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火烧圆明园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 语 文3,课时:1课时4,学生准备:(1) 初读圆明园的毁灭,找出生字词。(2) 再读课文,划出你觉得精彩的句子。 (3) 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文字、图片等)。二、 教学课题1.学习本课生字词.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 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四、 教学方法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相关链接中的内容可供参考。文后的“选作题”可在学完课文后布置,再结合“展示台”交流展示。如果有条件,可以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2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要有个主题,可找出文章中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在讨论中明确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珍贵文物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的。五、 教学过程环 节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课前学习1、选择内容,下发资料; 2、自主阅读,体会情感。激发兴趣,独立思考课堂导入(1分钟)1.“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圆明园?”“毁灭前的圆明园和毁灭后的圆明园各是什么样子”2. 【百度视频】片段/programs/view/adTKi49n3b0/方法导航,明确目标用比对引起学生兴趣作品简介(3分钟)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圆明园资料;2、分享资料:【百科名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4%B2%C3%F7%D4%B0&in=27529&cl=2&lm=-1&st=&pn=6&rn=1&di=53781190275&ln=2000&fr=ala1&fm=ala1&fmq=133023044200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由学生查找的资料入手,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点燃课堂学习的激情走近圆明园(1分钟)圆明园的详细资料/view/2476.htm口语交际(2分钟)结合预习,请请用以下方式对圆明园毁灭前后做出比较:v 毁灭前的圆明园:v 毁灭后的圆明园:通过对比加深印象为引起爱国情感做铺垫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0分钟)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请你尝试给这篇课文划分段落.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一共有七个“有”.)你能不能一口气把圆明园中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呢?大家再读带“有”的几句话.圆明园中的景观仅仅只有这七个吗?(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省略号.使学生明确: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具体说.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漫步园内,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又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也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还仿佛看到了.想再看看这个园林吗?(看图片.)再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国自读第4自然段,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两千多年.从收藏时问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脉络,以及中心思想。交流互注(20分钟)勿忘国耻,激发情感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了,早被那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同学们,此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a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b当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在哪里呢?请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侵略者采用哪些野蛮手段毁灭了圆明园?用书上的词语简要地概括.(从“掠”“毁”“烧”“凡是”“统统”“所有”等词语中,看出侵略者的野蛮、贪婪.)面对强盗,皇帝只顾自己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地呻吟.让我们看看那惨痛的一幕吧!(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programs/view/f1Q5KpmWNR0/播放录像后出示:这把火烧毁了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学生板书自己的感受,可能会写出这些内容:最珍贵的文物、珍品园林艺术的精华游圆明园的梦想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中国人心中的天堂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科技落后,实在让人气愤.我们为国家失去这样一座精美的园林而惋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侵略者毁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请大家齐读第一段.引发共鸣.提升情感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自己读一读,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说明圆明园被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如今,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由景触情,让学生自己交流体会,更能品味出其中的感情。课后延伸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还可以到网上发表.(网址:圆明园遗址公园,wwwyuanmingyuanparkcom)u 观看爱国电影火烧圆明园,可以把感受写下来。 培养合注能力走进名著天地六、 教学反思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学生运用网络中的丰富的资源自主学习,或点击圆明园概况,或欣赏圆明园风光,或观看圆明园被毁的视频信息,或虚拟走进圆明园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选择相关的内容信息进行积极探讨。在网络上,学生还可以相互传阅资料,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础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整个过程,教师随时可以利用屏幕监视、或遥控辅导学生学习。这些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商而学到知识,其价值远远超过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灌输,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基于网络环境的阅读中,网络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和反馈,达到主动地把握知识,主动地发现学习规律,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阅读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