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免疫习题.doc_第1页
学生免疫习题.doc_第2页
学生免疫习题.doc_第3页
学生免疫习题.doc_第4页
学生免疫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调节 概念能与B细胞受体、T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性质异物性机体以外的物质。或机体内的隔离物质或已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特异性只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取决于抗原决定簇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抗原决定簇概念特点一种抗原可含有多种抗原决定族不同种抗原可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族一个B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族的刺激每一种抗原决定族只引起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概念B细胞识别抗原后经分裂增殖形成的效应B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特点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清除抗原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刺激产生特异结合抗体抗原重难点:1. 抗原与抗体班级 姓名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病原体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抗原记忆细胞直接刺激增殖分化效应B细胞抗体再次刺激增殖分化病原体再次入侵抗体与病原体(抗原)结合防止病原体感染降低病毒侵染力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再次刺激增殖分化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增殖分化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记忆细胞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宿主细胞溶酶体酶激活反应阶段效应阶段细胞免疫体液免疫3.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注射抗原人工主动免疫灭活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减毒活疫苗(卡介苗、牛痘苗)类毒素(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抗毒素(免疫动物后获得的抗体)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制剂(新型制剂)单抗制剂免疫治疗输入免疫物质(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药物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治疗疾病移植免疫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关系到器官移植的成败免疫学的应用习题练习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如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对其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相同3一项新研究发现,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因抑制免疫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辐射作用。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多糖是一种抗体,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B免疫细胞的凋亡是与遗传机制无关,而与糖类的多少有关C对放疗的癌症患者,可利用海带多糖进行辅助治疗D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患者可服用海带多糖进行治疗4 “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能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的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5.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CHIV入侵人体后,会感染人体的细胞2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T细胞后, T细胞死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IV直接利用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BHIV在增殖时不需利用T细胞提供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CHIV在增殖时必须利用T细胞提供的核糖核苷酸DHIV利用自身的核糖体以T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7. 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是_ A水痘 B梅毒 C水俣病 D破伤风8.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9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0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B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 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11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 ()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12 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A氨基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内质网 C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1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14. 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养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机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C.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15日本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蚊子的基因构造创造出一种新的转基因蚊子品种,这种蚊子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质,可以作为预防黑热病(由利什曼原虫侵入人体的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恶性疾病)的疫苗。请回答:(1)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利什曼原虫与人之间是_关系。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利什曼原虫引发的免疫反应主要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吞噬细胞最初对利什曼原虫吞噬属于_免疫。(2)研究发现,实验动物在被这些转基因蚊子叮咬后,体内出现了该病的抗体,但含量微小,可采用_的原理进行测试鉴定。(3)在免疫学上,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利什曼原虫、实验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分别属于_、_、_。(4)从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的角度分析,日本研究人员创造出的转基因蚊子潜在的风险与威胁可能有_ _。参考答案1【解析】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特定淋巴细胞。【答案】C2【解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等;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产生,而B淋巴细胞在胎儿期于肝脏内产生,成年时在骨髓内产生;细胞C和细胞E中DNA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不一定相同。【答案】D3.答案 C4.答案A5.答案 B6. 答案 C7.答案 C8.【解析】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C9.解析: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而T淋巴细胞参与部分体液免疫反应。结合题干的实验结果可判断,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答案:B 10.答案:C解析:在体液免疫中,抗原要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T细胞的呈递,才能将抗原呈递到B细胞,引起体液免疫反应。11.答案:A解析: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表面可以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引发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病毒的衣壳决定其抗原特异性。故因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即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导致体内存在着针对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12.解析: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答案:C 13.解析: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不是效应T细胞;抵抗天花病毒的记忆细胞可以存留一生,但并非所有的记忆细胞都可以存留一生,这也是脊髓灰质炎、乙肝等很多疫苗都需要加强的原因;呈递抗原的是T细胞,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和靶细胞结合,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答案:D13.解析:由题干“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知,肠道病毒引起的免疫为细胞免疫,与靶细胞接触的是效应T细胞,不是效应B细胞和抗体。最终消灭肠道病毒的是抗体,不是干扰素,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仅起增强其他免疫细胞杀伤力的作用。答案:C14.C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树突状细胞在机体内既能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浆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15【解析】(1)利什曼原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寄生,利什曼原虫属于胞内寄生虫,因此利什曼原虫引发的免疫反应主要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吞噬细胞对所有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检测。(3)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利什曼原虫属于抗原,实验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是免疫球蛋白。(4)转基因蚊子可用作生物武器,通过蚊子的叮咬对人类造成杀伤。【答案】(1)寄生细胞免疫非特异性(2)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3)抗原抗原免疫分子(4)转基因蚊子有可能扩散到实验室外,变成野生种类,造成对自然种群基因库的污染(或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制出某种生物武器,通过蚊子的叮咬对人类造成杀伤等) 17.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在我国流行,在专家的建议下,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自我保护措施,而医护人员对非典病人进行了积极的治疗。下图示意了SARS在人群中的传播以及人类治疗SARS的一些做法或初步设想。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SARS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1)在体外试验中SARS病康复者的血清对某些SARS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对一些SARS病毒无效,主要原因是_。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构不稳定,易变异BSARS病康复者的血清中可能没有抗体C只有用减毒的SARS病毒注入动物体内,才能获得抗体DSARS病属于遗传病(2)下列哪对生物之间的关系与人体和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相同?A白蚁和其消化道内的多鞭毛虫 B大小两种草履虫C豆科作物和根瘤菌 D噬菌体和细菌(3)在给非典病人A治疗中用干扰素. 激素等药物,其目的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_细胞的功能。(4)如题中所示,途径. 都能使人体获得抵抗SARS的能力,但它们的作用机理不同,与的主要区别是_ ;_。(5)题中过程表示人类可以根据血清中物质A,即_的分子结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药物X。(6)在免疫学上,SARS病毒. 干扰素分别属于_ . _。(7)SARS病毒首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_反应,以对抗SARS病毒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参与上述人体反应的细胞有_。 (8)当SARS再次流行时,康复的SARS 患者可能不再患病或者被传染上,症状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