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 水中 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这个池塘中所有生物能否构成一个生命系统 该区域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哪个层次 群落 第3节群落的结构 学习目标 1 识别群落 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概念 群落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即所有动物 所有植物 所有微生物 思维激活1 集市上的白菜 萝卜等植物 鸡 兔等动物以及蘑菇 木耳等微生物能构成一个群落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依存关系 一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物种组成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研究群落 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 在群落水平上我们会研究一些什么问题呢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针叶林 苔原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二 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 在生态学上 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 丰富度是衡量物种组成的指标 作用 衡量指标 丰富度 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规律 不同群落丰富度 越靠近热带地区 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海拔高度越高 群落丰富度 不同 越丰富 越低 三 种间关系 阅读教材P72页 资料分析 中的资料1 回答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了两种草履虫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合适的条件下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 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 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 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 而食物 杆菌 数量较多 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 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 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 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 这就是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 则可表示为 生物数量 时间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 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 的 同步性变化 如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同 数量上表现为相互抑制 如水稻和稗草 阅读教材P72页 资料分析 中的资料2 回答讨论的第2题和第3题 2 根据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图分析从1865年到1875年间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 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 从1865年到1875年间 雪兔数量的增加导致猞猁增加 而猞猁的增加 又会造成雪兔减少 之后猞猁数量也减少 从多年的调查看 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 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捕食者会不会将被捕食者完全消灭 它们的数量增长有何特点 不会 两种生物相互影响 又相互制约 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变化 捕食 被捕食者 捕食者 3 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雪兔是以植物为食 猞猁是以雪兔为食 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 使得植物 雪兔 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 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 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 资料1和资料2中 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 竞争 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 捕食 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 另一方处于劣势 最终灭亡 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菟丝子 一种生物 寄生者 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一方获利 另一方受害 如 蛔虫 虱子等各种寄生虫 寄生物通常不会使寄主死亡 槲寄生 寄生 寄生生物 寄主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互相依存 彼此有利 其它实例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白蚁与其体内的鞭毛虫牛 羊等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人和人肠道的正常菌群 互利共生 它们的数量增长呈何规律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 呈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1 请判断 寄生 互利共生 竞争 捕食四者相应的坐标图 以时间为横轴 以个体数为纵轴 互利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 巩固练习 2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 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 丙 一段时间后 该水池甲 乙 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 四 群落的空间结构 是指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垂直结构 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的空间配置 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垂直结构明显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垂直结构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因为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分层现象有什么意义呢 植物的分层现象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 空间 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动物的分层现象 主要与食物有关 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水域中 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有阳光 温度 食物和含氧量等 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的差异 四 群落的空间结构 1 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 2 群落镶嵌性形成的原因 水平结构 四 群落的空间结构 镶嵌性分布 主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 如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决定因素 分层现象 镶嵌分布 光照 栖息空间和食物 地形变化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判断 1 山上山下植被不同是垂直结构还是水平结构 2 南北地区植被不同是垂直结构还是水平结构 水平结构 水平结构 想一想 在高山中 不同海拔地带分布不同的植物群落 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还是水平结构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 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 不是一个群落的内部空间上的配置 而是多个群落的更替 既不是垂直结构 也不是水平结构 高山草甸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高山 探究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原理 1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 2 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调查 3 丰富度 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一般步骤 1 提出探究的问题 如 地区花园或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2 制定计划 3 实施计划 1 准备 2 取样 3 采集小动物 4 观察和分类 5 统计和分析 填空 1 调查方法 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 调查 2 丰富度的统计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B 3a-4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 道路照明节能灯具选择方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复合涂层纺织面料生产线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难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TiC改性锡锑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苯胺降解作用研究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公路施工废弃物处理方案
- 轴向受力型消能减震墙板的抗震性能研究
- GB/T 42695-202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木棉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大飞机C919:追梦五十载,“破茧化蝶”
- 某培训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YY/T 1617-2018血袋用聚氯乙烯压延薄膜
- GB/T 4339-2008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3934-2003普通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23版
- 五星领导人课件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大体积混凝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