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丝绸之路语文S版.doc_第1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丝绸之路语文S版.doc_第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丝绸之路语文S版.doc_第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丝绸之路语文S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绸之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绸、抗”等14个生字,会写“立、记”等8个生字。积累“出使、荒漠”等词语。2.熟读课文,说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练习用“终于”造句。4.了解西域灿烂的文化,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西域灿烂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能自己说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一条贯通中西方的商路。听完老师的介绍,同学们肯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丝绸之路”上去看看了,好,那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去领略这“丝绸之路”的独特魅力吧!2.板书课题,齐读。二、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课文介绍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3.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一读。4.出示重点词语,检查自学情况。出示:抗击荒漠寡不敌众忍饥挨饿努力贯通 5.采取多种形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轮读)6.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荒漠:荒凉的沙漠或旷野。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忍饥挨饿: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苦苦度日。1.选择正确读音,画“”。继续(m)努力(l)软禁(g)2.形近字组词。运()远()苦()枯()记()纪()虽()虫()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顺。2.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3.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你不理解?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4.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并且会认课文中的生字了,那你们能把这些生字宝宝写漂亮吗?5.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2.指名说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二、熟读课文,探究理解(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经过。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结果如何?原因: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结果:被匈奴人发现,寡不敌众,有的被杀死,其余的都成了俘虏。3.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那么他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了吗?他是怎样做的呢?(指名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抓住“马不停蹄”“忍饥挨饿”“吃尽了苦头”“终于”体会张骞所受的苦)(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师:在向西行进的过程中,张骞获得了什么信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2.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地区的人文和地理信息。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并先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3.朗读全文,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学完这篇课文,你对“丝绸之路”有了哪些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2.课外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小故事,和同学交流。教学板书丝绸之路第一次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获得人文和地理信息第二次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开辟贯通中西方商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友好往来教学反思丝绸之路一课主要描述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课前,我先简单介绍了有关张骞和丝绸之路的资料,让学生有所感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在自读的过程中感悟。生字词是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