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学而)2. 曾子曰:“吾(w)日三省(xng)吾(w)身:为(w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n)不习乎?”(学而)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 。”(为政)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di)。”(为政)5. 子曰:“由,诲(hu)女(r)【通假字:通“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通假字:通“智”】也。”(为政)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ng)也。”(里仁)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1.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讨论问题,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3.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4.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5.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6.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德才不兼备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7. 孔子说:“在几个人里,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8.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9. 孔子说:一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bi)是最后凋谢的。10.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用来终身奉行吗?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古代诗歌四首1. 观沧海 东汉末年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上翻腾着巨大的波浪。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庆幸极了,用作诗歌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2.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途在青山外,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潮水涨平,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残夜还未消退,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出春意。寄出去的家书不知送往何处,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3.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下温暖的树,也不知谁家有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着新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百看不厌的美景,尤其是绿杨浓阴下的白沙堤。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船,从口入。初极狭(xi),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n)陌(m)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ng)作,男女衣着(zhu),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o),并怡(y)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与外人间(ji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n)。余(y)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n)下,诣(y)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尽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的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短文两篇原文:1.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1.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2.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杜甫诗三首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2.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so)更短,浑欲不胜簪(zn)。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3.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诗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三峡原文:自 / 三 峡 / 七 百 里 中 , 两 岸 / 连 山 , 略 无 / 阙(qu)【 “阙”通“缺”】处。重(chng) 岩 / 叠 嶂(zhng) , 隐 天 / 蔽(b) 日。自 非 /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 曦(x)月。 至 于 / 夏 水 襄(xing)陵 , 沿 /溯(s)/ 阻 绝。或 / 王 命/ 急 宣 , 有 时 / 朝(zho)发 白 帝 , 暮 到 江 陵 , 其 间(jin)/ 千 二 百 里 , 虽 / 乘 奔(bn)御 风 , 不 以/疾 也。 春 冬 之 时 , 则 / 素 湍(tun) / 绿 潭 , 回 清 / 倒 影。绝 巘(yn) / 多 生 怪 柏(bi) , 悬 泉 / 瀑 布 , 飞 漱(sh) / 其 间。清 /荣 / 峻(jn)/ 茂 , 良 多 / 趣 味。 每 至 /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 涧(jin)肃 , 常 有 / 高 猿/ 长 啸 ,属(zh)引 /凄 异 , 空 谷 / 传 响 , 哀 转(zhun) / 久 绝。故 / 渔 者 歌 曰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chng),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chng)。”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地界中,江流两岸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连一点儿缺断的地方也没有;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住天光日影,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上行逆流而上的航路就被阻绝了。有时皇帝有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晨从白帝城出发,到了傍晚就能到达江陵,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地,一日之内就到,即使是骑上飞奔的马或驾起风来,也不如坐船快。 三峡之内,每到春、冬两季的时候,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打着回旋的清波,倒映在水中的山影,都十分壮观。江岸的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从高崖上垂挂下来,飞流冲荡在岩崖之间。江水清清,树木苍郁,山势险峻,百草丰茂,确实有许多情趣。 而每到雨后天刚晴或秋霜始降的早晨,三峡中又别是一番景象。树林和山涧现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爬上高崖的猿猴在放声长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的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传来阵阵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也不消失。所以当地打鱼的人的歌中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鱼我所欲也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於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拥有,那么(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人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羞恶廉耻的本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并任用的,傅说是从建筑工人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市中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做事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曹刿论战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n)焉?”刿曰:“肉食者鄙(b),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bin),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sh)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f)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故逐之。”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做大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回答说:“做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于是进(朝廷)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道:“靠什么去打仗?”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所以)老百姓是不会跟从你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以实情相报。”(曹刿)回答说:“这种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所以)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做到一一明察,但一定要尽力根据实际情况,慎重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交战。鲁庄公想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齐军三次击鼓,曹刿说:“(现在)行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马上想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他)下了车,察看齐军的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踩在车前横木上来瞭望齐军,说:“(现在)行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他们(士气)枯竭,我们(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推测(齐军的情况)。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了,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邹忌(zu j)修八尺有(yu )余,而形貌昳(y)丽。朝(zho)服衣冠,窥(ku)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ng)讥于市朝(ch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期(j)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容貌光艳美丽。(有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看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纵横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对您有所求。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人,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见齐威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fi)薄,引喻失义,以塞(s)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罚臧否(p),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u)之、费祎(y)、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z)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补阙(qu)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n)、灵也。侍中、尚书、长(zh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b ),猥(w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su)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通又y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l),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钝,攘(r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zhn zhu) 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y)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文: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实在是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期啊。可是宫庭里侍奉守卫臣子们不敢丝毫懈怠,战场上忠诚的将士们舍身忘死(地作战),原来是他们追念先帝特殊厚遇,想要报答在陛下您的身上的缘故。(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勇气,绝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于堵塞忠臣们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身边的近臣)和朝廷中(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犯科以及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通晓军事,从前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能够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与我探讨当时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动振奋,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命,在危机患难之间我接受了委任,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从而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权衡得失,毫无保留的向您提出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托付给我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重任,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以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诏令。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感谢激动。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地不知自己说了些什么。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的粟(谷子)。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来饲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不能表现在外面,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都不能得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驾驶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充分施展出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道:“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这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佩(pi)环,心乐(l)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冽)(li)。全石以为底,近岸,卷(原读qun,现读jun,标准读jun)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y),为嵁(kn),为岩。青树翠蔓(mn),蒙络(lu)摇缀(zhu),参(cn)差(c)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然不动;俶(ch)尔远逝,往来翕(x)忽。似与游者相乐(l)。 潭西南而望,斗(d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o)怆(chung)幽邃(su)。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译文:从小石潭东面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成林的竹子,听到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感到)开心。砍伐竹子开拓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冽,潭以整块石头作为底,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潭底)有些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态。青色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向下直射到潭底,(鱼影)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影)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嬉戏。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而小潭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难以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周围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的环境使人忧伤。因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我)记下此件事便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tng)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予(y)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ng)(sh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f)霪(y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ng)倾楫(j)摧。薄(b)暮冥冥(mng),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j),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 汀(t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夫(f)!予(y)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象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吟诗作赋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触发的情感,怎么会不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赶路,桅杆倾倒、船桨摧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别人批评指责,(会觉得)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十分悲伤。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们时飞时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们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酒对着风,那真是快乐的不得了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替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我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我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树林和山都特别的美,远望那树木茂盛, 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是醉翁亭啊。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酒,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年人弯着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新乡育才高级中学新乡市育才实验学校招聘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非在编药学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湖南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凤凰乡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考核通知课件
- 2025北京昌平区第二批乡村助理员招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济南水务集团招聘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洗鞋洗护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王佩丰图表实战课件
- 港口集团绩效考核方案
- 华为公司校园招聘个人简历标准版
- 固体化学固体中的扩散
- 学校结核病防控培训课件
- 经典企业商业融资计划书模板
- DBJ50T 043-2016 工程勘察规范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八年级美术下册《弘扬真善美》优质课件
- 《流行病学》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
-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
-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