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doc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doc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doc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doc_第4页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富宁县新华中心学校 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一节课导入是关键。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导入”是第一个环节。精彩的导入,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好的新课引入,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技巧。1、讲故事式导入法 讲故事是深受儿童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有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故事导入法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学生回答,喜欢)那在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同学们在听故事的时候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在讲故事,他讲什么故事呢?就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在讲故事,他讲什么故事呢?就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在讲故事”同学们在听故事中明白了这个故事是重复出现,讲不完的,为循环小数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精彩的课堂开头,就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2、紧扣教材,创设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新授“最小公倍数”时,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师:小刚同学打算请一些好朋友到家里聚会,于是他在5月1日爸爸妈妈都休息的这一天和他们商量这件事。爸爸说:“我当然欢迎你的伙伴来我们家,不过最好选择我和你妈都休息的日子,这样就可以招待大家了。” 小刚问:“那你们下一次哪一天同时休息呢?”妈妈笑着说:“我每工作3天休息1天。”爸爸说:“我每工作5天休息1天。” 小刚挠着头,一时搞不清哪天爸爸、妈妈都休息。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刚找出这些日子吗?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自觉地在小组中展开了探究活动。他们有的利用课前准备的日历圈一圈,有的画出表格找一找,有的静静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学生汇报:生1:爸爸本月的休息日是下面这些号:6、12、18、24、30。生2:妈妈本月的休息日是下面这些号:4、8、12、16、20、24、28。生3:他们本月共同的休息日是:12、24。师:他们最早的共同休息日是哪一天?为什么?接下来在解决问题的现实情景中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样,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借助“日期”这具有实际意义的“数”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倍数”实体模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点,形成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这个故事情境的创设,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有趣且现实的情境中投入到新知的探究过程。3、创设情境式导入 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现实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课中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 例如,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课前我播放“庆祝六一”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观察情境图,学生非常高兴,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间隔排列规律的存在。教学效果较好。4、以旧引新式导入 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古人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使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很容易获得新知识,这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难度不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时,我们可以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定律的应用,将整数和分数的简便运算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以旧知识作为纽带,使学生知识逐渐递进,形成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仅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醒学生的内驱动力,也为学生在新的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5、从生活实际导入教师可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导入。比如:“乘车问题”、“公园买票问题”、“教室粉刷问题”、“贴地砖问题”等。从生活,生产实际的“导入”,不仅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并从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的“导入”方式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不管采用何种导入方式,都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既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导入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指出:“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的害了他们。”因此,要努力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