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格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现代风格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现代风格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现代风格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方案设计说明规划建筑部分一、项目概况规划*住宅小区位于*市市区东北角,东临*路,南距*路约490M,西南角与现状*村相邻,西面有规划城市次干道通过,规划东西向主干道成功路穿过本区域,将小区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基地原为*村址,现已拆除完毕,地块整体南高北低渐有落差,地势较为平坦,对外交通便利,东面隔*路与*社区相邻,配套设施完善,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区位优势将逐步显现。规划*小区总用地面积*亩。本项目为居住用地,小区建筑由低多层和高层住宅结合设置,使整体错落有致。二、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市总体规划; 4、国家、*省、*市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5、甲方提供的电子版基地地形和选址图;6、*市规划局对本案的规划设计条件。三、规划1、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尊重场地特有的自然特征,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力求塑造一个绿意盎然、环境优雅的居住空间。2)、突出主题原则:从城市的角度思考,使居住区有机的融入城市,以新古典风格建筑与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以水为整个小区的灵魂,使小区规划为城市增光添彩,成为邹城市城市中心一道靓丽的风景。3)、安全性原则:适度的人车分流,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4)、经济性原则:考虑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道路、建设等都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尽量减小土方建设量,设计中全面考虑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问题 。5)、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2、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围绕自然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主题展开,以大气灵动的景观主轴和水景广场彰显*小区“王者之尊”的气度。在设计手法上,更多的融入江南景园的布置手法,突出园林系统要素,运用自由流动和规整平缓的构图原则,结合图案、几何造型营造景园特色的三度空间,体现了景观设计重在细节的理念。空间手法上,运用了动与静、开放与私密、简约现代与自然生态的对比,创造出有节奏、有韵律的空间,营造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复合型现代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超常规的住宅小区空间设计为规划指导思想。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分区明确合理,兼容流动布局因素,以人的行为规律为准则,突出了人性化和个性化特征。3、规划目标与居住区区位特点相融合,营造具有亲水风情、开朗明快、温情闲适、典雅尊贵的“高档景观生态住宅小区”。营造观景休闲的生活方式。将地域现有的水元素引入社区,使社区景观与周边的原声自然印象产生呼应,使内外环境一脉相承、接连一体。运用景观的手段通过对环境中活动场所的设计,为居住者提供宜人轻松、聚合交流的生活活动平台。运用江南水乡细腻别致的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新古典建筑的尊贵典雅,在社区当中引导新的生活理念、强调优雅闲适的品质生活。力求将人、建筑、自然完美契合,营造充满质感的缤纷水岸生活。4、规划设计1)、出入口 沿*路南北侧设置两区域主要出入口,南区沿西侧规划路设次入口一处。2)、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性的要求,尽量人车分流,亦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破坏小区中心景观。车行系统:规划的主要车行路为方形环路,车辆经过主干环路可快速到达各组团,通过组团路和宅前路深入到各家各户,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紧急情况下的需要。步行系统:小区的步行主轴由引水路线自然而成,也即小区的景观主轴线,结合主干路两侧深入到各组团中心绿地和各个宅间绿地的小路,和穿插其中的景观小品构成车行系统外的步行交通系统。小区主要车行道路宽度为7米,其他道路宽度为5米。3)、停车小区停车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机动车停车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北区按居住户数77%数量设于地下车库内,南区按总居住户数53%设于地下车库,地上设部分公共停车位和商业停车位。5、建筑分布小区主要为居住建筑,北区住宅均为高层,分为十一层和十七层两种。南区住宅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三部分。低层为三层,布置于地块最南面,西部沿规划路布置多层。南区中部和东部沿牙山路以及北部沿成功路布置高层,高层均为十七层。住宅共36栋,北区中心设置三层幼儿园一处,南区中部设置三层社区服务楼一处。北区沿西面规划路设置二层公共服务用房。6、建筑退界 东沿*路建筑退界53.5m, 沿*路北侧退道路中心线35.5m,南区退道路中心线33.5米西侧退规划道路分别为4.5m(多层住宅),6m(沿街公建),10m(高层住宅)北侧退用地边界分别为:27.5m(36号楼),24米(33号楼),27米(30号楼)。南侧退用地边界分别为12.5m(低多层),18米(高层)。四、建筑单体1、功能1)、1、12#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两个单元,每单元四户,每单元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2)、36、14、15#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二个单元,每单元二户,每单元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3)、2、7、13#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一个单元,每单元四户,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4)、8、19#楼为17层框剪住宅楼,一个单元,每单元四户,每单元设一部疏散楼梯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住宅层高为2.9m,屋面为平屋面。5)、9、10、11、16#楼为3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每栋共四户,每户设一部楼梯,住宅层高为3.3m,屋面为双坡屋面。底部设半地下车库和活动室。6)、17、18、25#楼为3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每栋共六户,每户设一部楼梯,住宅层高为3.3m,屋面为双坡屋面。底部设半地下车库和活动室。7)、2024#楼为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户,每单元设一部楼梯,6层住宅加底层2.18m的车库,住宅层高为2.7m,屋面为双坡屋面。2、消防1)、三层、六层砖混住宅和沿街公建均为二级耐火等级,按GB50016-2006有关规范执行。2)、十一层和十七层框剪住宅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3)、地下车库设自动喷淋系统,北区设五个防火分区,南区分六个防火分区。4)、高层建筑沿一个长边设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为5米。3、建筑布局1)、三层、六层住宅日照间距按建筑总高度1.5倍布置。2)、十一层和十七层住宅按照大寒日累积日照不低于三小时的标准进行日照分析。五、节能设计*市按照我国热工设计分区属“寒冷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 10地区。这一地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节能设计遵循建筑节能法规、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节能要求,严格按照节能设计标准和节能设计要求进行节能设计。节能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材料、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系统优化与技术整合。优选选用经国家和省推广认定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材料和设备。建筑在布局、朝向、间距、层高等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建筑主立面均朝南,南面布置低多层,高度由南到北逐渐增加。屋面、外墙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板。外门窗采用中空玻璃,窗框为塑钢窗框。建议采用中水回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户式地暖系统等节能环保措施。六、景观系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项目基址现状水景优势,引水入园,打造生态活水系,将“山灵水动”的优雅气质体现的淋漓尽致。水势如龙戏珠,如龙者绕水而居,柔美之韵,与细节处体悟曲径通幽的美妙,如珠者,尽显高贵典雅的大气。各景观节点在水景主轴的串联下依次展开,形成环环相扣、张弛有度、具有浓厚生活情趣又各富特色的景观系统。整体景观像音乐一样流畅动听,大出恢弘有度,小处精致宜人,实现开阔和私密的自然过渡。 本案景观系统如龙戏珠的 “珠”即为中心水景广场。广场范围以南门主入口为起点,入口处以规则的树阵和整形灌木引入,中心广场前端得一组水中雕塑作为入口对景,中轴水岸小路蜿蜒至南面喷泉广场,喷泉广场分为喷泉、静水和铺地两部分,动静水结合,并以广场后的常绿高大乔木作为背景,配以休憩坐凳,造型灯柱围合成为一个时尚典雅的广场。七、经济技术指标 北区经济技术指标建筑设计1 总 则1.1 项目概况1.2设计依据:1.3设计思想及指导原则:1.3.1设计原则1.4设计构思及理念:2 总平面设计2.1 总平面布置2.2.1 规划目标2.2.2 规划思想2.2.3 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功能分区设计2.4 竖向设计2.5 交通组织2.6 配套设施3 建筑设计3.1 设计原则3.2 建筑风格特点3.3 无障碍设计3.4 节能设计3.5 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3.6 环境保护第五章 结构设计5.1 设计依据5.2 设计参数53 结构设计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6.1 依据:6.2 给水:6.3 排水:6.4管材及卫生设备6.5给排水节能设计第七章 电气设计7.1 依据7.2 强电7.3 弱电7.4 防雷与接地第八章 暖通设计8.1.依据:8.2.设计范围:8.3.空调设计:8.4通风设计:8.5动力(天然气供应)设计第九章 消防设计9.1 概述9.2 总图消防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