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_第1页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_第2页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_第3页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_第4页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为了确保学校财产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将学校安全损失养活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有力维护学校、社会稳定,将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一、领导小组:组长:黄金科副组长:王国海 杨拥华成员: 邓 琼 罗素平 宁 英 李建华 柳灵芝 邓 殊二、安全原则1、以维护学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首要职责。2、制止事故后果扩大,减少损失到最低程度。3、以全校教职工为主体,“安全工作警钟长鸣”。三、工作步骤1、及时发现事故,及早报告事故。2、判明事故类型,辨别事故程度。3、及时参与处理事故。四、处理事故的先后顺序。1、疏散学生。2、抢救伤员。3、抢救财产。4、制止事态的扩大。5、消除事故的隐患。6、尽可能保护现场和证据,为事后的责任调查用准备。五、领导小组的职责1、总原则:抢险救灾,不息事态,人人有责,毫不松懈。2、具体责任:及时到达现场,及时抢救,及时判别事故类型,及时判明事故程度,及时制定出事故抢险救灾的具体步骤和先后顺序,并根据事故状况,确定是否向上级求援。六、各项工作具体应急预案。(一)校园暴力及偶发事件安全预案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养成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在玩耍和活动的过程中难免发生矛盾冲突,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间的冲突和发生后妥善处理,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防止、及时平息事态。2、实行教师安全事故“首问制”,发现事故的教师,应立即采取措施投入施救,对受伤情况严重的要立即送往医院,并向行政和值日教师报告。3、对参与冲突的学生要立即通知值日教师和班主任,并由班主任负责全权处理。4、班主任要及时展开调查和处理,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不能听取片面之词。5、班主任要根据事实,划分学生责任,根据学生在事件的责任承担相应的医药费用。6、如有必要,班主任要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家长之间的协调工作,尽量完成善后工作,防止事件的再次扩大和升级。7、情况严重,事态较大,班主任和值日教师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求得援助。(二)课堂教学安全预案1、当堂课的授课教师就是当堂课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坚决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2、注意学生课堂精力集中情况,发现身体不适或精力不佳的学生要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取得联系。特别是体育课,对于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安排其休息。3、要全面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活动程序,防止因组织混乱而发生学生伤害事故。4、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任课教师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施救措施,如有必要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并及时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5、弄清事故原因,及时正确调查处理。(三)上下楼梯发生拥挤安全预案1、楼梯上下处要有明显标志,课间操和集队集会值日教师要在楼梯口维持秩序。2、一旦发生拥挤而伤人的安全事故,教师要采取紧急措施全力救护受伤者。3、学校要组织教师积极疏散学生,以免事态扩大或再次发生,对受伤学生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四)食品卫生安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1、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学习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案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防病防疫知识深入人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伙食从业人员是直接责任人。2、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保持食堂内外清洁,严禁投毒事件发生。食堂必须有记录。3、建立严格的商品购入登记制度,粮油米实行定点采购,统筹管理,严防不合格的食品进入校内。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水源污染。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密切联系。组织适龄儿童实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5、如果发生食物中毒,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学校并尽可能提供产生的毒源;学校领导应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判明中毒的毒源,并由此判明中毒所涉及的范围,立即采取措施联系医疗部门及时救助,并向有关部门上报食物中毒情况。(五)学校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1、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a、学校电路老化或乱拉乱接临时线造成;b、违章使用电器造成;c、食堂操作不当造成;d、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及管理不当造成;e、违章点燃明火造成;f、乱扔烟蒂、小孩玩火造成等等。2、预防措施: a、校长为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校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b、根据消防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c、加强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识;组织消防演练,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d、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栓及消防通道符合要求;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及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校领导接警后,在报警的同时应立即组织灭火行动组灭火;初起火点的教职员工要就地取材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灭火。4、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a、起火点有学生时,发现者和听到报警者(教职员工),应迅速打开通道,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如火势已蔓延,要稳定学生情绪等待救援。b、疏散引导小组立即到达各指定位子,楼梯口、转弯口等,到达疏散集中地,要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c、如有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有学生受伤,及时通知学生家长。5、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a、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b、通信联络组接警后,应速到达现场,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领导汇报,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c、安全救护组要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护,并迅速送伤员到医院救治。6、现场保护和处理:a、火灾后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b、火灾发生,领导要到一线指挥、人、财、物及时到位,迅速传递有关信息,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七)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处置预案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为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地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订如下预案:一、引发事故的原因:1、对预防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认识不足;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3、运动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4、运动量过大;5、身体机能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6、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组织方法有缺点;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8、场地设备不安全等。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a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b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c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d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八)学校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可能引发校外集体活动事故的原因:学校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带队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不遵守活动纪律擅自离队;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租用的车辆安全性能差;驾驶员疲劳驾车、违章驾车;驾驶员驾驶技术、应变能力差等等。二、事故的预防:1、活动前由学校通过广播、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向学校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点反复向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2、组织人员针对本次活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介绍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强调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加强对带队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要求教师加强管理。4、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始终跟随学生,不得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三、事故的处理:一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一般按以下程序处理:1、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学生送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并通知家长。2、一般事故三天内学校及活动承办机构书面报告区教育局。3、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4、事故责任认定和善后处理。如果事故是由学校管理不当或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则参照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九)基建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1、学校基建安全由学校王国海老师负责,严禁收受贿赂,捞取私利,要严格按照质量要求,按照规划进行施工,确保学校建设质量达标;对建设过程的进行监督和管理,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确保整个过程顺利进行,不得影响学校全体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2、学校校舍及公共设施设备安全(1)、学校的校舍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及消防、卫生、规划、建设等各种标准。校内在建工程落实严格的安全措施。 (2)、校舍安全的定期勘检检查,经县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的危房,立即制定修缮计划和方案,尽快修缮、加固或拆建、新建或封闭停用。发现危险校舍、建筑物、构筑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限期解决。(3)、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建筑物必须按照现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疏散楼梯,做到不锁闭、不封堵、不占用, (4)、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5)、 对学校校舍及公共设施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和登记。做好财产使用变更登记,做好学校财产维修工作,安排好假期值班守护人员,保管好学校财产,确保学校校舍及公共设施设备不流失,不被损坏。3、实验器材和药品安全实验器材及药品实行专柜加锁存放,严禁学生私自进入实验药品及器材存放室,严禁学生拿走学校实验器材和药品,经常查看实验药品及器材情况,严防实验器材及药品遗失。若有遗失,要及时报告情况,及时追回遗失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制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4、体育活动器材安全体育活动器材安全由学校体育老师负责,要经常检查活动设施设备及器具是否安全,严禁用不合格的或已经损坏的器具;不许私自借用学校体育活动器具,否则,造成不安全事故的要承担全部责任。(十)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理预案 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1、预防方法(1)、学校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2)、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3次;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餐具。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5)学生若发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