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观念对审美文化的作用因素论文.doc_第1页
关于哲学观念对审美文化的作用因素论文.doc_第2页
关于哲学观念对审美文化的作用因素论文.doc_第3页
关于哲学观念对审美文化的作用因素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哲学观念对审美文化的作用因素论文 周易和老子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古老最优秀的思想它们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讨论宇宙的本源时都归结为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原素在讨论宇宙变化时都归结为阴阳的矛盾运动易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言“反者道之动”因为易与老的相通性所以他们往往会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因此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长沙先后发掘出战国西汉时期的帛画的同时也发现了专讲阴阳家思想的“术数”帛书(1942年子弹库)、帛书老子帛书周易(1973年马王堆汉墓)其中帛画共计14幅占全国发现的楚汉帛画的半数以上帛画与帛书同时同地发现既证明了中国传统的“书画同源”说法的正确性又有力的证明了周易、老子等学说对湘楚绘画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帛书帛画同时同地发现但是在研究时却走向了殊途帛书研究重在文字解读、版本流传、思想内容而帛画的研究亦侧重于审美旨趣、结构布局、文化影响很少有研究者把帛书的思想内容与帛画的审美旨趣结合起来探讨我们认为既然长沙战国楚墓、马王堆汉墓在出土帛画时同时出土帛书易经、帛书老子和帛书阴阳术数就完全有理由相信战国秦汉时代长沙地区文化中深受阴阳二元辩证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楚人对以“两”、“对”、“双”并置形式的执着和迷恋长沙出土的帛画这种现象颇为明显如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画面物体多为成双结对出现如帛画上段有双龙、双奔兽、双飞鹤、双豹、双司阍;中段有双飞龙、双鸟、双豹、双人首鸟身像;下段有双龟、双鸱、双羊状怪兽和双鲸另外天门是双柱悬铎是双流苏连升腾的云朵、张扬的帷幔也是成双成对马王堆3号汉墓T形帛画与1号汉墓T形帛画结构颇为相似画面图形也大多成对出现亦有双飞龙、双腾龙、双奔马、双司阍、双鸟、双鲸等太一将行图虽残缺不齐但依稀可见下有双龙中间一排四人两两成对长沙帛画的这种对“两”、“对”、“双”结构的迷恋与楚地其他地方发现的文物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如楚地出土的“彩绘龙凤纹木雕漆豆”附有双耳“楚王酓章镈”顶部饰双龙“彩绘羽觞”饰以双耳、对凤“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雕双凤争蛇、双鹿对驰、双雀衔蛇“虎座凤鸟漆木架鼓”以双龙为座、双凤为架“双头镇墓兽”以双头曲颈相连等长沙帛画的这种对“两”、“对”、“双”结构的迷恋还与屈原离骚中整饬工整的文学审美也存在着一致性总之无论是楚长沙帛画抑或是楚国其他文物还是楚国的文学其呈现的“两”“对”“双”图形或事物如果上升到哲学高度去认识与理解明显可证是受到了周易、老子阴阳二元辩证哲学思想的影响或者是这种哲学观念在审美文化中的再现 其次体现在楚人对于对称式造型的热衷和对平稳均衡之感的追求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的两幅T形帛画都采用了端庄平稳的对称式构图两幅帛画均以缠结的双龙为中心向上下同时发展形成对称均衡的大结构以1号墓T形帛画为例画面图形以帛画宽度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分布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构图如上段天界的飞龙、奔跑的怪兽、天门、攀腾于门上的双豹、拱手对坐的司阍都是两两相对分列画的左右大小、形状、动态甚至色彩都几乎完全一致中段的华盖与翼鸟也都是左右对称造型下段穿璧的长龙、张扬的帷幔、人首鸟身像、豹、大龟、鸱、羊状怪兽和交尾的巨鲸更是成对地左右并置呈完全对称状态而对于一些不对称构图的帛画楚人也作了一些颇具智慧的特殊处理力求画面达到一种平稳均衡之感如人物御龙帛画其构图虽不对称但画中对称式造型的舆盖和首尾相翘成“U”字形的飞龙却给人一种均衡对称之美而站立于龙尾的仙鹤更是巧妙地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如人物龙凤帛画其画面构图虽自由随意但左上方的龙凤与下方的人物一向左靠一向右退形成一种反向的张力使画面呈现平衡稳定之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长沙帛画中这些对画面平衡的细节处理使画面出现一种阴阳平衡之态反映出楚人万变守其中、阴阳协调合一的阴阳辩证审美思想比较与马王堆汉墓帛画同时期的山东金雀山汉墓帛画我们发现二者在构图方面区别较大金雀山汉墓帛画注重描画人间生活场景画面人物分布自由形象大小、比例动态均各不相同构图甚显随意而马王堆汉墓帛画构图端庄对称摆设匀称布局工整画面呈现一种端庄肃穆之感楚人的这种对称式结构在战国楚地其他出土文物中多有反映如“铸客铜升鼎”、“铜镬鼎”、“曾侯乙铜冰鉴”、“彩绘对凤纹漆圆耳杯”、“透雕漆木禁”、“彩绘云龙纹漆酒具盒”、“彩绘龙凤纹木雕漆豆”、“楚王酓章镈”、“攫蛇铜鹰”、“青铜鹿角立凤”以及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的9鼎8簋等都是对称式造型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帛画对称式结构的出现既是战国以来楚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发展与延续更是楚人对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长期思考与总结的结果当然也是易经老子阴阳二元辩证思想在艺术创造中的具体阐释与运用 再次体现在楚人对于红黑色彩的偏爱和强对比组色的运用楚人崇拜火神祝融因之在颜色上崇拜红色偏爱红色在许多楚艺术作品中红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普泛性大凡器物的装饰红色几无例外都是首选主调但我们观察楚艺术作品不难发现红与黑永远是相伴出现以楚漆器彩绘为例黑色为底红色为图黑色总是作红色的陪衬而运用如果说尚“红”是源于楚人尊祖崇火的民族心理那么衬“黑”却可以说是楚人审美表达中阴阳辩证思想的显现在楚人眼里赤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系生命之色而黑色则是指北方红黑二色有阴阳调和之意同时红黑二色一为有彩色系一为无彩色系二者组合在一起对比分明恰如事物的阴阳两面而二者互为图地图地又可互相转换有如阴阳互抱互相转化二色的搭配运用蕴含着楚人审美中的阴阳辩证思想如在长沙帛画中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太一将行图以及导引图等的色彩都是以红黑色的对比为主要基调 另外除了对红黑二色对比基调的偏爱外楚人还常用红与蓝、黑与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装饰帛画如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扶桑为蓝九阳为赤穿璧的双龙一为火龙一为青龙而上部的飞龙颈为白身为黑又如人物龙凤帛画左上方的龙凤采用的是单线白描下方的人物头、领、衣裙采用的是黑色平涂整体观之帛画上下一白一黑对比分明这白色与黑色一虚一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