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兴化张郭中心校 夏萍 课题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材简解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训练学生朗读,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课文还配备了3幅插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 课题中的“恩情”在本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对儿女的恩情,再就是儿女对母亲的感恩。目标预设 1、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运用恰当的方法识记“恩、抚、报”等10个生字。3、能匀称美观地书写“报、恩”,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品读词句,想象并体会母亲的恩情。5、初步了解“文包诗”类课文的写作特色,能联系课文语句、插图,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重点、难点 1、品读词句,想象并体会母亲的恩情。2、初步读懂课文,能联系课文重点语句,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设计理念 感知并品读语言,诵读并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以朴实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三幅传达母亲浓浓情意的画面。教学中图文结合,围绕“缝补”、“送别”、“春晖”三处场景,指导学生深情朗读课文中相关语句,启发想象母亲深藏的劳累、担忧,与情景中感悟饱含的深情,引发诵读游子吟中相应诗句,情感的表达自然地通过语言流淌出来。母亲对儿子的深情隐藏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词句之中。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发现那些“特别”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感情朗读等方式,进入课文,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如此,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就是立体的、鲜活的,语文也会伴随着思想情感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设计思路 感悟母亲的恩情,深情诵读重点词句是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我想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走进千年前孟郊的世界,直面孟郊创作游子吟的背景,并通过有意识的想象,为“缝补”、“送别”和“春晖”三幅画面增添更多的涵蕴,感受到母爱是那么细微,那么平凡,却又令人铭刻在心。教学过程中,以读促悟,在多种形式的导读中实现语文课的“语文味”。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在品读课文前三段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表述出来。教学过程一、诵读故事,导入课文。1、师:孩子们,游子吟是一首著名的小诗,知道“著名”是什么意思吗?指名两生背诵。(你的语调特别有节奏,已经是在诵读古诗了。)【这一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很多人知道、记得”也就是“著名”】2、 师:还有谁也会背?这么多小朋友会背,爸爸妈妈也会背。这首诗从唐朝一直流传到今天。这就是著名的游子吟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3、 为什么这首诗这么著名呢?因为它写出了 母亲的恩情 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检查读文情况,相机正音。3、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三幅插图?三、发现恩情,朗读感悟。1、出示“缝补图”a师:看这幅图这是什么时候?母亲在干什么?(母亲是在帮自己缝补衣服吗?)(说得很完整,谁再说?)(你说得更清楚了!)【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达所见所想,是语文课的重要目标】b师:书上是怎样介绍这幅图的?请打开书,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把相关语句划出来。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名说。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师:许多小朋友都划出了这一句。这一句里藏着母亲的恩情,我们要好好的读。【“藏”蕴含了母爱的深沉绵柔,用“藏”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更形象些。】指导朗读:(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时间也好像停止了轻轻地、缓缓地读)指名读,齐读。师:读到这儿,我忍不住劝劝母亲:您年纪大了,眼睛又不好,还是早点儿休息吧!想象一下母亲会怎么回答。讨论交流。c师:这就是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啊!第一段还有一个句子也写出了这份情。找找看。指名读。师:我听出了担忧。母亲把她的担心都藏在了这六个小点里。想想,母亲还担心什么?指名回答。d师:是呀,母亲把她的担心和不舍都缝进了衣服里。原来,母亲的恩情就藏在这又细又密的针脚里。板书:针脚师:这件缝满母亲恩情的衣服让孟郊一生难忘,所以后来他在诗句里这么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齐读。2、 出示“送别图”师:大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母亲的恩情”还藏着哪儿?生自由读。交流。a、 “送到村外”、“清早” 师:看,年迈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b、 “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在图旁出示)情境导读:离别就在眼前,母亲含着眼泪,望着儿子说 母亲不舍地拉着儿子的手说c、 “几根白发”师:通过孟郊的眼睛,你还能看到母亲的恩情吗? 这白发怎么又多了几根?想象说话,体会母亲的操劳和忧愁。师:原来,母亲的恩情就藏在板书:白发d、 师:母亲就是这么伟大而又平凡,50岁的孟郊难忘这一幕幕,不由得写下了这两句: 再次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齐读。3、 师:母亲的恩情,孟郊感受到了吗?你从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的?a、“不住地点头”、“湿润”b、师:请快速地默读三、四两个自然段,那里面也有词句能看出孟郊感受到了母亲的恩情,把它们划出来。交流:“抚摸”师:这件缝满母亲恩情的衣服,孟郊穿着它抚摸着它,像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心里(暖暖的)此时,孟郊想到了指名说。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师:小草是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的,在孟郊的心里谁是小草,谁是太阳?小草能够长得生机勃勃,是因为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原来,母亲的恩情就像无处不在的阳光啊!板书:阳光师:谁能读好这两句话指名读。师:母亲把慈爱全给了儿女们,可儿女们却报答不了(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因此,孟郊在游子吟里感叹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四、想象说话,表达情感。 1、母亲对我们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有位可爱的小朋友读了这篇课文后,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他写了这么一首诗来送给母亲 出示:妈妈的爱,像草原。 我是小羊,怎么跑也跑不到边。 女生齐读。2、你觉得妈妈的爱还像什么? 出示:妈妈的爱,像 我是,。 生练习表达。【这节课的目的不光要孩子感受到母爱,还有引导他们能用属于孩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母爱的感受。】 3、母亲的爱像草原,像天空,我们怎么能看到它的边际。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把母亲深深的爱读出来吧。 出示:游子吟 齐声诵读。五、练习生字:报、恩1、母亲的恩情,我们不光要说在嘴上,还要写在纸上。师范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