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doc_第1页
娃娃鱼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doc_第2页
娃娃鱼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doc_第3页
娃娃鱼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doc_第4页
娃娃鱼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娃娃鱼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金立成 吴刚 邓学基一.寄生虫类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是由动物性病原体引起的鱼类各种疾病。它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三类寄生虫。 1.球虫病(艾美虫病) 病原 病原体隶属球虫目(Coccidia),艾美虫亚目(Eimeridea),艾美虫科(Eimeridae),艾美虫属(Eimeria)。 艾美虫的主要特征是发育过程中,产生球形或近球形的卵囊(oocyT)。成熟的卵囊内有4个孢子,每个成熟的孢子有2个孢子体。在卵囊或孢子里面,因种的不同,有时还有孢子残余体或卵囊残余体。球虫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均在同一个寄主体内进行和完成。没有中间宿主。 症状与诊断 病鲵腹部膨大,食欲下降,行动迟缓。解剖肠道,可见肠壁形成灰白色的小结节。病灶周围的组织呈现溃烂,致使肠壁穿孔,肠道内有荧白色脓状液。 诊断 将病灶部位小结节取下,置于显微镜下检查,证实这些小结节是艾美虫的卵囊群集而成,可以确诊为此病。 预防与治疗 预防 每100公斤大鲵用有机碘2.8克,拌料投喂连续4天。 治疗 (1).碘:用量与用法同预防。 2.车轮虫病 病原:由车轮虫属(Trichodina)的车轮虫寄生而引起。虫体外形:侧面观象碟子或毡帽状,活的虫体,常用附着盘附着在大鲵蝌蚪的皮肤或鳃上,在蝌蚪体表或鳃上滑动,象车轮转动。生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是纵二分裂,有性繁殖是接合生殖。最适繁殖温度是2028。 症状与诊断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蝌蚪的皮肤和鳃上,以吸收蝌蚪皮肤和鳃的组织细胞为营养,损伤皮肤和鳃组织。鳃丝肿胀充血,粘液分泌过多,影响呼吸和生长。大量感染车轮虫的大鲵蝌蚪,身体消瘦,生长减慢,游动迟缓,摄饵不良,体表充血。重症造成死亡。 用显微镜检查病鲵蝌蚪皮肤和鳃,确认车轮虫及其数量则可作出诊断。 流行与危害 该病比较普遍,主要危害大鲵蝌蚪,病鲵蝌蚪周年可见,但以春季和初夏较多。 预防与治序 2.1.用30g/m3的福尔马林稀释后全池泼洒,药浴8小时,极为有效,但对水质影响较大,故8小时后要换水。 2.2.用30g/m3的冰醋酸全池泼洒。 3.复口吸虫病 本病又称“白内障”、“瞎眼病”。 病原 病原体为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我国常见的复口吸虫囊蚴有湖北复口吸虫(DipLosTomuLum hupehensis)和倪氏复口吸虫(D.neidashui)。 复口吸虫尾蚴的虫体分体部和尾部。体部前端为头部,其后为咽和两肠管,体中部有腹吸盘,其后有2对粘腺细胞;尾部分尾干和尾叉。在水中静止时,尾干弯曲。 复口吸虫囊蚴呈瓜子形,大小约为0.40.5毫米,分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部除有口吸盘、腹吸盘、咽、肠管和粘附器外,在口吸盘两侧还有对侧器管,活体还可看全身布满发亮的颗粒状石灰质体;质体很短,内有1个排泄囊。 复口吸虫的成虫寄生在鸥鸟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出的卵落入水中后,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第一中间宿主椎实螺,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胞蚴通过无性繁殖又产生无数的尾蚴。尾蚴离螺体后进入第二中间宿主大鲵,它从皮肤侵入,通过血液循环到大鲵眼水晶体。 症状与诊断 当大鲵感染时,失去平衡能力,卧于水面或头部向上,尾部朝上,鱼体颤动,并逐渐弯曲,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 尾蚴到达水晶体后,继续发育成后囊蚴。数量多可使水晶体混浊变白,呈现白内障和瞎眼的症状。 诊断时可将病鲵水晶体上剩下的胶质放在盛清水的培养皿中,稍加摇动,凭肉眼可以观察到游离在生理盐水中蠕动着的白色鳔状虫体。 流行与危害 复口吸虫病流行广泛,主要流行季节在春夏两季。主要危害大鲵幼鲵和成体。大量寄生可造成急性死亡。对幼鲵和成体主要引起白内障、瞎眼。 预防和治疗 3. 1.杀灭椎实螺。椎实螺是复口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放养大鲵前,用茶饼消毒,杀死椎实螺。 3.2.发病鲵池,可用0.7g/m3的硫酸铜全池泼酒。 3.3.枪击鸥鸟,驱逐在鲵池上盘旋的鸥鸟,可减少此病发生机会。 3.4.每公斤体重大鲵用二丁基氧化锡0.25克拌料投喂,连用7天。 3.5.用麝香花露水3g/m3可治愈。 二.细菌性疾病 1.疖疮病 病原 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 furuncuLus)。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82.10.351微米,单个或二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琼脂菌落呈圆形,直径23毫米。灰白色、半透明。最适培育温度2530,能分解脂肪酸而显现红色菌苔。 症状与诊断 患病初期,鲵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随着病情发展,这些部位,形似脓疮,用手触摸,有浮肿的感觉,病情严重时,肌肉组织呈现出血,渗出体液,即而坏死、溃疡,肠道出充血发炎。 诊断 当疖疮部位尚未溃烂,切开疖疮明显可见肌肉溃疡或脓血状的液体。涂片检查时,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大量的细菌和血球。 流行与危害 不易形成流行,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发生,主要危害大鲵幼、成体。 预防与治疗 预防: 1.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切忌使鲵体受伤。 1.2.阿米卡星2-4IU,药浴大鲵30分钟,可消毒受伤部位,防止细菌感染。 治疗: 1.3.诺氟沙星:内服。每公斤大鲵每日药量为80mg拌料投喂,连用15天。 1.4.每公斤大鲵每天注射克林霉素0.01克,连用五天。 1.5.病灶处直接涂上百多邦膏。 1.6. 疖疮,此正气虚不能抗拒病邪所致,拟扶正却邪标本同治,处方:黄芪、皂角刺、青天葵、野菊花、浙贝母、银花、蒲公英各9克、陈皮、白术、防风、甘草各6克。 2.赤皮病 病原 病原体为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MiguLa,1895),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70.750.40.45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直径11.5毫米,微凸,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此菌需气,适宜温度为2530。 症状与诊断 大鲵机体出血发炎,特别是腹部最为明显。部分尾部腐烂。 诊断 将大鲵赤皮病灶切除一块放入显微镜下可见病菌。 流行与危害 赤皮病广泛流行,大鲵受伤后病菌乘机侵入鲵体。此病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大鲵幼鲵和成体。 预防与治疗 2.1、 预防 大鲵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切忌鲵体受伤,放养时,用0.50.8g/m3二氧化氯浸泡15分钟。 2.2、 治疗 。每公斤大鲵用增效联胺50mg拌料投喂,连续5天。同时每公斤大鲵肌注1/3毫升菌必治、连注5天。体外用药五倍子25g/m3浓度泼洒鱼池。2.3.每公斤大鲵每天注射头孢克肟0.01克,连用五天。2.4每公斤大鲵每天用0.50.8g/m3恩诺沙星浸泡,连用七天。中药治疗:2.4.复方三黄粉(黄柏、黄芩、黄连、增效联胺 )内服,每公斤大鲵每天用药量为40mg。内服方法:拌料投喂,也可灌服,连用10天为一个疗程。2.5.投喂复方银黄粉(野菊花、金银花、黄柏、青木香、苦参、樟脑)内服。每公斤大鲵每天用药量为4050mg。内服方法:拌料,连用15天为一个疗程。2.6.五倍子外治: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30克煎水全池或鱼箱泼洒,连用15天。3.病毒性腹水病病原:病原不详,有待研究病症:本症主要发生在稚鲵及幼鲵身体上。外观病鲵腹部膨胀,体表出血。解剖后腹腔有大量积水,肝脏发红,肝、脾坏死。诊断:将病鲵切片接种于CHSE-214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再用抗血清进行病毒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洁检测病毒核酸。治疗: 3.1.病毒灭活疫苗预防接种。3.2.盐酸吗啉胍内服,每公斤大鲵每大20mg。内服方法:拌料投喂,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外治:用中药大青叶、贯众、野菊花、金银花、白花蛇草各2克煎水后浸泡2小时,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3.3.病毒灵肌注,每公斤大鲵每天肌注0.1mg,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外治同上。外治还可用0.3ppm挫氯可因消毒(此药可杀灭和抑制病毒分裂与繁殖)。4.细菌性腹水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证状:大鲵发病后懒动厌食,行动乏力,体表无明显病灶,腹部膨胀。解剖后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积水,积水呈淡黄色或红色,肝坏死,肠胃充血。诊断:病原培养,对肝等组织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可分离到大量嗜水气单胞菌。预防:养殖期间,着重水质的调节与改善。着重水生态环境的维护。定期用二氧化氯、斯水新消毒。治疗:4.1.诺氟沙星内服,每公斤大鲵每天用50mg,拌料投喂,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肌注菌必治,每公斤大鲵每天用量24 。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外治用挫氯可因消毒。4.2.白蛋白质,利尿药,每公斤大鲵每天肌注510mg,速尿10mg,连用7天。4.3.每公斤大鲵每天用0.50.8g/m3恩诺沙星浸泡,连用七天。4.4每公斤大鲵每天注射头孢唑肟0.01克,连用五天4.5.中药内服:炒党参、生白术、黑豆、楮实子、泽兰、路路通、葫芦瓢、消水草、车前子、牵牛子、当归、枸杞、熟地丹参各2克。先将中药粉碎成细粉,再拌入饵料投喂。连续10天为一个疗程。4.6.中药内服:太子参、黄芪、白术、地黄、白芍、枸杞、牛滕、茯苓、猪茯、山药、葫芦瓢、车前子、大腹皮各3克。用法先将中药粉碎成细粉,然后再拌料投喂,连用10天为一个疗程。5.出血性败血病病原:病原不明病症:病鲵体表出现腐烂红血点,肌肉点状或块状充血,腹部略膨胀,严重时大鲵体表全身出血。治疗:5.1.菌必治、病毒灵内治。每公斤大鲵每天肌注20mg菌必治和肌注病毒灵20mg,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5.2.每公斤大鲵每天注射头孢唑肟0.01克,连用五天5.3.中药内服:金银花100克、野菊花500克、大黄200克、黄苓300克、黄柏200克、贯众50克、大青叶50克。用法:先将中药粉碎成细粉然后拌料投喂,连用10天为一个疗程。外治:用挫氯可因消毒连用7天。5.4.中药内服:仙鹤草250克、紫珠草100克、板蓝根600克、病毒唑一片。用法:先将中药粉碎成细粉,一并将病毒唑碎成粉状,合并中药和病毒唑后,再拌料投喂,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6.红腿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病症:主要表现为后肢红肿、皮下出血,严重时后腿肌肉充血,全身肌肉充血。诊断:将病鲵腹部及后腿皮剥离,可见肌肉点状瘀血,严重时腹肌及后腿肌肉充血而呈红色。预防:保持水质清新,维护养殖水生态环境。控制放养密度,避免大小相互受伤.是期对大鲵池水消毒,可用斯水新0.3mg/m3消毒。治疗: 6.1.菌必治肌注,每公斤大鲵每天肌注菌必治2mg,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6.2.庆大霉素肌注,每公斤大鲵每天肌注庆大霉素24万单位,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外治用斯水新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斯水新消毒,内服诺氟沙星,每公斤大鲵每天用30mg拌料投喂,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6.3.每公斤大鲵每天注射头孢克肟0.01克,连用五天 6.4.每公斤大鲵每天用0.50.8g/m3恩诺沙星浸泡,连用七天。.6.5.病毒灭活疫苗预防接种。7.烂爪病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病症:病鲵四肢皮肤溃烂,坏死脱落,露出肢骨。预防:避免大鲵受伤,用斯水新消毒。治疗:7.1.用45%食盐洗浴12分钟。7.2.强力霉素内服,每公斤大鲵每天用药3050mg。制成药饵投喂,连续7天。 7.3.氟苯尼考内服,每公斤大鲵每天用药2050mg,拌入饵料投喂,连用7天。中药治疗7.4.五倍子85克、大黄30克、地锦草200克,加水50公斤浸泡,连用7天。 8.打印病 病原 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TaTa sub. puncTaTa)。菌体短杆状,大小为0.60.70.71.7微米,中轴直形,两侧弧形,两端圆形,多数两个相连,少数单个存在,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适宜温度为25-35。PH3-11中均能生长。 症状与诊断 病灶主要发生大鲵躯干后部,其次是腹部。亦有大鲵全身出现病灶。初期症状是皮肤先出现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俗称红梅斑病),有的似脓泡状,随后表皮腐烂,随着病情发展,肌肉腐烂直至烂穿孔。露出骨骼和内脏为止。病鲵随即死亡。 诊断 从病灶组织切片可见到表皮的上皮细胞被破坏。 流行与危害 此病广泛流行,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常见。主要危害大鲵幼鲵、成体及亲鲵。 预防与治疗 预防 在发病季节用1.2g/m3宝碘和0.5g/m3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治疗 8.1.用恩诺沙星1g/m3浸泡15分钟;0.8g/m3全池泼洒。 8.2.用蟾酥、大黄粉0.5g/m3浓度浸泡15分钟,五倍子1.2g/m3全池泼洒,连用七天。 8.3 每公斤大鲵每天注射头孢美唑0.01克,连用五天 8.4. 病灶处直接涂上百多邦膏。 8.5.每公斤大鲵每天注射头孢唑肟0.01克,连用五天 8.6. 处方:黄芪、皂角刺、青天葵、野菊花、浙贝母、银花、蒲公英各9克、陈皮、白术、防风、甘草各6克。 8.7.病毒灭活疫苗预防接种。 9.肠胃炎病 病原 初步确定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40.511.3微米,多数为两个相连,也有单个的,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适宜温度25-60以上死亡,此系条致病菌。 症状与诊断 病鲵离群独游水面,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腹腔、可见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胃、肠无食。 诊断 从病鲵的肝、肾、血中检出肠炎病病原菌。 流行与危害 此病流行季节为49月,危害大鲵蝌蚪、幼鲵和成体。死亡率可达5090。 预防与治疗 预防: 9.1.彻底清池消毒,保持水质清洁是杜绝病原菌繁殖兹生的措施。 9.2.放养时,用0.6g/m3二氧化氯浸泡15分钟,可预防此病发生。 9.3.在流行季节用1.2g/m3碘全池泼洒,每10天进行一次。 治疗: 9.4.诺氟沙星:内服。每公斤大鲵用60mg拌料投喂,连用10天。外用,二氧化氯0.3g/m3全池泼洒。 9.5.氟哌酸,内服,每公斤大鲵用30mg拌料投喂,连用8天。外用、宝碘 0.8g/m3 全池泼洒。 10、肺炎 病原 不详,有待研究 症状 肺萎缩,肺内壁有腐烂、充血发紫和化脓的症状。 治疗先锋霉素:肌注。每公斤大鲵肌注0.01克。连续肌注5天;同时,使用菌必治肌注,每公斤大鲵肌注1mg。11. 腐皮病(溃烂)病原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症状 肝脏可见小叶间组织和门管区内卵圆形细胞增殖,小叶内肝细胞广泛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淋巴细胞浸润,局部出现肝细胞溶解;肾脏粘膜上皮化脓坏死,形成溃疡,肾小管间质处有细胞浸润,有的肾小球纤维化;心较为严重的充血和出血,心肌纤维空泡变性,界限模糊;胰细胞颗粒变性、气球样变,少量细胞质空泡状;肺脏偶见充血;脾脏白髓和红髓比例失调,实质细胞坏死明显,胞核溶解或破碎,胞浆肿胀,崩解;肠道内肠绒毛溶解脱落,粘膜上皮脱落坏死严重,杯状细胞增殖,粘膜下小血管扩张充血;肌纤维蜡样坏死,肌细胞核浓缩凝固、深染、破碎。该菌能使中国大鲵的多个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病理变化。预防用中药黄连解毒汤或五味消毒饮,在流行季节每立方米水体用1.2g/m3泼洒池中,10天一次。治疗1.每公斤大鲵肌注头孢美唑0.01克,连用五天。病灶部位用痈疮膏贴。12.顫抖病病因:病原体是立克次螺原体治疗:1.治疗用氟苯尼考拌料投喂,每百公斤饲料用1公斤氟苯尼考,连续7天。 2.蜈蚣半条加100克水煎半小时后,每公斤大鲵口服0.3mg,连续7天。 13.口腔溃烂病 病因不明治疗 1.每公斤大鲵用清开灵0.3mg与头抱美唑0.01克肌肉注射,连续7天。外用百毒散浸泡,每立方米水体用1.2g/m3。2.外感时毒型口疮: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 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方药:黄芪153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6.。方药:生地30克,地骨皮15克,山药5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野菊花15克,连翘12克,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