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场逸挥基金中学避险紧急疏散及火灾演练方案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精神,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建设和谐校园,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让师生掌握基本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常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举行本次应急疏散演练。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精神,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二、活动时间演练时间为2011年11月21日2:454:35三、演练指挥小组总 指 挥: 舒 平副总指挥: 易 凯成 员: 贺祯江 郑 伟 宋 云 舒 广、郑金玉、龙启金、易 林、刘胜吉、黄正伟、各教研组长、各管室管理人员、各班班主任四、参加人员:全校师生、中心校及有关人员五、协助单位:马场乡人民政府 马场中心学校六、演练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七、演练目标1、通过对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快乐地学生、生活。2、完善演练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学校演练工作的顺利开展。八、演练分组1、摄像(照像):郑 伟 宋 云 李祖维2、广播指挥:舒 平3、后勤组:组长:贺祯江 成员:舒 广、刘胜吉 易 林4、安全组:组长:田荣全 成员:何 虎5、宣传组:组长:龙启金 成员:团总支全体成员6、各楼梯疏散引导小组成员:每层楼根据学生数及楼层基本情况进行安排,各楼层教师站在每层楼梯转角处指挥学生下楼,杜绝出现拥挤和踩踏事故。各班学生在班上的疏散引导人员为本班班主任,本班学生全体撤离教室后,班主任跟在本班学生后维护好秩序。 (疏散路线见紧急疏散图)(1)班主任七(1)七(2)七(3)七(4)七(5)七(6)七(7)八(1)八(2)龙启金贺祯江黄正伟吴学友李秀云卢 珍田 振吴伦祥郑金玉八(3)八(4)八(5)八(6)九(1)九(2)九(3)九(4)梁元峰易 林刘胜吉王志富舒剑杰舒 广郑 伟易 凯(2)疏散路线紧急疏散图A、老教学楼(正面)七(7)田 振会议室保管室广播室办公室教务处七(6)卢 珍七(5)李秀云七(4)吴学友保管室中心学校七(1)龙启金七(2)贺祯江七(3)黄正伟体育保管室保管室各楼层教师安排:老教学楼楼梯间(正面左)一楼楼梯口:王忠福一楼至二楼转角处:刘先进二楼楼梯口:邓 红二楼至三楼转角处:张林云三楼楼梯口:王礼富老教学楼楼梯间(正面右)一楼楼梯口:唐祖丽 一楼至二楼转角处:杨云勇二楼楼梯口:欧庚申二楼至三楼转角处:陈 琪三楼楼梯口:易 丽老教学楼楼层负责人:一楼:贺祯江二楼:吴学友三楼:田 振B、综合楼(正面)阳台音乐室资料室阳台微机室资料室远程教育室九(4)易 凯九(3)郑 伟物理实验室物理准备室八(6)王志富九(1)舒剑杰九(2)舒 广生物实验室生物准备室八(5)刘胜吉办公室八(4)易 林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八(1)吴伦祥八(2)郑金玉八(3)梁元峰各楼层教师安排:综合楼楼梯间(正面左)一楼楼梯口:刘祖刚一楼至二楼转角处:江 伟二楼楼梯口:易 宇二楼至三楼转角处:龙伟珍三楼楼梯口:江登英三楼至四楼转角处:郑 春四楼楼梯口:田 冰综合楼楼梯间(正面右)一楼楼梯口:张 青一楼至二楼转角处:陈兴江二楼楼梯口:樊 礼二楼至三楼转角处:朱 伟三楼楼梯口:李庭刚三楼至四楼转角处:余光值四楼楼梯口:杨 森综合楼层负责人:一楼:郑金玉二楼:刘胜吉三楼:舒 广四楼:郑 伟(3)疏散集合地引导小组教师姓名舒仕明邱祖明引导班级七(1)七(2)七(3)七(4)七(5)七(6)七(7)教师姓名黄仕斌易 韬引导班级八(1)八(2)八(3)八(4)八(5)八(6)教师姓名杨仕贤引导班级九(1)九(2)九(3)九(4)九、疏散集合地:门卫室旁,各班按标注的位置站好。各班清点人数报信息员龙启金汇总。十、演练内容及程序1、在演练前请统一对准时间,上午第三节课开始,先由学校组织学习演练规程,再班主任带回班级强调有关地震知识,学生到达本班位置进行有序排队,指导学生正确的防震姿势。组织地震相关知识学习;本次演练的目的、安排;演练中的示范动作;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安排学生从教室到疏散地点最佳路线等。2、发出第一次地震演练信号(警报声),全校师生就地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约10秒钟。各楼层负责人对各班师生躲避情况进行检查。3、发出第二次疏散演练信号后,在班主任的指挥下,学生迅速、有序地向指定场地撤离。各班班主任为该班的第一指挥者,各疏散引导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各楼梯处协助指挥学生,并与本人负责楼层的最后一名学生一起撤离。各楼层教师必须在所在的楼梯处进行引导,维持秩序确定自己负责的楼层内已无任何人员,方可撤离。4、学生到达指定集合位置后,各班班主任迅速就位维持好各班学生纪律,清点人数,由班长报告信息汇总员,由信息汇总员上报总指挥。5、各班听从指挥,到指定位置站好队。6、总指挥就本次演练进行总结。7、全部演练结束后,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按原路返回教室,继续进行第二轮演练。8、演练时间安排表序号时 间事 项12:453:10学校集中讲解演练规程23:103:40班主任在班上安排学生演练事项33:403:50进行第一次演练43:504:00进行第二次演练54:004:15进行第二轮演练64:154:30灭火演练74:304:35学校总结十一、演练注意事项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提前向总指挥报告,并提前将该生护送至操场的安全区域。2、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见疏散示意图)。3、演练前班主任要有目的的将一些避震和疏散的知识逐步渗透给学生,为正式的演练打好基础。4、全校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必须按要求各就各位,如有学生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5、全校演练时,底楼人员就近沿教室前后出口处离开教学楼,二楼以上的班级就近各分左右楼梯顺扶杆下楼,演练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学生下楼梯时排成两队,做到迅速有序,不慌张。6、疏散引导小组、各楼层教师、班主任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8、为达到演练目的,强化师生发生各种事故时能及时有效疏散,若演练结果不理想,全体学生到各班教室,教师各就各位,重新进行演练。9、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灭火演练工作步骤一、疏散演练结束后,整理各班队形,负责人为各班班主任二、由以下几位教师进行火灾知识讲座三、由郑伟老师进行灭火示范四、由教师、学生进行演练教师:郑金玉 郑 伟 李秀云学生:各班班长五、总结会主持人:易 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疾病监测AI专家bi备笔试题
- 2025年安全管理技能考试题库解析
- 2025年汽车电子工程师职业技能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安全监察员技能水平测验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篮球裁判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规范细则细则细则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备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水管员选拔面试高频问题与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7T 5059-2016 工程建设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 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护士职业防护
- 酒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合集
- DL∕T 1664-2016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规程
- DL∕T 1455-2015 电力系统控制类软件安全性及其测评技术要求
- 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汇编
- 家委会给老师的感谢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