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3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4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查内容:以文言阅读为主)一、文言文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30分)樊 哙 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C. 与沛公有隙 有隙:有嫌隙,有隔阂 D. 哙等见上流涕曰 流涕:留泪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B.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C.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 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高祖即刘邦,是汉朝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以为功最高),自司马迁时称其为高祖,随着史记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后世称刘邦为“汉高祖”。B.闭关即封闭关口,这里的关指的是山海关。山海关因其地处险要,易守难攻,在秦汉时极为重要。C.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称“参乘”或“车右”。D.宦者,这里指宦官,宦官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由于很多皇帝对宦官的过分信任和使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宦官专权的现象。4. 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B.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C.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D.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2分)(1)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4分)(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5分)(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分)(4)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4分)(5)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0分,每题2分)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楚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二)注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役:役使 B子其弭口无言 弭:顺从C乃使勇士往詈齐王 詈:辱骂 D楚国不尚全乎 全:保全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理解不一致的一组是(2分)A. 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C. 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D.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8. 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B.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C.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D.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敝国国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B. 北弱齐,西德于秦: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而又在西面感激秦国的恩惠C.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如今秦国的土地还没有得到,大王就先跟齐国断绝邦交,如此就会使楚国陷于孤立状态D.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再送给秦一个大都市,跟秦连兵伐齐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仪自荐出使楚国,他的目的是离散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齐国扫清障碍。B陈轸认为与齐国绝交不仅会孤立楚国,还可能引来秦国和齐国的双面夹击。C张仪承诺给楚国商、於六百里土地,赢得怀王和满朝臣子的信任,促使楚国与齐绝交。D怀王不听陈轸劝告,兴兵攻打秦国,却因失去友邦反遭秦、齐、韩的联合打击。(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0分)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注释】 转漕:陆运叫“转”,水运叫“漕”。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1) 汉王笑谢曰: ( ) (2) 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 )(3) 项王嗔目叱之 ( ) (4) 汉王数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A楚、汉久相持未决 B项王令壮士出挑战 C汉王不听D. 走入成皋13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1)徒以吾两人耳 (2)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3)汉王使人间问之 (4)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A两个“徒”字相同,两个“间”字不相同。 B两个“徒”字不同,两个“间”字相同。C两个“徒”字不同,两个“间”字也不同。 D两个“徒”字相同,两个“间”字也相同。14对“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决雌雄”的正确意思是:决断胜败。B“毋徒”是“不要”的意思。 “苦”的意思是使受苦。C句中的“民”是“人民”,“父子”即是父亲与儿子,意思就是“老老少少的老百姓”。D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楚、汉(两军)相争久持不下,项王欲与汉王(刘邦)“决一雌雄”,从而使天下安定下来,独霸天下。二、默写(4分)15.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16.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三、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共6分,每题2分)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有偿阅读类手机APP,其杀手锏无外乎通过现金补贴方式来吸引用户阅读平台上的内容和广告。还别说,如此运作模式颇受拥趸,尤其相关APP运营者采取鼓励用户签到、邀请好友、好友阅读奖励等方式,使之,成为市场上的现象级事件。如果说,此类APP所推出的阅读内容,受众花费时间、精力阅读后的确能够读而有获,那倒不失为美事一桩。但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有偿阅读类APP运营过程中重“流量”轻“质量”,以致被受众指责传播内容低俗、低质,甚至有些已经触碰法律底线。( )。某种程度上,正是基于资讯的泛滥,才使得人们的阅读专注程度与分析思考能力趋于下降。在此意义上,有偿阅读类APP以现金补贴等方式拓展其市场领地固然没错,然而绝不能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社会责任,不能在这个咨询泛滥的时代地炮制文化垃圾,干扰甚至戕害人们正常的阅读生活。今后,有偿阅读类APP能否,窃以为,不仅仅看其现金补贴上的实力,还得看它能不能够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深耕市场。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熟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异军突起 名副其实 无以复加 任重道远B异军突起 货真价实 变本加厉 行稳致远C. 风生水起 货真价实 无以复加 任重道远D风生水起 名副其实 变本加厉 行稳致远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受众花费时间、精力阅读后的确能够读而有获,倒不失为一桩美事。B受众花费时间、精心阅读后的确能有所收获,倒不失为美事一桩。C的确受众花费时间、精心阅读后能够读而有获,倒不失为美事一桩。D的确受众花费时间、精力阅读后能有所收获,倒不失为一桩美事。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置身于移动网络时代,令人头疼的不是资讯的泛滥,相反,恰恰是无内容可读B置身于移动网络时代,无内容可读和资讯的泛滥等情况都是令人头疼的事C置身于移动网络时代,令人头疼的不是无内容可读,相反,恰恰是资讯的泛滥D.置身于移动网络时代,无内容可读不是问题,而资讯的泛滥才是问题四、写作(共40分,其中书写分5分)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茫茫历史长河中,谁是英雄?是在兵临城下之际,不计个人恩怨以老迈之躯夜缒出城屈人之兵的烛之武,还是在强秦铁蹄踏碎中原之时,诀别易水朝堂刺秦慨然赴死的荆轲,抑或是众醉独醒,以身殉国的屈原才是真正的英雄?楚汉相争鸿门一宴,是光明磊落兵败身死的项羽堪称英雄,还是能屈能伸终得天下的刘邦算得英雄?同学们,对于“英雄”, 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以“真正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700字。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语文试题教师版(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查内容:以文言阅读为主)一、文言文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30分)樊 哙 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C. 与沛公有隙 有隙:有嫌隙,有隔阂 D. 哙等见上流涕曰 流涕:留泪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B.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C.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 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高祖即刘邦,是汉朝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以为功最高),自司马迁时称其为高祖,随着史记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后世称刘邦为“汉高祖”。B.闭关即封闭关口,这里的关指的是山海关。山海关因其地处险要,易守难攻,在秦汉时极为重要。C.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称“参乘”或“车右”。D.宦者,这里指宦官,宦官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由于很多皇帝对宦官的过分信任和使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宦官专权的现象。4. 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B.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C.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D.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2分)(1)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4分)(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5分)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分)(4)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4分)(5)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答案】1. 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着,屏:名词作状语)2C(A经由,通过;趁机。B. 连词,来;介词,用。C.没有人。D. 难道;只是)3. B 4. B 5.(1)我连死尚且都不推辞,怎么会只是一杯酒(就推辞)呢!(4分)(“且”“岂”“特”各1分。大意1分)(2)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危险了。(“是”“微”“诮让”“殆”各1分,大意1分)(3)如果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阙”,削弱,使减少,“唯”“图”各1分,大意1分)(4)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既”“币”“厚遗”各1分,大意1分)(5)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故”“者也”“出入”“非常”各1分,大意1分)【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0分,每题2分)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楚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二)注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役:役使 B子其弭口无言 弭:顺从C乃使勇士往詈齐王 詈:辱骂 D楚国不尚全乎 全:保全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理解不一致的一组是(2分)A. 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C. 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D.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8. 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B.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C.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D. 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敝国国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B. 北弱齐,西德于秦: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而又在西面感激秦国的恩惠C.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如今秦国的土地还没有得到,大王就跟齐国断绝邦交,如此就会使楚国陷于孤立状态D.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再送给秦一个大都市,跟秦连兵伐齐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仪自荐出使楚国,他的目的是离散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齐国扫清障碍。B陈轸认为与齐国绝交不仅会孤立楚国,还可能引来秦国和齐国的双面夹击。C张仪承诺给楚国商、於六百里土地,赢得怀王和满朝臣子的信任,促使楚国与齐绝交。D怀王不听陈轸劝告,兴兵攻打秦国,却因失去友邦反遭秦、齐、韩的联合打击。【答案】6B(弭:中断、止息) 7.D 8.C 9.B 10C(张仪以“秦国商、於六百之地”的承诺欺骗了楚怀王大部分君臣,但陈轸对局势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没有被蒙蔽。) 【译文】 秦想要进攻齐国,可是齐国和楚国是友好国家,秦惠王为此感到忧虑。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礼物,我请求去楚国游说楚王试试看。” 张仪去南方面见楚怀王,说:“敝国国王最敬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过于希望给大王你做臣子。敝国国王所最痛恨的君主,莫过于齐王;而臣张仪最不愿侍奉的君主,也莫过于齐王。现在敝国准备发兵征讨齐国,无奈贵国跟齐国结为友好同盟,因此秦王无法好好侍奉大王,张仪我也不能够做大王的忠臣。如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邦交,臣会请求让秦王献上方圆600里商、於土地。如此一来,齐就丧失了后援,而必定走向衰弱;齐走向衰弱以后,就必然听从大王号令。由此看来,大王如果能这样做,楚国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而又在西南对秦国施有恩惠,同时更获得了商、於的土地,这真是一举三得的上策。” 楚怀王一听,非常高兴,就赶紧在朝廷宣布:“寡人已经从秦国得到商、於600里土地!”群臣听了怀王的宣布,都一致向怀王道贺,客卿陈轸最后晋见,却不向怀王道贺。陈轸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的土地,反而会招来祸患,所以臣才不敢随便向大王道贺。”怀王问:“什么道理呢?”陈轸回答说:“秦王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秦国还没把地割给大王,大王就跟齐国断绝邦交,如此就会使楚国陷于孤立状态,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如果先让秦国割让土地,楚国再来跟齐断绝邦交,秦国必不肯这样做;要是楚国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仪欺骗而得不到土地。受了张仪的欺骗,以后大王必然懊悔万分;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将进攻楚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已经办妥当了,希望你闭口,不要再多说,你就等待寡人的好事吧!”于是怀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宣布跟齐断绝邦交,还没等第一个绝交使者回来,楚王竟急着第二次派人去与齐国绝交。 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人出使齐国,秦、齐两国暗中缔结盟约。楚国派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竟然装病不上朝。楚怀王说:“张仪以为寡人不愿诚心跟齐国断交吗?”于是楚怀王就派了一名勇士前去齐国骂齐王。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勉强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敝国赠送贵国的土地,从这里到那里,方圆总共是6里。”楚国使者很谅讶的说:“臣只听说是600里,却没有听说是6里。”张仪说:“我张仪在秦国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怎么可能说有600里呢?” 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就准备发兵去攻打秦国。陈轸说:“楚国发兵去攻打秦国,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再送给秦一个大都市,跟秦连兵伐齐,如此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得回来,这不就等于楚国得到保全吗?大王既然已经跟齐国绝交,现在又去责备秦国的失信,这等于在加强秦、齐两国的邦交,楚国必受大害!” 楚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忠谏,就发兵北去攻打秦国。秦、齐两国组成联合阵线,同时韩国也加入了军事同盟,结果楚军在杜陵被三国联军打得惨败。(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10分)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注释】 转漕:陆运叫“转”,水运叫“漕”。1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1) 汉王笑谢曰: ( ) (2) 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 )(3) 项王嗔目叱之 ( ) (4) 汉王数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A楚、汉久相持未决 B项王令壮士出挑战 C汉王不听 D. 走入成皋13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1)徒以吾两人耳 (2)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3)汉王使人间问之 (4)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A两个“徒”字相同,两个“间”字不相同。 B两个“徒”字不同,两个“间”字相同。C两个“徒”字不同,两个“间”字也不同。 D两个“徒”字相同,两个“间”字也相同。14对“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决雌雄”的正确意思是:决断胜败。B“毋徒”是“不要”的意思。 “苦”的意思是使受苦。C句中的“民”是“人民”,“父子”即是父亲与儿子,意思就是“老老少少的老百姓”。D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楚、汉(两军)相争久持不下,项王欲与汉王(刘邦)“决一雌雄”,从而使天下安定下来,独霸天下。【答案】11(1)谢:推辞、拒绝(2)披:穿戴(3)瞋目:瞪大眼睛(表示愤怒)(4)数:列举罪状,责备12D13C14B【译文】楚、汉(两军)对垒,久而不决,服兵役的成年人苦于军中生活,衰老、弱小的人也疲于水陆运输军粮的苦差事。(一次)项王(项羽)对汉王(刘邦)说:“天下乱哄哄(“匈”同“汹”,纷纷扰扰不宁)几年了,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呢。(我)愿与你决一胜负,不要让天下的老百姓白白地受苦了!”汉王笑着回答说:“我宁肯同你用智谋相斗,不能同你用实力相拼。”项王便命令一位壮土出来挑战(激怒)他们出来打仗。汉军中有位善于骑马射箭的人叫楼烦,对楚军(那位)壮士的三次挑战,楼烦总是(想)用箭把他射死。(这时)项王十分愤怒,就亲自穿戴盔甲,手中拿着弓箭,向汉王挑战,楼烦(也)想用箭射他。项王瞪眼呵叱他,楼烦连眼睛也不敢看(他),(更不用说)手把弓箭射(他)了,就赶忙溜回去,进入用来防御的土壤坝里,不敢再出来了。汉王派人暗中打听此人是谁,(原来)他竟是项王啊!汉王不由大惊起来。(正当)此时,汉王就和项王约定,共同到广武涧上对话。(到了广武涧)汉王(一一)列举(项王)的罪状,项王大怒,(很)想打一仗。(但)汉王不接受他的挑战。项王便让(埋伏)隐藏的射击手射中汉王。汉王受了伤,就逃到成皋了。二、默写(4分)15.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