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份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1页
2010年7月份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2页
2010年7月份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3页
2010年7月份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4页
2010年7月份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7月份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陆文芝 92010年7月份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1、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会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P142、 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首先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第三,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的社会主我建设事业服务;第四,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的社会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第五,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P283、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P314、 社会学的功能:第一,研究功能:1)描述性功能2)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3)预测性功能4)规范性功能第二,教育功能;第三,社会管理功能;第四,社会批评功能 P395、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的基本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体;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P556、 次级社会关系(名)次级社会关系与初级社会关系相对应。是人们后来通过广泛参与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不太亲密的社会关系。P647、 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1、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4、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P658、 所谓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P669、 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P8010、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2)习得性3)共享性4)累积性5)特珠性和共性 P8211、文化模式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模式互相区别。P8512、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P8713、文化采借,又译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P9714、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P10615、继续社会化的意义?其一,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其二,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其三,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列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其四,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择和内化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P11416、所谓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P12917、拟据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P13118、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P14019、社会网络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网络的形成是非曲直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2)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3)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4)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5)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P14720、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P15421、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等。P15722、初级群体具有的特征:一是规模小;二是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三是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大都处于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因此可以表现比较全面的人格特征;四是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五是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15923、家庭的功能:1)规范性功能2)经济生活功能3)精神生活功能4)教育功能5)抚养、赡养功能。P10624、我国家庭的现状:1)家庭规模趋于缩小2)家庭功能有所变化3)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现代家庭建设:家庭建设既是家庭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家庭问题的积极措施。从总体上说,家庭建设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家庭物质生活建设和家庭精神文化建设。所谓家庭物质生活建设,主要是指家庭的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谓家庭精神文化建设,其内涵不仅包括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调适家庭人际关系、教育子女、家政管理的能力,而且包括提高家庭成员伦理道德水平,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家庭建设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精神文化建设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P168)25、怎样协调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其矛盾和对立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除了那些反社会的利益群体外,其他所有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其次,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提下,生产资料与政治权力的使用以及利益的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后,应该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来协调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P17326、既得利益集团的最大特点在于,在缺乏足够的社会监督的条件下,既得利益集团会倾向于为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利益集团具有如下明显特征:一是具有自利动机,谋求本行业、本部门、本集团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全社会财富或人民福利最大化;二是他们作为分利集团,借助政治资源并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经济资源的瓜分和占有,尽管其从业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很小,但占有的各种经济资源非常世大的;三是具有排他性,排斥其他利益集团参与竞争,妨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从而强化其垄断地位;四是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能制造所谓的“政府失效”27、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P17728、组织的特征:1)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2)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3)组织成员的角色化4)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P17829、公共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1)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2)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3)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属于公共资源;4)公共部门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5)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P19430、公共部门的优势:1)提供私人部门不愿意和不能提供的、对社会来说又是必需的公共物品;2)向社会的弱势人群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3)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以防止其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足来损害消费者的权益。4)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减少企业行为产生的外部影响。公共部门的缺陷(政府失灵):1)公共部门主要响应多数人的需求来决定公共物品的提供与否,因此社会上占少数的人群对某些公共物品的需求就不易获得满足。2)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是普遍性的,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一致的,但事实上人们的需求不尽相同,所以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在使某些人满足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可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3)公共部门在提供某种公共特品之前通常需要获得社会上多数人的支持,而这总是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正式讨论和民主表决。4)人们常常发现公共部门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在规模、质量、成本、责任等方面存在这种问题,例如遇事推委、形式主义、效率低下、成本开支大、欠缺人情味等。P19631、第三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1)第三部门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2)第三部门组织独立于政府组织;3)第三部门组织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4)第三部门组织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5)第三部门组织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P19732、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的作用:1)第三部门可能性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2)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3)第三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4)第三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5)第三部门是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6)第三部门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P19933、社会制度定义为: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P20234、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1)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2)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3)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4)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P20635、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1)行为导向功能2)行为调控功能3)文化创新功能4)社会化促进功能 P20736、所谓社区,一般地说,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P22437、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P23138、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1)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业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2)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3)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4)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P23639、集镇社区是联结城乡的中介环节,在其社会生活中,既具有某些程度的城市社区特征,也具有某些程度的农村社区的特征。第一,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第二,人口结构比较复杂;第三,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第四,集镇社区的地理环境优越;第五,集镇社区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P23840、社区发展的原则?1)民主原则2)需要原则3)自力原则4)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P242社区发展的意义?社区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政府和公众都认识到,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可以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的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P24341、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看法:我国政府和人民逐步认识到社区的重要作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地,社区可以承担从单位中剥离出来的许多社会功能,成为各项社会政策的实现场所。同时,人们也从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中认识到,社区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不是把社区改造为由政府直接管理和提供服务的新单位,而是必须依靠社区居民自身的力量,挖掘潜力,在政府的支持下,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来解决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从本质上看,中国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和一般的社区发展不同,中国的社区建设不只是一种社会工作,而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一项内容广泛、意义深刻的系统工程。P24642、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差别,包括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P24943、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理论?1)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2)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3)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4)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P25444、社会流动的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P27045、我国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1)工业化和科学化技术进步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2)城镇化是社会流动的又一强大动力;3)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流动的巨大推力。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1)人口因素2)自然因素3)地区发展因素4)制度因素5)政策因素6)个人因素P27546、偏差行为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P27947、偏差行为的正功能: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3)有助于社会预警4)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P28348、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P29249、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第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P29350、所谓非制度化控制,是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P29551、所谓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来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P30252、结构性问题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因问题、老龄化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社会福利问题、劳资纠纷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不平等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P30753、社会问题的防治意义?1)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2)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损失。3)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