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doc_第1页
13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doc_第2页
13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doc_第3页
13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doc_第4页
13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序号标准项目编号标 准 名 称标准性质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20100062-T-339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家庭用宽带客户网关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中家庭用宽带客户网关的功能参考模型、接口、设备功能、安全功能、操作管理维护要求、性能和环境、供电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中的家庭用宽带客户网关。20111456-T-339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中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的设备分类、接口、设备功能、安全功能、操作管理维护要求、性能和环境要求、供电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中的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20100061-T-339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的总体技术框架,对服务于物流行业的M2M系统的总体架构、各模块功能、系统工作流程、通信模块、安全体系等进行规范,为基于M2M技术的物流信息服务的工作提供标准支撑。本标准适用于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业务系统。20100067-T-339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平台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平台技术要求,对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平台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进行了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平台。20100069-T-339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对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的结构、定义、交互机制、安全机制等进行了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物流信息服务,也可供其他物联网领域参考使用。20100068-T-339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通信模块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通信模块技术要求,对服务于物流行业的M2M通信模块的功能要求、接口要求和性能要求进行了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物流信息服务,也可供其他物联网领域参考使用,并可支持其它M2M通信协议。20076647-T-339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通用要求以及电性能、电磁兼容、电气安全和环境适应性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20076690-T-339通信名词术语 数据通信 因特网术语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制定因特网的术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则、因特网术语及其定义,以及缩略语。本标准适用于国内数据通信领域涉及引用或使用因特网术语的各类应用。IETF RFC1983:1996,NEQ20091170-T-339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给出了相应的试验要求和性能判据。本标准适用于电信网络设备,包含使用在电信中心和非电信中心的网络设备。本标准不适用于电信终端设备、光放大器、含RF收发功能的无线设备,以及仅用于电视、声音信号线缆分布系统中的设备。GB19286-2003参考ETSI EN 300 386-2010、ITU-T K.48-200620101226-T-339电信设备的抗扰度 通用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公众电信网设备和网上终端设备的基本抗扰度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在给定环境下最低限度的试验水平。如果有适用的专门的产品(族)标准,应优先遵循专门的产品(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下列的所有设备类型:电信网络设备,包括: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无线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监测设备和控制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包括:无线终端设备、电话机、传真机和用户交换机。电信网间互连设备。本标准不适用于设备的防护要求。GB/T 19287-2003参考CISPR 24 ed2.0 (2010-08)、ITU-T K.43(2009)20101232-T-339无绳电话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类型收发语音/数据的无绳电话座机CFP、无绳手机CPP 及其相应的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包括测量方法、限值和性能判据。本标准适用于接入公众电话网使用的数字无绳电话(如:2.4GHz 数字无绳电话、DECT)、无线接入数字电话和工作频率为45/48MHz 的模拟无绳电话机。本标准适用于便携使用的CPP,也适用于那些由交流/直流电源供电且在固定位置使用的CFP。GB 19483-2004参考 ITU-T K.43(2009)等20100070-T-339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简称“终端”)供电接口、交流电源适配器及线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所涉及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安全特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和标识等。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有线供电方式的终端、交流电源适配器及其连接线缆。其它便携式或家用小型电子设备的供电或充电也可以参照使用。该标准被ITU、IEC、GSMA、OMTP采纳。20101231-T-339通信用多模光纤 第1部分:A1类多模光纤特性推荐GB/T 12357的本部分规定了A1a、A1b和A1d类多模光纤的几何尺寸参数、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通信光缆和其它信息传输设备中使用的A1类多模光纤。GB/T 12357.1-2004IEC 60793-2-10:2011,NEQ177项通信行业标准名称及主要内容序号标准项目编号标 准 名 称标准性质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2012-2233T-YD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及分级分类标准推荐本标准规定了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可靠性、绿色节能和安全性等三个方面的分级分类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和评估。2012-2231T-YD绿色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要求和评测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中心在绿色节能方面的技术要求,包括建筑和布局、设备节能(IT设备、制冷设备、供电设备、其他设备)、绿色管理等方面。本标准适用于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和评估。2012-1389T-YD防火墙设备能效参数和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防火墙设备能效参数的评估及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防火墙设备,本标准涉及的防火墙不包含家庭网关。2010-3234T-YD采用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扩展(BGP-MP)的基于IPv6骨干网的IPv4网络互联(4 over 6)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是规定了采用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扩展(MP-BGP)的基于IPv6骨干网的IPv4网络互联(4over6)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使用MP-BGP扩展的4over6设备。2010-3253T-YD代理移动IPv6协议与双栈移动IPv6协议互操作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代理移动IPv6与双栈移动IPv6联合部署的四种场景,规定了移动节点在代理移动IPv6(PMIPv6)和双栈移动IPv6(DSMIPv6)联合部署的四种场景中的信令流程。本标准适用于联合部署PMIPv6和DSMIPv6的场景。2007H114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组播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组播方案,描述了采用运营商组播树来实现VPLS组播的技术。本标准适于VPLS网络。IETF RFC5501:2009,NEQ2008H111公众IP网络可靠性 双向转发检测(BFD)机制的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双向转发检测机制的技术要求,包括BFD控制报文格式,BFD Echo报文格式,BFD过程,操作问题,IANA,和安全等。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双向转发检测机制的网络设备。2008H112公众IP网络可靠性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的特征,设计目标和操作原理,包含VRRP消息格式,协议处理规则和用来监视单个主虚拟路由器收敛情况的状态机,规定了和MAC地址映射相关的操作问题,ARP请求的处理,ICMP重定向消息的产生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本标准适用于支持VRRP协议的IPv4路由器。2010-2304T-YD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BNAS)业务备份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确立了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BNAS)设备业务备份体系结构,规定了实现此体系结构的备份方案:冷备份、热备份、温备份等其他备份技术,并提供了针对典型应用场景的部署建议。本标准适用于IP多媒体网络中的BNAS设备。2010-3304T-YD伪线技术要求 操作、管理和维护推荐本标准规定了伪线的操作、管理和维护(PW OAM),包括PW故障检测、状态通告、锁定指示、性能测量、诊断测试以及PW OAM映射机制。本标准适用于伪线的故障检测和管理。2010-3305T-YD伪线技术要求 冗余保护推荐本标准制定了伪线冗余保护的技术要求,包括支持伪线冗余保护的PE参考模型,伪线冗余保护的二种操作模式,以及对基于LDP的伪线控制协议的扩展,并描述了几种典型的伪线冗余保护应用场景。本标准所规范的伪线冗余保护包括二条或二条以上伪线之间的1:1或1:N的冗余保护,不包括二条或二条以上的伪线之间的1+1或1+N的负载均衡。本标准适用于运营商提供的基于LDP的伪线业务以及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用于提供该业务的网络设备。2011-1385T-YD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路径检测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网络中,对标签交换路径(LSP)连通性检测和故障定位的技术及实现方法,其中包括对点到点LSP及点到多点LSP进行检测的机制等。本标准适用于在MPLS网络中,对LSP进行故障检测的技术实现。2011-1389T-YD多媒体通信业务视频感官质量无参考测量技术需求和评估准则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多媒体通信业务视频感官质量无参考测量技术的要求,包括视频感官质量无参考测量技术相关术语和定义,视频感官质量无参考测量技术描述,视频感官质量无参考测量技术应用场景和需求,无参考视频质量测量系统基本框架,无参考视频质量测量系统的评估准则。本标准适用于多媒体通信业务视频感官质量无参考测量技术的定义和评估。2007H84基于XML的MPLS VPN业务开通管理接口定义指南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支持MPLS VPN业务开通所需的网元配置管理接口功能需求、以及基于XML技术的管理协议和管理信息模型。本标准既适用于单自治域内MPLS VPN业务开通所需的网元配置管理,也适用于多自治域环境下MPLS VPN业务开通所需的网元配置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支持MPLS VPN业务开通所需的网元设备管理接口的开发、设计、工程实施与测试。2006H124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 第1部分:业务需求推荐本部分提出了开展电信网视频监控业务时的业务需求,包括对业务的一般描述,产业链描述,应用场景描述,视频监控平台业务需求,编址需求,编码需求,安全需求,计费需求,互通/开放性需求等。本标准适用于电信网开展的视频监控业务。本标准中的电信网指的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公众电信级通信网络。2006H123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 第2部分:总体技术要求推荐本部分规定开展电信网视频监控业务时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体系结构、功能模型、典型业务流程、性能要求、编码要求、设备编号、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安全要求、计费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信网开展的视频监控业务。本标准中的电信网指的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公众电信级通信网络。2007H86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 第6部分:服务质量要求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开展电信网视频监控业务时的服务质量需求,包括对业务的一般描述,用户体验要求,业务服务质量要求,为保证服务质量对系统架构的要求,对承载网的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电信网开展的视频监控业务。本标准中的电信网指的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公众电信级通信网络。本部分所规定的服务质量要求主要是基于有线网络方式接入的视频监控系统。2010-2623T-YD 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 智能分析及传感器叠加应用架构和总体技术要求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视频监控中视频和传感器数据叠加应用的总体技术要求,同时规定对于视频监控前端设备中实现的智能分析(图像识别传感器)的技术要求,包括对系统的平台架构、模块功能、设备、接口、网管和性能的要求,以及对感知延伸层、网络层、业务支撑、安全性、QoS的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面向宽带泛在网应用的视频监控智能分析和传感器叠加应用服务构架。2011-1395T-YD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 多媒体电话业务(第一阶段) 第1部分:基本业务和必选补充业务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基于统一IMS的基本电话业务、标识显示及限制类业务、呼叫前转类业务、呼叫保持业务、呼叫等待业务、恶意呼叫追踪业务、匿名呼叫拒绝业务以及各业务配置与管理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基于统一IMS的多媒体电话业务。2011-1396T-YD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 个性化振铃音业务(第一阶段)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统一IMS的个性化振铃音业务测试内容,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消息序列、测试说明、预期结果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统一IMS的个性化振铃音业务。2011-1397T-YD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 IP Centrex业务(第一阶段)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统一IMS的IP Centrex业务测试内容,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说明、预期结果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统一IMS的IP Centrex业务。2011-1399T-YD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 多媒体彩铃业务(第一阶段)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统一IMS的多媒体彩铃业务测试内容,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消息序列、测试说明、预期结果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统一IMS的多媒体彩铃业务。2011-1400T-YD基于统一IMS的业务测试方法 多媒体会议业务(第一阶段)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统一IMS的多媒体会议业务测试内容,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说明、预期结果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统一IMS的多媒体会议业务。2010-2290T-YD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7部分:SIP支持呈现和即时消息业务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会话初始协议为了支持呈现和即时消息业务时所需的基本扩展,以及对这些扩展的技术要求,包括对头字段、消息体、统一资源标识等方面的扩展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通过SIP协议提供的即时消息和呈现业务。2011-1393T-YD 软交换网络支持IPv6的技术要求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软交换网络引入IPv6的技术方案,以及在IPv4向IPv6过渡的各场景下,对软交换网络相应的功能要求和协议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IPv4但支持IPv6终端的接入、与其他IPv6网络和系统互通的固定软交换网络。其中固定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保持采用IPv4地址,暂不考虑引入IPv6地址。2011-1394T-YD统一IMS网络支持IPv6的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统一IMS网络引入IPv6的技术方案,以及在IPv4向IPv6过渡的各个场景下对统一IMS网络相应的功能要求和协议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支持IPv6的统一IMS网络。2011-1403T-YD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 搜索业务推荐本部分规定了用REST技术实现搜索业务的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包括接口数据结构、接口定义和安全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提供搜索业务能力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2011-1404T-YD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 微博业务推荐本部分规定了用REST技术实现微博业务的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包括接口数据结构、接口定义和安全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提供微博业务能力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2010-3301T-YD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技术要求 第1部分:网络与业务资源管理推荐本部分规定了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基础数据维护、系统管理、资源存量信息管理、资源应用和数据共享服务。本标准涉及的管理对象包括构成通信网的电信基础设施、设备、系统、网络和业务等资源,并按照“空间资源”、“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业务资源”进行划分。本部分适用于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应用。2010-3302T-YD通信资源管理信息模型 第1部分:业务、用户和产品推荐本部分规定了通信资源管理中业务、用户和产品的信息模型。本部分适用于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应用。2011-1448T-YD面向农业的基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服务平台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面向农业的基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系统架构、业务流程、业务管理要求、服务平台功能要求、计费结算要求、部分数据接口以及编码规则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环境下的农业信息化应用。2011-1449T-YD面向农业的基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消息发布类应用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面向农业的基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消息发布类应用要求,包括该业务的概述、特征、流程、管理和码号要求,通用服务平台和应用服务器关于消息发布的功能要求、它们之间的接口要求,以及计费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2GHz TD-SCDMA蜂窝网络环境下提供信息发布服务的应用平台。2011-1450T-YD面向农业的基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远程交互类应用技术要求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面向农业的基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远程交互类应用涉及到的业务功能和流程、业务管理要求、计费原则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2GHz TD-SCDMA蜂窝网络环境下提供远程交互类应用的平台。2012-0336T-YD基于广域网通信的智能农业远程测控应用总体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广域网通信的智能农业远程测控应用总体技术要求。包含业务概述、业务特征、业务范围、业务分类以及业务描述和应用场景描述等方面。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公共通信网络提供的智能农业服务2009H272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低噪声放大器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低噪声放大器技术要求,包括电气性能、环境要求、机械结构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段是C波段、Ku波段、及Ka波段频段范围的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设备低噪声放大器(LNA)。2009H273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高功率放大器技术要求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高功率放大器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电气性能、机械结构、安全要求、电磁兼容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空中频段是C波段 、Ku波段 、及Ka波段 频段范围的高功率放大器。2009H274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上下变频器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上下变频器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电气性能、机械结构、安全要求、电磁兼容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C波段 、Ku波段 、及Ka 波段范围的上下变频器产品。2010-2322T-YD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低噪声变频放大器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低噪声变频放大器技术要求,包括电气性能、环境要求、机械结构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段是C波段、Ku波段、及Ka波段频段范围的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设备低噪声变频放大器(LNB)等同类产品。2010-2323T-YD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高功率变频放大器技术要求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高功率变频放大器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电气性能、机械结构、安全要求、电磁兼容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空中频段是C波段 、Ku波段 、及Ka波段 频段范围的高功率变频放大器。2010-2359T-YD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系统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CS-OFDMA)工作方式的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系统技术要求,包括:系统参考模型;工作频段、接口、功能、业务等技术要求;基站、业务汇聚网关、多媒体集群服务器等设备或模块的功能、性能指标等要求;以及操作维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工作方式,工作频段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的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网络设备。2010-2361T-YD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终端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码扩正交频分多址(CS-OFDMA)工作方式的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电源、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2011-1405T-YD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空中接口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三部分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支持集群业务的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基站和终端。2011-1451T-YD移动互联网开放服务描述方法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开放服务及服务接口的描述模型,包括服务概要、服务接口、服务策略、服务质量、安全保障、计费规则、开发资源,并给出服务描述的扩展原则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描述其所开发的服务,以及服务集成商规范化、快捷的集成已有服务。2011-1452T-YD移动互联网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推荐本部分规定了数据同步业务的总体技术要求,其中包括各种可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PDA、掌上电脑等)之间以及移动设备与计算机、服务器之间数据同步和信息交换的协议基础、同步类型,以及在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类型、表示方法和传输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同步业务。YD/T 1229.1-20102011-1452T-YD移动互联网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数据同步协议推荐本部分规定了数据同步(DS)业务的协议要求,包括数据同步系统的架构和系统框架,详细描述了数据同步的初始化、通知消息、协议内容、同步流程及安全问题,并给出了数据同步的详细会话流程。本标准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同步业务。YD/T 1229.2-20102011-1452T-YD移动互联网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业务技术要求 第3部分:数据同步表示协议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过程中消息的表示格式,定义了基于SyncML语言的各个元素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用本部分协议实现数据同步操作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同步业务。YD/T 1229.3-20102011-1452T-YD移动互联网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业务技术要求 第4部分:传输绑定协议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过程中数据的传输方式,包括基于HTTP、WSP和OBEX三种方式。本部分描述了如何基于HTTP、OBEX、WSP协议进行数据同步通信的传输绑定协议。本标准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同步业务。YD/T 1229.4-20102011-1453T-YD手机阅读业务 客户端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手机阅读业务的移动阅读客户端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业务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对应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上开展移动阅读业务的移动阅读客户端应用程序。2008H26智能卡Web服务器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定义了移动设备中插入的智能卡(例如SIM,(U)SIM,UICC,R-UIM,CSIM)中的HTTP服务器接口(例如智能卡Web服务器),接口包括以下内容: 智能卡Web服务器的URL 终端中HTTP应用与智能卡Web服务器的传输协议 智能卡Web服务器的HTTP特性 智能卡Web服务器的安全远程管理协议 用户鉴权和相应的安全协议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智能卡Web服务器只能由智能卡的发行者(比如说运营商)或者是经过授权的实体来进行管理。这就明确了远程管理者的所有权和角色,以及通过智能卡Web服务器提供的服务。OMA OMA-TS-Smartcard_Web_Server-V1_0-20070209-C, IDT2012-0323T-YD2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信息模型 推荐本部分规定了采用TD-SCDMA/WCDMA的2G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子系统的网络管理接口的信息模型,包括网络资源模型和性能参数。本标准适用于对采用TD-SCDMA/WCDMA 的2G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子系统的网络管理。2012-0324T-YD2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信息模型设计推荐本部分规定了TD-SCDMA/WCDMA的2G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子系统的网络管理接口中信息模型的IDL定义。本标准适用于对采用TD-SCDMA/WCDMA 的2G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子系统的网络管理。2011-1416T-YD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功能模型、节点功能、业务处理流程、接口适配、分组处理功能、同步、性能、保护、网元管理和控制平面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设备。2011-1415T-YDN100Gbit/s 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单通路速率为100Gbit/s WDM系统在C波段传输时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系统分类、系统参数要求、OTU技术要求、FEC功能与性能要求、波分复用器件的技术要求、光放大器技术要求、动态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技术要求、OADM技术要求、系统监控通路技术要求、传输功能和性能要求、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APR进程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单通道速率为100Gbit/s,基于光相干接收PM-(D)QPSK调制码型,工作在C波段50GHz波长间隔的WDM系统,100GHz波道间隔的WDM系统也可参照执行。2011-1418T-YD增强型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设备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增强型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的技术要求,包括节点的功能模型、接口要求、QoS、OAM、保护、同步、DCN、网管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SDH实现的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2010-2276T-YD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分组传送网(PTN)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多业务承载功能和性能、分组转发能力、QoS功能和性能、OAM功能、保护功能和性能、分组同步功能和性能、网管功能、设备能力、L3功能等方面。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面向连接的MPLS-TP技术的分组传送网设备和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测试。2010-2280T-YD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3部分:EMS-NMS接口功能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分组传送网(PTN)EMS-NMS之间的接口功能要求,主要规范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规范、设计和开发PTN网元管理系统(EMS)与网络管理系统(NMS)之间的接口。2010-2281T-YD分组传送网(P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推荐本部分规定了分组传送网络(PTN)网络管理体系中EMS-NMS接口的通用信息模型和功能。本部分适用于PTN网络管理系统的多厂商互通的实现。2011-1423T-YD接入网技术要求 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 第3部分:脉冲噪声保护推荐本部分规定了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的脉冲噪声保护功能的参考模型、接口、传输汇聚子层以及初始化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的VDSL2局端和用户端设备,以及具有或包含VDSL2线路收发器的其它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考使用。ITU-T G.998.4 (06/2010),NEQ2011-1424T-YD接入网技术要求 数字用户线(DSL)线路测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DSL线路测试(包括单端线路测试SELT和金属线路测试MELT)相关的功能及系统结构,DSL局端设备的线路测试技术要求,以及OSS与DSL局端设备、DSL局端设备与DSL局端设备网管之间的接口及协议。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中基于DSL收发器的自动测试功能的DSL局端设备及相关的管理系统。专用电信网也可参考使用。YD/T 1951-20092011-1425T-YD柔性钢管铠装光缆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柔性钢管铠装光缆的产品分类、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在紧套光纤或涂覆光纤外直接采用柔性钢管铠装保护,然后再附加其他外层结构或直接应用的通信光缆。2011-1426T-YD通信用塑料光纤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塑料光纤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塑料芯和塑料包层,折射率分布为突变型、多阶型或渐变型,工业设备、电力设备、消费电子设备、传感器、接入网和局域网,以及车、船和航空器内的短距离通信用塑料光纤。装饰照明领域的塑料光纤也可参照使用。YD/T 1447-2006参考IEC 60793-2-40:2009和IEC 60794-2-41:20082008H142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ROADM设备的系统参考点定义、单机功能测试、单机性能测试、主光通道测试、光波长转换器测试、监控通路测试、设备和网络保护功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网元管理系统功能验证、控制平面功能测试、APR功能验证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在WDM或OTN系统中的ROADM设备。2011-1427T-YD通信用阻燃聚烯烃热缩套管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阻燃聚烯烃圆形热缩套管的结构、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室内、隧道布放的通信电缆/光缆塑料护套接续、端头处理、保护及线序识别等用途的阻燃聚烯烃热缩套管。参考ANSI/UL 224:20062011-1428T-YD通信电缆 物理发泡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物理发泡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合格证、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结构形式为物理发泡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并在其上连续铣孔的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00MHz3550MHz。YD/T 1120-2007 参考IEC 61196-4:20042011-1429T-YD通信电缆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纵包铜带外导体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推荐本标准规定了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纵包铜带外导体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纵包铜带外导体构成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工作频率范围为70MHz2620MHz。参考IEC 61196-4:20042012-0354T-YD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泡沫聚烯烃绝缘编织导体射频同轴电缆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用50泡沫聚烯烃绝缘编织外导体(复合屏蔽)射频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结构形式为物理发泡聚烯烃绝缘、编制外导体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为50,工作频率范围为100MHz3600MHz的射频同轴电缆。YD/T 1319-20042012-0355T-YD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泡沫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用50 泡沫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产品标志、包装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线通信用50 泡沫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该产品主要用于无线通信设备至天线以及射频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其工作频率范围主要为100 MHz5800 MHz。YD/T 1092-20042012-0353T-YD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通信引出端与交接间配线架之间的布线用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以及综合布线系统中用户通信引出端到配线架之间的布线用电缆。YD/T 1019-2001 IEC 61156-5-2009 Ed2.0,NEQ2011-1432T-YD 40Gbps强度调制光收发模块技术条件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40Gbps(通常指的是39.813Gbps43.013Gbps)强度调制光收发模块的术语和定义、应用类型和代码、光接口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非归零码(NRZ)的40Gbps强度调制光收发模块。2011-1436T-YD 铒/镱共掺双包层光纤放大器 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铒/镱共掺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相关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本标准适用于铒/镱共掺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参考Telcordia GR-1312-CORE-19992009H189角钢类通信塔技术条件推荐本标准规定了角钢类通信塔的生产制造、检验规则、包装标记、存储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构件主要采用角钢制造和紧固件连接且热浸镀锌防腐的移动通信塔、微波通信塔等通信塔及类似钢结构的设计和制造。YD/T 757-19952009H137通信虚拟磁带库(VTL)安全测试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通信虚拟磁带库相关安全测试方法,测试内容包括VTL相关的权限控制、配置信息保护、RAID技术、镜像技术、归档数据和远程复制安全测试项目等。本标准适用于通用的通信虚拟磁带库产品的安全特性测试。2011-1437T-YDGSM/WCDMA无线接入网路测(DT)和呼叫质量测试(CQT)测试记录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GSM/WCDMA网络优化及业务分析系统中使用的路测及呼叫质量测试的数据记录文件格式及内容要求。本标准适用于WCDMA单模及GSM/WCDMA双模测试终端,运营商、测试仪表供应商、无线网络优化平台集成商等可使用该规范指导无线网络优化系统路测及呼叫质量测试数据的模型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2010-3303T-YD通讯安装中电磁故障缓解方法推荐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安装中缓解电磁故障的通用准则,并给出案例分析提出了几种解决EMC故障的方法,包括如何定位主要噪声源和缓解的工具装置。本标准适用于通讯安装中的电磁故障。2009H166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非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推荐本部分规定了非中心机房内固定使用的电信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包括安装、停机和维修等)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及环境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在正常情况下固定安装在非中心机房使用的电信设备(包括传输设备、无线设备等)。不适用于该类设备可能遇到的由火、爆炸、离子辐射及其它意外的偶然事故造成的环境条件,这些另作特殊情况考虑,也不适用于该类设备的贮存、运输过程。2010-2268T-YD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贮存推荐本部分规定了电信设备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以及环境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电信设备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环境试验。2010-2267T-YD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5部分:超宽带(UWB)通信设备推荐本部分规定了超宽带技术收发信机、发信机、收信机的电磁兼容性(EMC)限值、性能判据和测量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脉冲、改进型脉冲和射频载波的UWB 通信技术。本标准适用于UWB 通信技术的固定(室内)、移动和便携应用:-独立无线设备,其控制装置可选;-插入式无线设备,与主机设备一起使用或者在主机设备内使用,例如个人电脑、手持终端等;-插入式无线设备,在组合设备内使用,例如线缆调制解调器、机顶盒、接入点等;-组合设备,或者插入式无线设备与某一特定主机设备的组合;-用于道路和轨道交通工具。本标准适用的UWB 通信设备须带有连接外置天线的连接器或者带有内置天线。2011-1444T-YD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及缓和措施 第8部分:电信中心的HEMP防护推荐本部分规定了电信中心设备(比如交换、传输、无线和动力设备)免受高空电磁脉冲(HEMP)损坏和中断的防护指南。本标准适用于电信中心的HEMP防护。ITU-T K.78(2009),IDT2011-互通-06手机支付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射频接口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13.56 MHz、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非接触式射频(简称:非接射频)接口与协议,包括非接触式卡(PICC)与读卡器(PCD)之间的空中接口、对等传输实体之间的空中接口(NFCIP-1)、以及支持多种模式的同一设备在不同模式间的切换(NFCIP-2)。对于非接触卡(PICC)和读卡器(PCD)之间的空中接口,本标准规定了PCD与PICC之间的Type A和Type B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频谱功率和信号接口、Type A与Type B命令间的交互、初始化和防碰撞、传输协议和PICC的物理特性。对于对等传输实体之间的空中接口,本标准规定了NFCIP-1的技术要求,包括主动通信模式、被动通信模式、调制方式、编码、传输速率、帧结构、初始化流程及在初始化过程中的防碰撞要求。另外本标准还定义了包括协议激活和数据交换方法的传输协议。PCD与PICC、NFCIP-1协议规定的都是工作在13.56MHz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在不影响现有的13.56MHz通信系统的情况下,对于同时遵循PCD读写器功能和NFCIP-1的设备,本标准规定了通信模式选择机制(NFCIP-2),使设备可以工作在NFCIP-1模式、PCD读写器模式,所选择的通信模式要求遵循各自的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13.56MHz、采用PCD与PICC的Type A和TypeB、NFCIP-1协议、NFCIP-2协议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非等效采用ISO/IEC 14443-1:2008、14443-2:2010、 14443-3:2011、14443-4:2008、18092:2004、21481:20052011-互通-08手机支付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销售点终端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POS终端技术要求,包括非接触式销售点终端的非接触式读卡器要求、硬件要求、软件要求、安全要求以及终端的应用功能。本标准不涉及交易服务器主机端和POSP服务器端的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销售点终端设备。2011-互通-09手机支付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的智能卡和内置安全模块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支持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的SWP方式智能卡和全终端方式内置安全模块技术要求, SWP方式智能卡包括总体要求、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功能要求等,全终端方式内置安全模块包括硬件要求、芯片功耗、逻辑通道、交易保护机制、多应用管理功能等。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的SWP方式智能卡和全终端方式内置安全模块。2011-互通-10手机支付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的移动终端技术要求推荐本标准规定了支持基于13.56MHz近场通信手机支付的SWP方式和全终端方式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包括技术实现方式、工作模式、硬件配置要求、功能要求、主要性能指标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基于13.56MH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