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程控制测量要求.doc_第1页
京沪高程控制测量要求.doc_第2页
京沪高程控制测量要求.doc_第3页
京沪高程控制测量要求.doc_第4页
京沪高程控制测量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沪线二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为了统一各单位二等水准测量内外业工作,以规范作业流程、保证测量成果质量,依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及相关要求,制定以下作业要求:(一)、数字水准仪测段往返起始测站设置a)仪器设置主要有:测量的高程单位和记录到内存的单位为米(m)最小显示位为0.00001m设置日期格式为实时年、月、日设置时间格式为实时24小时制b)测站限差参数设置:视距限差的高端和底端视线高限差的高端和底端前后视距差限差前后视距差累积限差两次读数高差之差限差c)作业设置:建立作业文件建立测段名选择测量方式输入起始点参考高程输入点名(点号)输入其它测段信息c)通讯设置: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二)、外业观测规定(1) 水准观测应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仪器使用Leica NA3003/Trimble Dini12等不低于DS1级的电子水准仪和配套2m或3m铟瓦条码水准尺、尺垫。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必须检校合格。自动观测记录,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一条路线的往返测必须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路线进行。(2)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以减弱前后视折光误差的影响。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若与高压输电线或地下电缆平行,则应使水准路线在输电线或电缆50m以外布设,以避免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 (3) 开工前需进行仪器检校,i角限差15秒,之后i角每周进行一次检校。同时检查水准尺垂直度,每次检校必须认真填写检校记录,形成纸质记录,作为归档资料保存。(4) 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还应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尽量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要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仪器只能在厂方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观测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上仪器罩。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务必装上遮光罩。(5) 外业观测应按照“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进行。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观测中应用绳尺进行距离测量,前后视的距离尽量相等,其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值。(同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值小于等于1米,同一测段前后视距累计总差值小于等于3米.)(6)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须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应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7) 一个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的往测和返测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进行,针对本条线具体情况,要求上午往测,下午即进行返测,保证当天的观测路线形成往返测段。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每个组的接头点必须确认清楚,杜绝接点错误。(8)观测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准尺和仪器的稳定性,应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必须踩实以避免尺垫、脚架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能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必须借助尺撑,确保水准尺垂直。(9) 水准测量的观测工作间歇时,应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或CP、 CP点上)。最不利的情况下,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水准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加以标记,间歇点应每组独立唯一编号,不能混乱。间歇后,应对两个间歇点的高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限差要求,则可从间歇点起测。(10) 本水准网联测原二等水准点,各段落需联测的原二等水准点见“联测原二等水准点表”,目前表中列出的既有京沪二等水准点均距离线位2km以内。对于本次新设的深埋水准点,必须埋设15天以上,方可进行测量;暂时不能联测的深埋点,应在水准路线经过时联测附近的CPI或CPII两个以上,之后联测深埋点时,应首检测需要引测的水准点,超限时应继续向前后联测。 (11) 观测文件名命名原则:按日期、段落名称建立,如4月5日测BM1001到BM1002段水准,文件名为040510011002。每天及时将原始文件传输到电脑,并立即备份,严禁任何形式的更改。同时复制一份用于数据处理的文件。(12) 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计算正常水准面不平行和重力异常的改正数,外业观测期间应对每个水准点(含深埋点、基岩点)的经、纬度予以记录。外业每测段的高差、路线长度现场实时记录,形成纸质记录,以便于处理资料时进行核对。(13) 计算表格表头统一,表头分别为:京沪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精密控制测量高程计算表;高差概算图,对于NA3003和DINI 12输出表头格式见附件,计算产生的文件用A4纸打印输出。(14) LEICA NA3003电子水平仪,后处理软件由精密测量所提供;DINI 12电子水平仪,不需要后处理软件,数据格式采用REC-E格式。最后平差计算统一采用清华山维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15) 各项限差要求: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二等每千米偶然中误差M1.0每千米全中误差MW2.0测站要求等级仪器类别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重复测量次数二等电子水平仪3且501.56.00.55且2.802次注:所有数字水准仪,在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测站观测限差等级基辅分划读数的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mm)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mm)二等0.20.61.0往返测高差不符值:4k 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附和路线闭合差:4L L:附和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环闭合差:4F F: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6R R: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公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三)、数据处理(1)每天外业结束后,要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外业提供高程计算表,高差概算图,作为过程文件保存。(2)水准网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以联测的基岩点为起算点,进行整体严密平差计算,采用清华山维NASEW智能图文网平差软件包。(3)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应按环线闭合差计算Mw。M和Mw应符合表14的规定,否则应对较大闭合差的路线进行重测。(4)外业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测段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 mm测段高差中数/ mm水准点高程/ mm二等0.010.10.010.010.10.1(四)、测完后应及时提交如下资料1、外业原始记录文件和原始数据处理文件2、水准计算表3、水准概算图4、水准路线图5、仪器检定证书6、i角检查记录以上数据的打印文件必须计算、复核签署齐全,并提供相应的电子文件。(五)、附件一、京沪高速铁路二等水准需联测原二等水准点表段 落需联测原水准点号承担队伍DK0DK125JJT01,JJT04,JJT05,JJT06,JJT07, JJT08,JJT09, JJT10 JJT11, JJT12,五队DK12DK260JH017(天津枢纽),JH018,JH019,JH020,JH021,JH022-1,JH023-1,JH024-1, JH025,JH026, JH028-1, JH029-1,JH030-1, JH031-1, JH032四队DK260DK407JH034, JH035,JH036-1,JH037-1,JH043-1,JH045-1,JH046-1,JH047-1,JH048,JH049,JH050-1, JH051-1,JH052-1一队DK407DK530JH053, JH0551, JH059,JH060, JH062, JH065,JH066, JH067, JH069-1二队DK530DK667JH069, JH070, JH071,JH072, JH073, JH075, JH076,JH079, JH081,JH082, JH084,JH086-1三队二、计算文件表头格式京沪高速铁路二等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数字) 仪器类型:NA3003(或DINI 12)日期: 2007年4月10日 地点:山东济南数据源文件:D:京沪水准计算文件 041010011002.dat 作业员: 张三- 点号 后视 前视 高差 后视距 前视距 起始高程 平差后高程-三、京沪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精密控制测量高程计算表(二等)点号高差距离改正平差后高程往测(m)返测(m)高差中数(m)较差(mm)限差(mm)(km)(m)(m)四、高差概算图电子水准仪及水准尺检查记录 仪器号: HC表35序号检查内容及标准状态处理者1水准仪是否有计量检定合格证书是 否 停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