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doc_第1页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doc_第2页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doc_第3页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doc_第4页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企业历史沿革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 1950 年的国营西南建筑公司,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国营建筑企业之始。同年组建成立川西、川南、川北分公司。1952 年 10 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办公室决定将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进行合并重组成立四川省建筑工程组,同年 11 月,更名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1955 年 2 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改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局,同年 10月,更名为四川省城市建设局,下属省建一公司、省建二公司和省建三公司。1957 年 7 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城市建设局更名为四川省城市建设厅,并成立四川省建设委员会。1958 年 8 月 1 日,根据国务院通知,建工部西南建筑工程管理部与四川省城市建设厅合并,定名为四川省建设厅,下属 6 个施工企业、 3 个安装企业,并组建省建筑机械化施工站。1962 年 8 月,根据建设工程部和四川省委指示,四川省建设厅与建设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合并成立建筑工程部西南工程管理局,下属 12 个施工企业。1965 年 8 月,撤销建筑工程部西南工程管理局,成立建筑工程部第一、二、三、四工程局。 1971 年 2 月,建筑工程部西南工程管理局第一工程局与四川省建设局合并,成立四川省建筑工程局,下属省一建公司、省二建公司等 16 个施工企业,省安装一公司、省安装二公司等 4 个安装企业和省第一、第二机械化施工公司。1980 年 4 月,四川省政府决定,四川省建筑工程局改名为四川省建设厅,直属企(事)业单位 27 个,职工 74,740 人。1983 年 3 月,四川省委决定,四川省建设厅改为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 21 家,职工 90,050 人。1993 年 8 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原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基础上,组建四川华西集团总公司。1997 年 7 月,四川华西集团总公司依照公司法改制成立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40,000 万元。职能部事业部团委离退休管理部工会纪律办公室审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法律债券部生产技术部科技信息部市场经营部投资发展部总经理办公室党委工作部董事长工作部资金结算中心房地产开发部海外部工程承包部四川省国资委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二、企业组织结构三、企业资源分析1、人力资源分析公司在册职工近 2 万人,有各类专业技术(经济)管理人员 1 万余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9 人,四川省优秀专家 6 人,学术技术带头人 1人,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一级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 4000 余人。 员工结构如下:学历人数占比年龄构成人数占比研究生1250.68%35岁以下495126.57%本科生248113.51%3545岁491326.37%专科生485226.28%4555岁 636534.16%中专及以下1093159.53%55岁以上240412.9%合计18362100%合计18362100%在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华西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一支数量稳定、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职工队伍及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但员工知识结构较单一,基本属于建筑施工范畴,人才多样化程度不高。2、 财务资源分析主要财务指标:指标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资产(万元)1141790.631313306.81514400负债(万元)976063.4l139302.71313700所有者权益(万元)165727.1174004.02200700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636042.71769526.22534346.05利润总额(万元)5433.317708.9327852.3净利润(万元)2608.713159.620404.7主营业务利润率4.194.915.19总资产增长率2.14%11.24 %15.31% 营业收入增长率12.306.20 41.42 利润总额增长率8.97%225.93%57.27%资产负债率85.4986.54 88.94 (1)资产、负债分析以上数据反映,2008年至2010年,集团总资产增加速度较快。虽然公司总资产增长较快,但从总资产结构分析,总资产中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较高,增加了公司的坏账风险和收款成本;分析负债,至2010年负债总额为131.37亿元,较09年增长15.3%,结合资产的增加分析,公司总资产的增加是以增加流动负债的方式获取,负债的增加将增大企业的偿债压力和偿债风险,同时也将增大企业财务费用负担和资金支付压力。(2)净资产分析08年所有者权益为16.57亿元,09年所有者权益为17.4亿元,10年20.7亿,从反映的数据分析,虽然所有者权益有所增长,但净资产所占总资产比例却较低,10年净资产仅占总资产的13.25%,说明公司因净资产较低的因素而发展能力不足。(3)主营业收入分析近年来,公司主营业收入按年8%以上的速度增长,10年达253.43亿元,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说明公司近年来在市场开拓、经营布局等战略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市场占有率增长,公司未来前景看好。(4)利润总额分析从近年的情况反映,公司利润总额增长较快,10年利润总额己达2.78亿元。虽然公司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但是,扣除该因素影响,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公司的经营成果总体还是偏低的。(5)资产负债率分析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此项指标数据表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较弱,财务偿付风险和压力较大。(6)总体评价总体上讲,近年来集团资金状况较好,确保了生产经营有序发展,但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流动资金增加。因公司自有流动资金不足,只有靠融资取得,而公司目前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融资主要靠商业信誉、银行贷款和银行授信等方式获取,而这些融资方式资金使用成本都较高,进而增加财务费用负担和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随着集团公司加强成本管理,努力拓展市场,加强公司资金运营管理,近年来,不论是在产值规模、利润总额增长,还是偿债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成效,但在盈利水平、资金需求、财务费用负担等方面尚存不足,应收帐款数额居高不下,企业资产质量不高,财务风险较大,给企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3、技术资源公司拥有独立的技术创新研发机构,在钢筋混凝土理论及其结构体系、特殊结构与特种工艺、工程材料制品与生产工艺、施工技术与滑模工艺、城镇规划与房屋设计、建筑机械与机具设计、规范规程标准与图集编制、建筑节能等 30 多个领域中开展科研工作。目前已完成科研成果 700 多项,其中获国家、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 160 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10 余项;主编及参编国家、省、行业级工艺标准 65 项,国家和地方行业规范规程 50 余本,以及 70 余项国家、省级建筑工法;并建立了建设部授权的西南地区唯一的建筑节能检测中心。4、信息资源信息化是衡量一个现代大型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华西集团历来非常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紧紧围绕华西的中心工作,以安全、快捷、实用为原则,投资打造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软件、硬件设施都有极大改善,集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集团信息化建设采用了规范的咨询一监理一主集的建设模式,监理工作贯穿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2007年,集团与专业信息化设计公司共同完成了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案的设计与编制工作,并于2007年9月通过了由省国资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在经过大规模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以后,目前,华西集团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己完成的各个系统运行基本平稳,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显示出现代化网络管理的明显优势。4、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外部形象上,虽然有华西的统一视觉标识,但执行情况不理想,华西LOGO、标语、宣传用语等不太规范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西集团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2010年,华西集团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关系到企业末来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华西企业文化提炼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定了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精神:秉德从道,善建天下。企业宗旨:建时代精品,筑美好人生。企业价值观:责任、诚信、合作、创新。品牌推广语:善建者*华西经营理念:整合内外资源,巩固核心主业,结构优化集成,相关多元发展。管理理念:规范、精细、高效、卓越。人才理念:尊重、培育、发展、成就。五、企业SWOT评价1、优势华西集团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1)特级资质和专业施工资质齐备;(2)品牌形象和信誉良好;(3)市场分布广阔,业务网络布局较好;(4)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基础;(5)拥有较强的科研和设计能力;(6)国企背景及社会资源享赋。2、劣势华西集团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1)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弱,竞争手段单一;(2)主营业务单一,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3)历史包袱多,社会责任大;(4)人力资源配比失衡,产业调整所需关键性人才匿乏;(5)绩效管理水平较低,人员流失较为严重;(6)缺乏统一明确的价值观,缺乏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3、机遇(1)成都市经济继续向好,未来五年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