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完成题目。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下面是对诗歌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之“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答: 6.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可见战斗生活很紧张。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然后回答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2)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8.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诗句,结合全诗赏析不正确的是()A“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却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B从“风掣红旗冻不翻”可见,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C“雪上空留马行处”,即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而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D诗歌主要写雪景,作者在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的整个境界更洁白;而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的整个画面更加生动。(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9.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回答问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2)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10.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对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具有画面感。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B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C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几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D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生活习性。(2)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 11. 阅读雁门太守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2) 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 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 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D. “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12.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 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2)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3.阅读这首词,回答问题。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 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2)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14. 阅读浣溪沙(晏殊),完成题目。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对浣溪沙(晏殊)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B.“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是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C.着一“独”字,点醒题旨,词中的“新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中所见、所忆、所感。D.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15. 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以下各题。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2)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 16.阅读卖炭翁,按要求回答问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二、古诗词阅读中考模拟题1.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 ”“ ”“ ”这三个典故。(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2.阅读古诗春望,完成1-题。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的题目是 。词中围绕一个“”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泊秦淮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感时愤世之作,借前代亡国之音,讽刺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的衰退淫靡。 B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交融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夜色迷茫、凄清颓废的气氛。 C第三句,表面斥责无政治头脑的“商女”,实际上暗讽唐代统治者不知亡国之恨。 D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 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6. 阅读古诗望岳,完成1-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2)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1、 古诗词阅读题参考答案: 1.(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 D【解析】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2.(1)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2)D3.(1)心远 悠然 (2)B4.(1) D (2)辞官 回归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5.(1) B (2)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6.(1)B. 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2)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意对即可)7. (1) 月亮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2) A【解析】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心情虽有抑郁不平,但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思,表达词人的美好愿望。8.(1) B (2)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万树的梨花。9.(1)B(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2)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比美好。10.(1)D(2)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11.(1)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2)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QC/T 1220-2025商用车离合器用液压软管总成
- GB/T 45963.2-2025数字政府架构框架第2部分:架构设计
- 2025年航空航天产业集团招聘面试模拟题及备考技巧
- 消费品安全责任协议样本
- 2025年弱电维修工职业资格测试题
- 2025年汽车销售顾问职业素质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科技推广员技能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安全员C考试重点难点题库
- 2025年航海安全法规题库
- 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老旧小区改造给排水施工方案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2024天津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中医学藏象学说课件
- 软件平台建设和运营合同
- 连锁酒店相关行业项目操作方案
- AQ/T 7014-2018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正式版)
- 全案设计高级感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