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讲话-当挤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1页
国旗讲话-当挤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2页
国旗讲话-当挤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旗讲话-当挤成为一种习惯文章来源教师范文吧课件:当“挤”成为一种习惯xxxx年12月31日23点35分,时间在那一刻凝固。在上海外滩的跨年活动中,三十六位鲜活的生命瞬间烟消云散。他们大多是学生,平均年龄不到23岁。最绚丽的年龄,他们还怀揣着一把梦想和愿望,他们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很久很久。然而,满心欢乐来跨年的他们,却被永远挡在了xxxx的门外。事发至今整整3个月,新闻已变旧闻,然而当我们看亲历者追忆种种细节的文字时,我们依然感到窒息。因为善良的我们似乎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事实他们是被挤死了,一个大活人,活活地被挤死了?我们真的很想问:当死亡之神靠近的时候,真的就那么毫无征兆、浑然不觉?其实,防护的警员早已一次次的敲响警钟。警察已近乎哀求:“警察叔叔求求你们了,别再挤了!”然而回应的却是:“你们快点挤,我们这里视野可好了!“快点挤!快点挤!多么熟悉的呐喊!不知从何年何月起,我们创造了这个气冲霄汉的口号,我们还在实践中创造了各式各样“挤”的动作要领,并颇以为荣的将这一本领发扬光大,惠及子孙万代。我们一边为自己的豪举赞叹不已,一边鄙视着那些有序排队的“傻瓜”:“幸亏我能挤!看那些人还在傻乎乎的排队!”正是在这种“豪情壮志”下,“中国式拥挤”愈演愈烈,大有要当做一种光荣传统传承下去的架势。看吧,各行各业、各点各地都争先恐后推出“中国式拥挤”。于是有了“中国式挤电梯”、“中国式挤食堂”、“中国式挤公交”、“中国式挤地铁”“中国式挤观景”中国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不排队,我们要“快点挤”!我们要不遗余力地跟时间赛跑!殊不知,当人们在挤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时候,死亡之神的魔爪也在蠢蠢欲动。xxxx年7月15日下午3时34分,上海地铁站台上,一名乘客在上车时被挤在屏蔽门和已开动的列车之间,跌入隧道当场死亡。xxxx年7月14日早上8时10分,湖北襄阳一写字楼,很多人赶着上班,18人挤入承载13人的电梯。由于严重超载,电梯直接坠落。”挤挤吧,都赶时间呢!”“挤挤吧,挤挤暖和。”我们以这种方式表达着我们的温和与友好,显示着我们争分夺秒的生活热情。似乎挤得越紧,越能体现我们的民族特色亲密无间。于是,快点挤,再挤挤,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我们每天在“挤”中怡然自得。而“挤”也确实效果显著,它带给我们“先睹为快”的愉悦,“先走一步”的喜悦。然而,殊不知,每一次拥挤的人群中都已埋好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有一点火星,随时爆燃,比如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那位唯恐天下不乱的撒代金券者之流。而一心往前挤的人们,却只为争抢“更好的视野”,最后搭上了性命!追悔莫及,却连“追悔”的机会都没了!听听踩踏事故后一位上海教师的心声吧:现场大多数是学生,有的想上,有的想下,有的撒票票,有的哄抢。这是教育的积累,国民心态的积累。须知,平时电梯上的一次谦让,门口出入时的一次避让,上下车时的一次排队,都是没意义的吗?想起911事件中,数千人秩序井然地从大楼中步行撤出,没有踩踏!甚至还给消防员留出一侧做救援通道。这不是虚伪的秩序,这就是文明的积累。一的公民素质不是体现在对命令的表面服从上,而是体现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尊重上、体现在公共场合应有的克制和谦让上。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惟愿这生命的阵痛能让我们在喧闹过后有所,惟愿这一次又一次生命的代价能让我们清醒哪怕一点点。痛定思痛,愿这小小的文明之举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