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步骤 初始环境评审是一个通过信息收集、分析评价、确定组织环境状况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准备、信息收集、分析评价和总结报告四个阶段组成,每一阶段又含有若干活动步骤,见图。组织可从下述途径识别环境因素: (1)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存在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通过环境因素直接对环境产生影响。如电镀加工过程中的重金属物质或酸气的排放;设备维护过程的废弃物的产生,办公与营销活动中的纸张浪费等。 组织产品中的环境因素则会在流通和消费领域产生环境影响,这种因素似乎与组织的本身无关,但却源于组织的产品设计与产品生产。如汽车的燃料油消耗、尾气排放等环境因素与发动机、车体的设计关系密切;又如大多数产品的包装在消费者手中成为固体废弃物,若改变包装方式,就可以大大减少在产品使用者手中的废物;产品的原材料组成是产品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应尽可能地选择对环境无害,可回用、可降解的材料。 从环境管理的角度看,服务可以是一种活动,如酒店的客房服务、咨询业务等;也可以包含产品,如汽车的维修,设备维修活动,也有所提供的合格产品零件和车辆,识别因素时应全面考查包括维修作业和提供的产品。 活动、产品或服务是组织环境因素的载体,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全面考查。在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时,应从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出发,对自身的活动进行控制,对产品进行改进,对服务进行管理。(2)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可控制和希望施加影响的,体现生命周期思想。 可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改变、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包括组织自行设计的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设备维护、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等。由于这些环境因素往往存在组织现场的范围内,因此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可通过改进产品设计,设备维护保养、过程控制,人员培训等方法实现。 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指组织不能直接加以控制管理的,即不能通过行政管理或其他技术手段等改变的某些环境因素。这类环境因素由于多属于与组织关系较密切的相关方,往往可以通过某种利益关系对相关方施加影响,间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或管理。如产品的设计单位(非自行设计产品),原材料供应厂商,负责运输贮存的合同单位、批发零售商、消费者、废物处理机构、技术服务单位等等。这要求组织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出发,包括从商品的流通、使用等多个环节入手识别环境因素。这类环境因素的管理办法与组织自身的环境因素管理有所不同,要根据相关方与组织关系的密切程度、环境影响的大小及相关方的特点采取不同程度的控制管理或施加影响的办法。 (3)识别环境因素应注重考虑不同的时态、状态与类型。 识别环境因素时既要考虑现有的环境因素,也应注意到潜在环境因素的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以防缺漏。一般而言,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个方面。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如化工生产过程的日常连续运行,属于正常状态;化工过程的开车、停机、检验等情况,属异常状态。对于突发性事故、环保设施的突然失效等属紧急情况。 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如一个贮罐,平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阀门的维护和保养中的少量的泄漏等,但检修时可能有一整罐的气体释放出来,贮罐底部还有贮物的残留液,更换零部件也会造成液体的排出。紧急状态如发生爆炸、意外事故等情况,后果难以估计。针对上述不同的环境因素,管理要求也应有所不同。 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组织在对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仍在产生环境影响;此外,还需注意到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等。六个方面:水、气、声、渣是较为普遍的环境问题类型,各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中也较多地涉及到这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资源的利用、土壤污染等方面,即: a)大气排放。涉及的点源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各类污染因子等; b)水体排放。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各类污染因子的产生与排放,对天然水体的污染与破坏等; c)废物管理。工业废物,特别是危险物和有害废物的产生、堆放与处理;生活、办公废物的产生与排出; d)土地污染。各种化学物质、有害废物、重金属物质等对土壤的污染,污染物质的积累和进一步扩散土地的占用和景观的破坏; e)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原材料物质的使用、消耗和浪费; f)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如噪声、绿化等。 这六种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环境问题,对于特种行业的特殊环境问题在组织运行时也要进行专门的考虑,如放射性等。环境因素不仅仅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还与全部社会生产、社会消费紧密联结在一起。应避免从污染源的角度去考虑识别环境因素,而导致因素识别不全。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1、重要环境因素评价依据:依据环境影响的大小。2、评价的对象:具有、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具有:已经客观存在,对环境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可能具有:潜在的或将来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如潜在泄露、爆炸等事故:环保治理设施异常的排放等;3、每一种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因组织而异。4、评价可考虑的因素(评价因子):影响的范围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次影响的持续时间组织的经营方面相关方的关注程度组织的公众形象的影响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应特别考虑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有关强制性规定,并考虑非强制性要求;只依据达标排放则判定为非重要环境因素,是否能完全说明其环境影响比组织内的其他环境影响小?应多方面考虑。5、确保合理客观确定的评价方法、准则(或标准)和评价因子, 准确地反映组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常见的评价方法:是非判断法、专家判定法、打分法、对比法(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等标污染负荷法(只适用于污染类)等6、针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均应转化为具体的环境管理对象,进行管理策划,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环境方面的评价依据 a)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环境影响规模(地区性、国家性、全球性); c)环境影响严重程度(一般、严重、灾害性); d)发生的频率(经常、持续不断、间隔XX时一次); e)环境影响持续时间(可恢复时间的长短)。 商业方面的评价依据 a)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难度; b)相关方的关注程度和要求; c)对组织的公众形象的影响; d)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的大小; e)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除违反、超标应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外,其他情况下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环境影响范围(A):针对事故发生后,对环境影响的范围评定。 0 没有任何人或活动范围受到影响; 2 受到影响的范围很小,仅限于排放点附近的少数员工; 4 受到影响的范围仅限于厂区内,厂区内多数员工受到影响; 6 受到影响的范围扩散到厂区外,临近居民受到轻微影响; 8 受到影响的范围扩散到厂区外,临近居民遭受到严重影响; 10 受到影响的范围很大,影响情况非常严重而且广泛。 当环境影响为有害时,凡分值在6分及以上者,均列为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程度(B):针对事故发生后,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的损害程度确定。 O 不会损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 2 可能损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 4 轻微损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 6 较大损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 8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 10 危及人体健康或环境的。 凡分值在4分及以上的,均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发生的可能性(c):针对发生事故造成环境影响的机率高低确定。 O 不发生; 2 发生的可能性很低或两年最多发生一次; 4 低,每季发生一次; 6 中等,每月发生一次; 8 高,每周发生一次; 10 很高,几乎每天发生一次,或经常,持续发生。 相关方的关注度(D)。 0 相关方不关注; 2 相关方偶尔关注; 4 相关方较多关注; 6 相关方经常关注; 8 相关方高度关注; 10 相关方强制关注。 商业机会或风险(E)。 O 不存在商业机会或风险; 2 可能存在商业机会或风险; 4 存在一段商业机会或风险; 6 有较大商业机会或风险; 8 有极大商业机会或风险。 当上述5项之和大于20分时,应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如上述5项之和,各环境因素无大于2 0分时,自高往低取前6个列为重要环境因素,代号为(A),其他则为一般环境因素,代号为(B)。 凡列为重要环境因素的均应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作为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但这些优先事项应区别优先权大小,其区别标准见下表。对因技术、经济等方法原因暂时无法实施时,应有规划。 表14-1优先权 紧急至关重要 高度优先 中度优先 低度优先迫切,威胁人类或环境环境污染潜在性极大与方针的严重不符合与方针的轻微不符合 对公司发展有威胁同标准、法律许可不符合 较大的商业机会 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严重不符合 代号A4 代号A3 代号A2 代号A1序号重要环境因素单位/部门活动/产品/服务/或作业点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备注1噪声排放施工管理部、项目经理部施工机械(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打夼机、混凝土输送泵) 运输设备( 翻斗车) 电动工具( 电锯、压刨、空压机、切割机、混凝土振捣棒) 脚手架装卸、安装与拆卸、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影响人体健康、社区居民休息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2粉尘的排放施工管理部、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地平整作业、土堆、砂堆、石灰、现场路面、进出车辆、车轮带泥沙、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木工房锯末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运行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某建筑企业重要环境因素 (示例) Details of green to introduce the art of bonsai concept, plant morphology, leaf color, aromas to create different moods and charms. (B) improving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ir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four areas, a dust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coal-burning pollutio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gypsum, stone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use of glass furnace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Second, poor dust control, wide range of construction dust, road dust capacity. Three is to build coal-fired boilers in the region,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citys outdoor barbecue gas discharge seriously. Four motor vehicle exhaust is not inIn particular the greening of urban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carefully select the species suited to local soils, reflecting . . Features also allow for the evergreen trees, so that people walking in the shade. On one handTo expand green areas, improve planting quality fuss; but also to focus on simplicity and genero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乐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长沙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城口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广东省考结构化面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惠州市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在线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6年宣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贺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锂电池pack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超市周转筐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数学活动自然数被3整除的规律
- TCNAS49-2025成人泌尿造口护理学习解读课件附送标准全文可编辑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酒店收益优化解决方案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DB61∕T 1305-2019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树立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教育模板课件
- 电烙铁使用详解课件
- 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规范课件
- (新)中考英语书面表达指导教学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