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研讨会心得范文.doc_第1页
观摩研讨会心得范文.doc_第2页
观摩研讨会心得范文.doc_第3页
观摩研讨会心得范文.doc_第4页
观摩研讨会心得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摩研讨会心得范文 温柔了心灵,惊艳了时光记省高中心理健康优秀课例观摩暨学科教学研讨会当通知我11月6日7日,去山东烟台龙口参加山东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例观摩暨学科教学研讨会的时候,我是抗拒的。 因为,那意味着400多公里的里程,我将坐在不走高速的客车上颠簸将近8个小时,还晕车。 是什么样的信念,促使我最终作出了出行的抉择?是热爱吧,是对心灵成长的热爱;是期望吧,是对学科建设的期望。 果然,这是一段温柔了心灵,惊艳了时光的美好瞬间。 11月5日,星期天提前启程,早上7:40的客车,下午3点20到达目的地。 一到酒店,会务组就做好了细致周到的安排。 笑容可掬的服务人员,洁净明亮的大厅,温馨宽敞的客房,井然有序的流程,都给人宾至如归的好感。 11月6日,满满的紧凑课程,给我们带来一场心理与灵魂的饕餮飨宴。 上午呈现了三节xx年省优质课一等奖的作品,三节课洋溢着自信、自爱、自省、自悟之风,让人心旷神怡。 三位老师都表现了出色的教学基本功,教态亲和端庄,音调抑扬顿挫,语言优美雅致,板书规整简约,选题独特深刻。 Hi,原来你也在这里,我原以为是一节探讨友谊的课题,导课之后“遇见内在小孩”的核心就显现出来了。 “内在小孩”是什么?大众所能接受的“内在小孩”的是指人小时候受过的创伤经验,化作情绪能量镌刻在潜意识中,长大后遇到类似情景,人就会变得愤怒、悲伤、焦虑、抑郁等。 内在小孩必定存在于我们潜意识深处的,他带有你所经历过的所有事件的经验感受,当你关注到他,并给予他关心和爱时,你就会被疗愈,并提高心理能量。 黄老师的设计如一幅画卷,在人的心灵当中徐徐展开初探内在小孩与内在小孩疗愈画说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故事会滋养我的内在小孩。 我伴随着她的引导,缓缓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森林,看到了我的内在小孩蹒跚而来,她渴望一个拥抱。 我即时感受到了眼角的湿润和期待满足后的幸福-如果,你对心理辅导课还存在“有什么用?真的有用吗”的质疑,那么,体验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Hi,原来你也在这里带给我的是感动,那么感悟赞美带给我的就是感恩。 课程是在视频盖章的引领下展开的。 好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主题,却如此契合地展现了赞美的力量。 今天你赞美了?你会赞美吗?赞美会怎样改变你的生活?请把赞美送给美好的自己和别人。 一个个问题,引导着学生和我们去反思。 原来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对美好的人视而不见,原来我们一直以“互损”来“称赞”对方,原来赞美令人这样向往和开心。 一个女同学,赞美同桌,两人皆是泪眼婆娑,说者真情,听者动情,我想这一节课不但会加深她们的友谊,成为她俩成长道路上最深刻的印记,而且将来她们也必定会用“赞美”开拓更广阔的人生。 第三节课私人订制路线图讲的是职业生涯规划,现在省里称作学生发展指导。 老师从“上海轨道交通换成图”导课,让学生明白规划人生的重要性。 生涯规划是一项国家课程,学校早晚要开设。 一度,对此我很迷茫,这样的课程该怎么上?这堂课给我了一个很好的展示。 下午四节是心理辅导活动展示课。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风华中学邹老师的一节生涯取经路生涯兴趣初探。 这节课,首先抓住我眼球的是课件制作,场景可远可近,随时切换镜头,即刻抓拍学生展示作品,这让在座的使用惯了ppt的观课的老师啧啧不已。 真是学无止境,得好好向年轻人学习,好好向发达地区的同仁学习。 这节课应当是生涯规划课程中的一小部分,但在45分钟里,却规划出了人生的基石。 听完这节课后,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在我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和愿景。 11月7日,上海市风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曹凤莲主任做了一场关于“生涯辅导的思考和实践”的报告。 上海,在教育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风华中学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推行的也比较成熟和先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很是振聋发聩。 随后山东教科院的许爱红教授作了总结报告,既让我们了解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的实施的现状,又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一个清晰的展望。 两位专家都提到了团队建设,无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学生发展指导,这是一项事业,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紧密团结团队。 是的,同路相行,这是一种温暖和支持,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任何时候,我不是一个人!心安则明,带着求教的心态走来,怀着感恩的心境离去。 愿我们坚守心理课堂教学阵地,见证学生生命的拔节生长,成全自我的生命花开。 附件1山东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项课题指南 一、家长教养策略研究1.母亲教育策略研究2.父亲教育策略研究3.小学阶段家长陪伴策略研究4.优化中小学“家庭德育环境”的实践研究5.新高考视野下家庭教育参与高中生生涯规划研究6.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家庭因素研究7.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8.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9.家庭教育中亲子有效沟通研究10.休闲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及教育策略11.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研究12.高中生家庭教育的滞后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3.中学生负面情绪的家庭疏导14.青少年叛逆期家庭成员关系的恢复与重建15.家庭教育中儿童不良品德和过错行为转化与矫正研究16.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17.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18.青春期心理与家庭教育研究19.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与运用研究20.家庭教育中的早期婴幼儿音乐启蒙探究21.家庭关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研究22.在家庭教育中幼儿独立性养成研究23.家风与家庭教育有效性的关系研究24.父亲参与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影响研究25.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研究26.家长教育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27.特殊家庭背景中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28.家长教育素养评价机制研究29.书香家庭的构建与儿童阅读书习惯养成研究30.“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31.家庭中儿童艺术与审美教育研究32.、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家庭教育理念研究 二、“家校社共育”研究1.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2.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3.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4.家校(园)共管共育良性发展研究5.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园)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6.家校(园)合作促进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研究7.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8.家校(园)教育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9.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与运作模式研究10.新媒体形势下家校(园)关系的维护与创新11.新媒体在家校(园)共育中的应用研究12.地域文化视角下家庭教育有效性研究13.镇域家庭教育均衡发展研究14.留守儿童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15.家园共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6.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实践研究17.家校共育的典型案例研究18.家长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创新19.家长会的活动设计与创新研究20.基于小升初衔接需求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21.农村初级中学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2.家校合作助推中小学幼儿园新生适应的实践探索23.家庭教育对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24.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25.区域性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26.家庭教育指导实施途径研究27.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运行机制研究28.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研究29.中小学幼儿园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究30.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体系化的研究31.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32.家庭教育微课程研究与开发33.家庭中性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34.师范生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素养培养研究35.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36.家庭教育评估标准与方法研究37.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研究38.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保障机制研究39.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督导评估策略研究 三、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研究1.网络时代和谐亲子关系构建研究2.网络时代农村家庭教育的质性研究3.“互联网+”视域下家庭教育问题研究4.新兴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家庭教育研究5.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6.全球化与中国家庭教育研究7.学习型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的相关性研究8.城市化与家庭教育研究9.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研究10.二胎家庭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1.二胎家庭长幼公平教育研究12.二胎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研究13.隔代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14.80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