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中考真题中汲取营养 2007年中考复习热点扫描大白庄镇中学 白福丰近几年中考有什么特点?当前的考题走向是什么?怎样应对07年的中考?只有对历届中考真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使我们了解中考物理(包括题型、分值、考察范围、难度等),以把握命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我们就从分析中考真题出发,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复习并掌握应考的关键知识点的。第一部分:长度的测量 简单的运动 声现象一、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这部分考查的分值逐年递增,知识点扩大。1、0304年都有比较速度大小的单位换算题。20031 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20041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200416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km/h,而磁悬浮快速列车设计速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比普通列车缩短 h。2、测量,不要只着眼于长度的测量,要深入到别的章节去200530。200215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mm、464mm和463mm,此物体的长度是_mm。200315 如图6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2005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3、逐年增加声现象的知识。200316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 Hz。2004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200417 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小 。2005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200517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Hz。20062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A改变发声休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4、参照物近两年崛起200516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那么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的,树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20061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复习时,以各知识点为载体,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复习。虽然06年的分值下降,但不可不看这部分内容。二、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且在不少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也渗透着实验观点、方法。中考实验试题内容涉及观察能力、基本仪器使用、数据处理、方案设计,结论描述等。根据三年的教学经验,很多同学的失分并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在一些小的细节上。对于小数点的位数,估计数字,单位,刻度尺的分度值要特别当心。200530如图11所示,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直到撞上挡板的过程中,请你用刻度尺和停表分别测出小车在及两段路中的平均速度和,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和计算、的公式,并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三、考题注重物理情景的考查,如考题中“小明要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出粗细均匀的一个木棍的横截面积”的设计题,经过几个程序后,问学生该怎么办,这样就把考生带入了一个情景,既源于教材,又避免了浅层理解和机械的记忆。还有一些综合题中也有测量,速度计算等知识。四、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生活中物理现象、物理信息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各种信息,为了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了与物理密切相关的科技小知识、科技趣闻、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知识。计算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光年,纳米技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些知识的命题形式仍以选择和填空的形式考查,内容活,形式新。乐音的特征在生活中应用不少,也将趋于融入乐器知识的考查中。由于噪声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噪声的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五、考查同学的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中考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注重考查同学们对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认识,考查对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数量的估算。第二部分:热学(热现象、分子动理论 内能、内能的利用 热机)一、热学部分在中考中的热度比较稳定,其年总分值五年来一直保持在14分上下,但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考点分布也较广,因此我们对这部分知识应投入较大精力,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二、热量计算是热学中重点之重点,五年中考了七道题,每题分值都是6-7分。而02年虽然没考查计算题,却在这一年中考了三道选择、填空,内容也是热量相关的计算,总分值7分。因此可以说热量计算题每年必考,总分值每年都是6-7分,难度又不大,为此我认为,该考点之分数势在必得。200331(6分)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 铜的比热容C铜=0.4103 J/(kg) 200431(6分)在一把质量为500g的铝质电热水壶中,装有2kg水,用这把电水壶把20的水加热到100,若该电水壶的热效率为80,问烧开这壶水需要消耗多少电能?已知C铝0.88103 J/(kg),C水4.2103J/(kg)200531质量为2kg,温度为15的水,吸收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200631(7分)质量为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的水,把它们从150C加热到850C,吸收了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0C),C水=4.2103J/(kg0C)20027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 3:4 B. 4:3 C. 1:3 D. 3:1200212 已知水的比热是4.2103J/(kg),水银的比热是0.14103J/(kg),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体积相同的水和水银,温度都升高1,水吸收的热量是水银的30倍B. 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银放出的热量是水的C. 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吸收相同的热量,若水银升高1,则水要升高30D. 若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全部被30Kg的水银所吸收,则水银的温度升高12002250.2Kg铜吸收3.9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80,铜的初温是_铜的比热0.39103J/(kg)三、做功和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在热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也是考点。尤其是与晶体熔化、凝固知识相结合、与分子热运动知识相合,大大增加了该考点的难度。02、03、05三年考查了相关内容,预测在今后的中考中,考查该考点的几率不会下降。做功和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200227 举出两个摩擦生热的实际例子20035 下面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射出B. 电流通过白炽灯泡发光C. 古人用钻木的方法取火D用求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200511下面实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的是 (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B、冬天把手放在炉子旁边取暖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D、划火柴取火200616一杯水的温度由10升高到20,这杯水的内能_(填“增加”或“减少”)四、物态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用也非常广泛,这部分知识容易理论联系实际,过去五年中曾考过四次。在贯彻新课标精神的今天,考查该内容应是考向趋势。200320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20046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200518 写出以下物态变化的名称:碘粒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属于_现象;冬天水面结冰,属于_现象。2006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的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五、能源危机是全人类的重要课题。曾经一度不考查热机一章,随着经济的发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考也不能回避这一话题。热效率(炉子的效率和热机效率)计算仅04年就考查两道题总分值8分。值得我们重视。200423 一台内燃机运行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气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机械效率为 。200431 在一把质量为500g的铝质电热水壶中,装有2kg水,用这把电水壶把20的水加热到100,若该电水壶的热效率为80,问烧开这壶水需要消耗多少电能?已知C铝0.88103J/(kg),C水4.2103J/(kg)六、分子动理论和热机工作原理在五年中共考五题,也都是热门考点,不可忽视。20026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引力B. 只有斥力C. 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 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且引力与斥力大小总相等20034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A. 分子间没有间隙 B.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0047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00523 单缸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每秒钟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_次。20068 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第三部分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一、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折射规律及凸透镜成像是每年必考的重点。200321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离平面镜3m处,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人的距离为 m。20043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20053 物体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是2m,则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 ) A、1m B、2m C、3m D、4m200512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则 A、入射角为 B、入射角为90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8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00217 如图6所示,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20039 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将A.不变 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20044 如图1所示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中图,其中正确的是( )200419 如图4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200519 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如图5所示,则折射角为_。20065 在图1中,画出了光线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二、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重点,同时改变参照物由以平面镜为参照物改为以物体(或人)为参照物是总是的难点。200226 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正前方,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m/s。三、应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总是是中考每年必考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难点,因此对这部分知识要倍加重视,深入研究。200211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200311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B.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20058 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四、06年第一次涉及光的直线传播,考查的也绝非是定义。20064晴天,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太阳的虚像D树叶的影子五、分析五年来光学部分所占中考总分值的趋势是升中有降,估计07年中考光学部分总分值不会很高。综合分析近年来光学部分考核内容,有关凹透镜的知识没有涉及。因此07年中考很有可能考查,但是考查的题目不会很难,可能主要考查:1、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以及光路图;2、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近视眼镜、单元门外的窥探镜(俗称“猫眼”)第四部分:力 力和运动一、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平衡是解决压强、浮力、机械功的关键,也是中考选择题将联系到的问题,可以做一个专题练习重点突破。命题的重点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分析。(有二力平衡,最多两个方向的共四个力的受力分析)这部分知识每年有2-9分的考查内容,必有一个2分的单选题,主要考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同学们的错误主要在于:对物体施加给别的物体的力和物体受到的力分辨不清。预测07年考查比例大体不变。20021 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G B. G=N C. F=N D. F+N=G20033 如图1所示,用以水平推力F将物体m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m受到A. 重力、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B. 重力、水平推理、墙壁对它的支持力及向上的摩擦力C. 重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D. 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20045 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作用力有A.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重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 D.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书对桌面的压力20055 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200522 如图6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_N。20066 一个人用3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A小车受到的阻力是500NB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30N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30N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500N二、在受力分析考查中,隐含着力的方向的分析,学生们复习时要全面仔细,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的考查仍是一个命题重点,合力的范围和摩擦力的知识也为重点,但一直没有涉及到。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新型试题多加练习,培养应变能力。例如,新型的实验设计题、探究性实验题,解题方法不是一种,给出的器材相同但可做多个实验;给出不同的器材可得到相同的结论等。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培养思维的灵活度和广阔性,同时增强思维的求异性、独创性、发散性。对于实验,应该精心做实验,要杜绝“背实验”或“照猫画虎”做实验的现象。中考实验题强调理解,试题中没有现成的实验可“背”;只有真正做过实验,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才能解答好实验题。200330 在一定的拉力范围内,弹簧受拉力时伸长的长度可能与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给你一根弹簧、一个铁架台、一把较长的刻度尺和几个相同的质量的钩码,请你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猜想。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数据,并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第五部分:质量和密度密度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属于必考内容,其分值在5-10分的范围内。考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定义,求比值,密度的计算,测定物质的密度几个方面。一、密度的定义200411 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C.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20054 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二、密度的计算20029 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A.35g B. 3.5Kg C.3.510-1g D. 3.510-2g三、求比值的问题是中考中最常见的,这种题的难度不大,所以是学生和会的内容。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式m=v和V=进行简单的计算,共有4道题,这种题只要熟练地应用公式,就能拿到分。20022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A. 1:2 B. 2:1 C. 2:9 D. 9:220032 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A.0.8倍 B.1.25倍 C.0.2倍 D.5倍四、密度的设计实验在中考中是个难点问题,通常以实验式计算的形式出现,所占分值比较多。02年测定密度5分,05年计算测定牛奶的密度7分。在中考中密度的测定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如果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好,中考得高分将很困难。06年测定金戒指的密度,该题的测量方法很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最佳的测量方案。因为戒指的体积很小,水在几个容器间折腾必然会增加误差,所以用排水法不是最佳设计。这就有一个器材选择和对几种实验方法的评估问题,从而考查学生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估的能力。200230 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导出用所测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200533 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个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103Kg/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枝“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200630 小明想测量一枚合金戒指(约10g左右)的密度,来到实验室,物理老师拿给他以下器材:250cm3、100 cm3、50 cm3的量筒各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值为0.2N的弹簧秤一个,最小砝码为1g,标尺的最小刻度为20mg的托盘天平一台(已调平衡),如图9所示,还有小烧杯一个,足量的细线和水,让他从这些器材中选用一部分进行测量,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最佳的实验方案,使测量结果尽量精确。要求:(1)写出选用的器材;(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3)推导出计算戒指密度的公式。第六部分:压强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一、纵观02-06年中考题,不难发现,五年中几乎每年都考查了液体或气体压强的计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此考点的足够重视。他告诫我们应届毕业生在中考总复习中对液体或气体压强计算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练习;另外大气压特别是标准大气压的单位换算及托里拆利实验也是一热门考点,02-04连续三年考查有关知。1、液体压强的计算200218 游泳池中水的深度为1.5m,池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为_ Pa。200420 长江三峡大坝高170m,根据最近报导,现蓄水深度已达到139m,则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Pa (g取10N/kg)。200520 在水面下100m深度的地方,水产生的压强是_P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2、标准大气压的单位换算 考查单位换算实际上是考查对托里拆利实验的掌握程度。下题用社会生活中的背景材料为命题的素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体现了“STS”的教学理念。200317 2003年5月21日,我国业余登山队A组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若珠穆朗玛峰顶部的大气压值为24cm水银柱高,约合 kPa。200421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那么大气压大约能支持 高的水柱。3、托里拆利实验20024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D. 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二、04-06连续三年考查气体压力计算,这应算做一个小难点。04年33题把气体压力计算与杠杆计算相结合,增加了计算难度。200433 (7分)如图9是锅炉上的保险阀,当门受到的蒸汽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阀门被顶开,蒸汽跑出一部分,使锅炉内的蒸汽压强减小,已知杠杆重可以忽略不计,OA与AB长度的比值为1:3,阀门的面积是3cm2,要保持锅炉内、外气体的压强差是1.2105Pa,试求应将质量为多大的生物挂在杠杆的B点?(g取10N/kg)05年21题和06年34题在考查气体压力计算的同时要考生注意到高压锅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矢量求和问题并兼顾了面积的单位换算。并且,从生活实例出发,考查了学生受力分析及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521 若高压锅盖的面积约为450cm2,当锅内蒸气的压强达到1.6个标准大气压时,锅盖与锅体间的拉力为_N(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可近似取105Pa)。200634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温度,缩短烹煮时间,人们利用水质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性质制造出了高压锅,某种规格的高压锅出气口的直径为3.2mm,计算出它的面积约为8mm2。要使锅内的气压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请你帮助计算该高压锅应配的限压阀的质量为多少克?(设外界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取105Pa,g取10N/kg)三、对于固体的压力与压强五年来一直未考,而这也是一个重点课题,07年会不会涉及此内容不容忽视;而压强(特别是液体压强)规律的探究性实验,压强,大气压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高科技相联系等问题也是教改的方向,新课标要求,近年的潮流。第七部分:浮力一、“浮力”一章是初中物理力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内容不多,但难度大、梯度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浮力知识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延伸和深化,因此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章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200210 已知铁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把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没入水中,它们所受浮力A. 铜块的大 B. 铁块的大 C. 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00414 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 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C. 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50cm3本章的难点是浮沉条件及利用物体漂浮条件求解漂浮时的平衡问题。这类题目的素材贴近生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知识学习物理是有用的,积极思考怎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00326 一个实心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则改物体的密度是 kg/m3。200333 中东地区严重缺乏淡水。为了补充淡水,有些国家需要用拖船从南极拖运冰山作为淡水水源。若有一座冰山估测其露出海面的体积是1300m3,那么这座冰山的质量为多少吨?液面升降问题在0203年连续出现两年,到是这几年销声匿迹了,期待07年的重出江湖。200214 装有金属球的小容器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的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为F1,如图4所示。若把金属球从中拿出投入水中沉到的底部时,小容器所受的浮力大小为F2,池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那么A. 金属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F1F2B. 小容器所受重力的大小为F2C. 小容器所受浮力减小了ND. 大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N200314 将一个实心铁球A和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木球B放在一个小盒中,再将小盒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将A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不变B. 只将A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C. 只将B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D. 将两个小球都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二、浮力基础知识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这部分考查的分值逐年递减,最高峰在02年,不仅题量多(17分),而且难度大。这几年考查重点由浮力转向其他内容,考查形式上也有明显的变化,由复杂的计算题向考查创新能力的探究题、开放题、实验设计题转化,并且和实际相结合。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浮力知识点、探究浮力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浮力规律特点的模式。三、重视探究实验,强化实验复习。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实验题部分进一步加强了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以及归纳、结论这些方面的考查,同时又重视了分析、演绎能力的考查。像表格分析题和实验分析设计题,它们都是以实验过程、实验数据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数据、情景,通过分析、判断,建立物理模型,进而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结果,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以前更广,能力要求也更高。对一般实验,可以通过抓住实验原理、器材和装置、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等环节来加以掌握。200230 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导出用所测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200533 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个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103Kg/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枝“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级密度的方案。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四、关注中考热点问题,学会学习提高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是中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要善于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去分析生活中与浮力有关的现象,提高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06年第一次提到浮力的应用20067 一艘轮船从江河(淡水)中驶到大海(咸水)中后,它受到的浮力将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能确定第八部分:简单机械一、本章中杠杆平衡条件是一热门考点,五年中考了四道题,另一趋势,此考点在这五年中年总分值呈下降趋势,然而杠杆问题一直就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07年考还是不考,我们都不可不做准备。200310 如图3 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A. 杠杆仍保持平衡B. 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C. 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D. 无法判断 200433 如图9是锅炉上的保险阀,当门受到的蒸汽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阀门被顶开,蒸汽跑出一部分,使锅炉内的蒸汽压强减小,已知杠杆重可以忽略不计,OA与AB长度的比值为1:3,阀门的面积是3cm2,要保持锅炉内、外气体的压强差是1.2105Pa,试求应将质量为多大的生物挂在杠杆的B点?(g取10N/kg)二、有关定滑轮、滑轮组的分析与计算几乎是每年考一题,虽然其年总分值有所下降,但它与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内容联系紧密,中考题在考查功率和机械效率时常常会涉及简单机械,特别是滑轮组,因此预测07年中考滑轮问题的几率应是有增无减。定滑轮、滑轮组的分析:200312如图4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补计,已知物体m与地面间摩擦力为10 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拉力F的大小为20 NB. 拉力F的大小为5NC. 拉力F的功率P的大小为20WD拉力F的功率P的大小为10W 200522 如图6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_N。滑轮组的计算:200232 用图1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800N的重物G,已知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匀速拉动绳端所用的拉力F为多大?(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三、出乎意料的是作图几年后又落脚在力学,运用杠杆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爬楼车的原理。200627图6(甲)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搬运重物上楼的小车,其中M、M,两处为轴连接,图6(乙)中的A、B、C描述了小车搬运重物(煤气罐)上楼的过程,请分别在A、C两幅图中确定杠杆的支点(用O表示)并画出动力臂(用L表示)第九部分:功 机械能本专题在近五年中考中年总分值起伏有降,尤其在05年已降到最低谷,仅占2分,而功和能永远是物理学的重点课题,而06年中考的年总分值显著回升,我们预测07年中考本专题分值应保持在这个水平,不会有大的回落。一、机械能问题一直不引人注目,而02-06年的中考中连续四次考查了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问题,这警示我们,机械能问题不容轻视。20025 如图2所示,小球由最高点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200327 骑自行车下坡时,人不蹬脚踏板,车速也会越来越快,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20059 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C、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减小,机械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200615 一个玩具皮球在空中运动,机械能为35J,当动能为15J时,重力势能为_J。二、以设计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机械效率的概念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06年的斜面的知识课本中是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不要求正式掌握。该题只是取材于斜面,用学生学过的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分析斜面的问题。200232 用图1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800N的重物G,已知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匀速拉动绳端所用的拉力F为多大?(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00325 用图9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900N重物G,在绳端所用的拉力F为300N,那么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00633 斜面是简单的机械之一,如图11所示,一个重物在沿斜面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从底端被匀速拉到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功。为了测定该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请你用所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该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数学表达式。三、功率的计算,竖直不难水平难,20048题一道很基础的动滑轮的计算题,得分率仅为0.60。其错误的本质是对功的概念不清楚,不懂得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两者的方向必须一致。200219 起重机以0.2m/s的速度将一个重的货物匀速提高10m,起重机的功率是_W,合_KW。200422起重机将3000N的物体在1min内匀速升高20m,在这段时间内起重机做的功为 J,起重机的功率为 W。20048 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为( )A.50J B.25J C.100J D.200J第十部分:电路一、本章几年来分值一直坚守2分,也只有06年提高到4分。不要认为今年照旧,电流、电压、电阻就是由2分飙升到19分,也许明年就会在这一章井喷,况且本章的确有不少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不同种类导体导电的原因、中和现象、识别电路和设计电路在近几年考试中没有出现过,最后一年了,也该给他们一次机会了。200224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若用摩擦后的毛皮与丝绸靠近会出现_现象(填“吸引”或“排斥”)。20038 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 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B. 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C. 头发得到一些电子D. 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200418 当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失去电子带 电,丝绸得到电子带等 量的 电。200617 电荷量的单位是_。200618 在闭合电路中,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_极流向_极。二、设计电路近两年未涉及,今后也很有考查的可能。因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还多与后面的内容一起在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中出现,所以对本专题内容多侧重电路的识别及电路的连接。200329如图11所示,现有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和两盏电灯,请你连接好下面的实物电路图,使S1闭合时L1亮,S2闭合时L2亮。第十一部分:电流 电压 电阻这一章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让教师们又一次感受“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考查基础知识的题量又一次加大,考查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技能的落实。当然,这些题目大部分仍然是从运用的角度出现。06年试题中九年级知识占了65分,九年级的基础知识当然是电流、电压、电阻。论基本的技能的落实,电流表、电压表是否掌握,关键在于使用规则的理解和正确的连接;滑动变阻器是否掌握,关键在于接法是否符合实验要求。200514 在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都能正常发光,其中电压表可直接测出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是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此题来自于总复习图20-7:20069 如图2所示,L1、L2是相同的小灯泡,当S闭合后,电流表AA1与A2的示数仍然相等BA2示数是A1数的2倍CA1的示数为零,A2的示数变大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200610 如图3所示,当闭合开关后,能直接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或是电流的电路是200629 根据图8(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8(乙)中的实物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在闭合开关后,如果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通过L1、L2的电流各为_A、_A。本题选自九年级物理课本第75页。该题的主要问题有两点:(1)电路的转换能力较差。很多学生把A1连接在L1的支路中。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电路转化方面的训练。这就是未来作图题的趋势。(2)很多学生不会连接电池组。说明平时教学中学生接触蓄电池的机会少。200223 如图7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当将它串联在电路中时,若想使滑片向右移动,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应将_和_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200611 图4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命题难点:分析电路,用电流表、电压表检测电路的故障200510 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后,L1和L2两盏电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L1灯丝断了B、L2灯丝断了 C、电流表损坏D、L2灯口处短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其中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命题中的重点,而近五年内基本没有涉及,今后很有考查的可能。第十二部分:欧姆定律纵观5年中考物理试题,欧姆定律这一部分一般占10-20分左右,命题年总分值稳中有降。主要考点有电路分析、定量计算,电路故障判断,出现形式多以填空、选择为主。几年前风光无限的“黑箱子问题”和“伏安测电阻”两年虽未出现,也并不意味着退出历史的舞台。一、欧姆定律的应用200526 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8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约为_。二、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200524 如图7所示,当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_,电压表的示数_。(填“变大”或“变小”)三、电路分析 从02年开始就考查了电路分析,因为难度稍大,又调整到200510、200514的水平,可是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我们完全可称其 “不会分析电路”。200233(7分)如图12甲所示,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取四个不同阻值时,可以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四组对应的值。这四组对应的值在图乙的坐标中分别用四个点表示(坐标原点表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均为零)。由这四个点作出的图象为一条直线,延长直线交纵轴(轴)于点,交横轴(轴)于点,若电源电压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据此分析:(1)点表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2)点表示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各为多少?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 四、黑箱子问题0203年连续考了两年作图,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200328如图10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另外手头有三个电阻R1=15,R2=25,R3=100,请你用其中的两个电阻在图中虚线框内连接成电路,使图中的电流表的示数为0.3A。要求画出电路图,并注明连入的电阻的阻值。五、电阻的串、并联或单独命题,运用图象的识别,或与后面的功率的知识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考试复习关键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响应式Web开发项目教程(HTML5 CSS3 Bootstrap)(第3版) 课件 第5章 阶段项目-在线学习平台
-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与委托服务协议
- 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与推广协议
- 正式工作背景证明函(7篇)
- 通信网络优化管理方案
- 公共关系学品牌推广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协议细节说明
- 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及市场拓展策略方案
-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金融公司校招笔试真题及答案
-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
- 村干部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汽车救援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家长会 共筑梦想,携手未来课件-高二下学期期末家长会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方案
- GB/T 29617-2013数字密度计测试液体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的试验方法
- GA 576-2018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 4.2依法履行义务 说课课件(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