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A---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PPT课件_第1页
菏泽A---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PPT课件_第2页
菏泽A---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PPT课件_第3页
菏泽A---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PPT课件_第4页
菏泽A---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与外加剂研究所高桂波2011年2月19日 2 高桂波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与外加剂研究所工程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士 山东大学硕士 东南大学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 先后在济南第一建材厂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新型建材公司 济南方圣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单位担任质检员 技术负责人 总工程师等职务 济南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先进个人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项目等课题研究工作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获得专利6项 科技鉴定成果6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 美国格雷斯建材奖1项 个人简历 3 主要内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管理试验室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运输 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情况的汇总与分析 4 第一部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5 生产混凝土所需原材料 胶凝材料 水泥 粉煤灰 矿渣微粉 硅灰骨料 河砂 机制砂 石子 轻骨料外加剂 泵送剂 防冻剂 防水剂 膨胀剂水其它 聚丙烯纤维 木质素纤维 钢纤维等 重要的质量检测项目 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各种材料出现的新特点 极端情况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6 水泥 强度 判定强度的富余系数判定强度的稳定性对比强度的发展速度 7 水泥的凝结时间 环境条件粉煤灰与矿粉的品质 掺量外加剂的种类 掺量缓凝组分 减水组分 8 水泥需水量 通过胶砂稠度初步对比水泥的需水量定期进行配合比实验 对比不同厂家水泥的需水量跟踪生产 运输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用水量及状态的变化 9 水泥的外观颜色 横向对比对比不同厂家 不同标号水泥颜色的差别纵向对比同一厂家同种水泥在不同时期的颜色变化极端情况如果颜色突变 则要慎重使用 避免工程事故水泥中的掺合料或熟料变化 调包 误用粉煤灰 10 水泥的放置时间与使用温度 影响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坍落度 流动性 坍落度损失等影响安定性 11 水泥的新特点及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水泥的比表面积增大熟料颗粒的水化速度 强度的发展速度同期内熟料的水化程度水化热释放速度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掺量 坍损 碱性 12 水泥的新特点及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水泥中的掺合料更为复杂品种更多 FA 矿渣 石灰石等掺量更大 分磨混掺 FA 矿粉 对配合比设计 工作状态 强度产生重大影响 13 水泥的新特点及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水泥中的外加剂更为复杂助磨剂激发剂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14 粉煤灰的重要检测项目 比表面积 活性比表面积小 活性低比表面积大 活性大需水量 烧失量 均匀性需水量 水灰比 混凝土强度烧失量 含碳量 外加剂的吸附量均匀性 混凝土质量的均匀性外观颜色外观颜色直接反映粉煤灰的质量颜色黑 含碳量高 需水量就越大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配合比试验注意各项性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15 粉煤灰的新特点及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1 粗灰多 细灰少难以发挥粉煤灰的火山灰 微集料 形态 界面效应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效果受到限制 2 同一车粉煤灰上下分层原灰掺入混凝土中 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加大抽检力度 同一车粉煤灰分2次以上检验 3 脱硫粉煤灰的出现用粉煤灰吸附尾气 硫酸盐含量多措施 直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查看对用水量 工作性能 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 16 粉煤灰的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掺加量过大强度凝结时间表观质量抗冻融性能 抗碳化性能2注意质量稳定性细度 含碳量 需水量 硫酸盐3注意环境温度 施工部位对FA掺量的影响4其它材料对粉煤灰使用效果的影响水泥富余系数的大小水泥碱性的高低水灰比 17 矿粉的重要检测项目 1 比表面积与活性比表面积大 活性高 但需水量大 收缩大注意二者与混凝土质量之间的联系 2 外观颜色矿渣微粉应为白色粉末矿粉颜色发灰或发黑 说明矿粉中掺加了活性较低的钢渣粉或粉煤灰 18 矿粉的特点及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活性的差别水淬降温自然降温粒形的差别立磨 球磨颜色的变化灰色 掺FA或钢渣 活性白色 石灰石粉 活性 烧失量水泥中矿粉掺量的增加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掺量 19 矿粉的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掺加量过大水泥厂在粉磨熟料时掺加部分矿渣水泥出厂前 再混掺部分磨细矿渣 分磨混掺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再次掺加2避免收缩过大掺加矿渣微粉后 混凝土的收缩增大 容易产生裂缝3注意质量稳定性同批进货的均匀性 同一厂家不同时间产品的质量稳定性4环境条件的差别对矿渣粉掺量的影响5其它材料对矿渣粉使用效果的影响水泥富余系数的大小 碱性的高低 20 砂子的重要检测项目 1 细度模数 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影响重大 2 泥 泥块含量泥 泥块含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3 河砂中 5mm的颗粒含量砂中石子含量的变化造成混凝土中实际砂率的变化 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泵送性能 21 机制砂的采用 1 含泥量低有利于提高外加剂的适应性和混凝土强度 2 细度模数可调控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 粒形较差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22 砂子的使用 1 不同细度的细骨料搭配使用 2 采用反击式破碎的机制砂粒形好 23 石子的重要检测项目 石子的颗粒级配石子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影响重大骨料堆积空隙率 水泥用量 强度 成本 24 石子的重要检测项目 石子的含泥量 泥块含量 石粉含量工作性能 造成混凝土需水量过大 坍损过大力学性能 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 耐久性 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耐久性降低 25 石子存在的常见问题 1 颗粒级配不合理5 10cm颗粒多 胶凝材料用量增加 泵送性能变差 2 风化岩含量较多骨料压碎指标值变大 用水量增多 强度下降 3 干硬的粘土块含量需水量 外加剂用量 坍损 强度 4 表面石粉黏附影响骨料浆体的界面结构 严重影响混凝土性能 26 石子的使用 合理搭配使用不同粒径的骨料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寻找规律注意观察骨料状态 全面掌握质量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27 混凝土外加剂的重要检测项目 1 适应性优先采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来检验水泥 含泥量 细度模数 颗粒级配等因素相关 2 减水率水泥的温度 放置时间 FA的烧失量 比表面积确定水灰比 预测强度 3 凝结时间缓凝成分 早强成分 掺合料掺量 环境温度 4 混凝土强度外加剂的引气性 减水率 减水组分种类水泥 配合比 28 外加剂使用面对的问题 1 种类多萘系 木质素 脂肪族 氨基磺酸盐 聚羧酸等每种减水成分都会使混凝土的性能发生变化以混凝土的性能为标准来验收 2 注意力过多集中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上每次进货进行配合比验收 坍落度 流动性 坍损通过过多的缓凝成分 引气成分来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牺牲了部分其它性能 3 缺乏各种影响因素的验证 对比客观考虑其它材料 环境因素的影响认真分析外加剂以外的影响因素 29 外加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多进行配合比试验全面考虑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外加剂 粉煤灰 水泥 骨料找到关键影响因素 合理评价外加剂性能 2 做好留样 对比工作保证质量的可追溯性 3 对稳定性给予合理的评判 控制不同时间进场的外加剂性能对比 4 慎重调整掺量 30 新型混凝土外加剂 聚羧酸系减水剂 31 新型混凝土外加剂 聚羧酸系减水剂 减水率高保坍性好 不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掺量低 混凝土表观质量好水泥相容性好混凝土收缩小 有利于提高结构耐久性今后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方向 32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种类多减水型 保坍型 低粘型 减缩性 早强型 抗硫酸盐型等根据工程要求复配使用与其它成分的相容性与其它减水组分相容性较差 严禁混掺与缓凝组分 防冻组分等相容性较好对搅拌用水量 骨料含泥量非常敏感与消泡剂和引气剂复配先消后引使用范围有待拓展价格因素 其他材料的限制因素 33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 全面的控制每种原材料的质量 2 充分掌握每种材料出现的变化 3 原材料便宜 生产成本就便宜 弥补措施的成本重大质量问题的成本企业的声誉 4 认真学习新材料的使用技术粉煤灰 矿粉 轻骨料 机制砂 聚羧酸 34 第二部分试验室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35 试验室的主要工作 原材料检测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应用产品检测与调整内外部门协调与技术服务技术资料新技术储备 36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1 检测项目与频率 2 当前质量的判定 3 质量稳定性的判定 4 原因分析每种原材料的每一项检测指标建立统计数据 仔细分析每段时间的变化 分析原因对不同厂家的原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对质量稳定性给出一个客观评价寻找原材料质量与混凝土质量的对应关系 37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1 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各种原材料情况施工要求 部位 底板 顶板 墙板 斜屋面环境 温度 湿度 日照 风速 2 通过配合比实验验证工作性能 强度 留有一定的富余系数 3 预见性提前进行试验备用切勿盲目照搬 4 通过实际生产验证 反馈现场使用情况实际的工作性能与强度富余系数寻找原材料质量与混凝土质量的对应关系 38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注意事项 1 胶凝材料用量并不是胶凝材料越多 混凝土的性能就越好胶凝材料越多 收缩越大 耐久性降低水胶比决定强度 2 骨料因素的影响级配 骨料堆积的密实性密实性越大 空隙率越小 所需胶凝材料越少 流动性好混凝土的组成 层层包裹 3 掺合料的掺量与比例合理的颗粒级配 39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1 生产配合比使用情况不定期进行与各种原材料适应性的验证试验工作状态的验证凝结时间 强度的验证 2 某种原材料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水泥 外加剂 粉煤灰 骨料的颗粒级配与含泥量 3 具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技术储备施工之前的验证 4 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 5 技术指标的调整 40 混凝土的检测 检测重点重点配比 重点工程 重点时刻检测频率生产量 配合比 原材料检测结果的总结与分析混凝土质量的总体评价质检员工作的评价特殊情况出现的频率 退货频率 强度统计与对比注意事项避免试块造假 做到对质量心中有数颜色 凝结时间 41 实验室与其它部门关系的协调 内 材料部门 生产部门 经营部门 运输部门外 原材料厂家 施工现场 质检部门 同行上 及时反映情况与思路 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下 技术问题的及时探讨沟通换位思考 了解各项工作的特点 42 特殊技术的储备 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防腐蚀混凝土透水泥土清水混凝土蒸养混凝土 43 特种混凝土技术 原材料的特性 要求 质量控制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浇筑过程中的特点与注意事项经验的借鉴与总结充分了解当地的施工情况 44 基于整体的动态质量管理 注意事项 A明确的分工B各项工作的有机串连C动态质量管理 45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实验与检测数据的认真总结分析整体的动态质量管理尽可能获得更多部门的工作支持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技术资源 46 第三部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7 保持原材料的稳定性 同一性 1 胶凝材料的稳定性 同一性水泥 温度 颜色 强度粉煤灰 需水量 颜色矿粉 活性 颜色 2 骨料的均匀性含水率 颗粒级配 含泥量铲车司机均匀上料 3 外加剂的同一性减水率 含气量 颜色 凝结时间 强度更换每一种原材料时 及时调整出机状态 48 配合比的准确使用 采用当前的生产材料验证配合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的选用配合比准确的输入准确的计量 49 生产过程中配合比的调整 1 砂率根据砂中的石子含量变化范围及时调整 2 用水量根据砂含水量及时调整生产用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 外加剂掺量胶凝材料需水量 水泥温度 气温 运距 浇筑部位 4 骨料在泵送混凝土中采用级配较好 含泥量低的骨料合理搭配 5 胶凝材料用量慎重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同时相应调整外加剂与水的用量严禁为了增加工作性能盲目添加胶凝材料 50 生产过程中技术参数的控制 1 搅拌时间所有原材料全部加入后的搅拌时间水灰比 胶凝材料用量 环境温度物料不能充分混合 骨料与浆体界面质量的劣化外加剂的减水性能无法充分体现 2 计量准确性定期校对根据每月材料的盘点情况 判断计量误差 51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1 混凝土种类 标号 配合比的变化 2 原材料的变化 禁止普通外加剂与聚羧酸互掺 3 浇筑部位 运距的变化 4 环境温湿度 风速 日照等变化 5 退货的调整 转移 52 第四部分混凝土运输及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3 合理安排生产速度 减少坍落度 扩展度损失 保持泵送性能 减少现场加水可能性考虑具体浇筑部位及需求量底板 斜屋面 墙板 顶板考虑浇筑方法汽车泵 地泵 吊装考虑运输条件运输距离与时间禁行时间合理车辆调度 54 泵送过程的质量控制 1 泵送前的准备工作 2 混凝土工作性的判断坍落度 扩展度施工单位 监理等评判标准不一致 2 泵送过程混凝土工作性的变化沿程坍落度损失 间歇式放料 3 现场调度与生产部门及时联系禁止现场加水 4 调整措施二次掺加外加剂 55 现场浇筑与养护 1 浇筑准备浇筑层底湿润 管道泵车的清洗 2 浇筑过程坍落度不宜过大 防止过度振捣保持泵送的连续性防止表面起灰 产生顺筋裂缝 3 养护及时养护 保湿 保温负温条件下严禁表层洒水养护 56 必要的现场回访 意见与建议混凝土结构的表观状态现场试块检测强度对比对营销工作的支持 57 第五部分质量情况的汇总与分析 58 原材料质量情况的汇总与分析 检测数据的表达方式 图 原材料合格性 稳定性的判断原材料的质量变动趋势原材料的质量对比 厂家的选择特殊数据出现原因的分析用数据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9 产品质量情况的汇总与分析 相同标号混凝土的强度统计整体的混凝土强度统计 不同季节混凝土强度的发展情况相同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