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_第1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_第2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_第3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_第4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结构(一)态度的实质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平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核心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二、品德是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1.品德反映了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的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项任务的自觉行为。(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知、情、意、行)1.道德认识-定向作用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是衡量品质的重要标志(a道德行为技能,b道德行为习惯)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实质相同、 结构一致、概念有区别。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对态度的最低水平依次是 a接受,b反应,c评价,d组织,e性格化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提出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从众、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是必要性缺乏认知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认同 (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3.内化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价值内化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三)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差异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一、有效的说服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