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2、感悟反问句的意思,能用陈述的方式表达出来。3、感受课文用词的精确,懂得“要想做成大事,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重点难点:1、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教学准备: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与“小”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大家的眼中,有着或相同或不同的大事,也有着或相近或迥异小事。有的人善于从一件件的事情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品行;而有的人则认为大事小情,与自己无关紧要,容易忽略不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扫一室”是“大事”还是“小事”? (板书:“扫一室”)(小事)那么“扫天下”呢?(板书:“扫天下”)(大事)今天就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将题目完整),学生齐读课题。二、学习检测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学习检测”。1、我会读来齐读一下垃圾 污浊 皱眉 懒散 寒暄 着实 肮脏 拜访志存高远 理直气壮 满不在乎 轰轰烈烈师:词已经会读、会写了,意思理解如何,老师来检查一下。2、我会填根据意思,准确填出词语,并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1)见面时说一些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的话。 ( )(2)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很有气势。 ( )(3)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 )(4)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 )我会用词语 造句: 。3、我知道陈蕃,是个 , ,但 的人。三、品读感悟,自主探究(一)感受陈蕃的“生活懒散”课文中从哪里能具体地看出陈蕃的“生活懒散”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先行自学。学习提示:1、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表现陈蕃生活懒散的句子。要是你走进这样的房间,会是怎样的感觉?写下你想说的话。2、只读书而不肯动脑思考,就会感到迷惑。看到这又脏又乱的书房,薛勤他会有什么样的内心思想,怎样对陈蕃说?3、书读进去,人走出来。走进文中的人物,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得到自己的收获。用心品味着读一读你画的句子和人物的语言。1、生汇报(课件出示: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上面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这是一间怎样的屋子?找出具体描写“脏、乱”的词语。(课件将相关词语变红)那么把这段话改成这样好不好。(出示句子:陈蕃的书房乱七八糟,而且十分肮脏。)为什么不好学生比较体会。(写的太简单,书房怎样的脏乱没有表现出来。)师:说得好。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把书房的脏乱写具体的呢?首先,先写对这间屋子的总体印象是(教师引读)生:又脏又乱师:往桌子上一看生: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师:再低头一看生:地上到处是垃圾;师:抬头看生: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师: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生: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师小结:这段话有条理、有顺序、形象具体地表现出书房的脏乱,从而突出陈蕃生活懒散。那么,以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作者这种写作方法。谁愿意再来读读这段话,要表现出书房的脏乱来?(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2、孩子们,要是你走进这样的房间,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可陈蕃整天都生活在这样的屋子里啊!你能劝劝他吗?(课件出示:陈蕃啊陈蕃, 。)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3、看到这一切,薛勤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会想些什么?又是怎样对陈蕃说的呢?薛勤看到这又脏又乱的书房,大大出乎意料,十分疑惑、惊讶地对陈蕃说薛勤看到这又脏又乱的书房,出于叔伯对子侄的关心,十分严肃、认真地对陈蕃说薛勤看到这又脏又乱的书房,认为这样有失读书人的风范,有些不高兴地对陈蕃说(二)感受陈蕃的“志存高远,喜好读书”陈蕃为什么不打扫自己的书房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先行自学第4、5自然段课文。学习提示:1、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表现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的句子。陈蕃认为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道理?2、只读书而不肯动脑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思考并试着说说薛勤想的、说的句子的意思。3、书读进去,人走出来。走进文中的人物,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得到自己的收获。用心品味着读一读你画的句子和人物的语言。1、生汇报(课件出示: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对,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陈蕃?(生:胸怀大志、志存高远等等)陈蕃一心想成就大事业,却不愿意做打扫屋子这样的小事。认为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道理?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理直气壮)请理直气壮地读读这句话。陈蕃理直气壮地说陈蕃说的话,除了理直气壮的语气,还有什么?(得意、满不在乎)(指导朗读)陈蕃满不在乎地说陈蕃得意地说2、一个年轻人,如果举手之劳的小事都不做,怎么能干成大事呢?作为长辈,薛勤很是担心。薛勤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你来说薛勤是怎么想的。大家一起说薛勤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听到陈蕃的回答,薛勤内心有着复杂的情感活动,他会(着急,不满,认为陈蕃的想法、做法不对,要点醒陈蕃、不让他继续错下去)同桌相互带着这些情感读一读这个句子。同学们一起读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薛勤着急地说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薛勤不满地说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薛勤带着质问说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薛勤带着教导说这是什么句式?(反问)如果这句话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改陈述句)(课件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扫不了天下。)你觉得这两个句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反问句,语气更强烈。)3、这里还有一个反问句,你能意思不变,也换一种说法吗?(出示句子: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指名将句子改成陈述句。(三)听了薛勤的一番话,陈蕃会有改变吗?指名读最后一段。“沉思”是什么意思?陈蕃想到了什么?让我们来帮他想想,书房里有哪些地方该扫扫了?指名回答。想一想,假如一个月后,薛勤再次来访,陈蕃的书房会是怎样的呢?除了打扫书房,陈蕃还会做什么?从小事做起的陈蕃真的成就了自己的大事业了吗?(生说 )(出示陈蕃的图片及资料)你是怎么知道的?四、总结全文1、现在我们再回到课题,“扫一室”仅仅指打扫一间屋子吗?(指做好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那么“扫天下”呢?(指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你看,课题中的两个词语都隐含另一个意思,所以加了引号。2、“扫一室”与“扫天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只有才)3、孩子们,今后你打算从身边的什么小事做起,去实现你的理想呢?(学生交流)4、师:是啊,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句名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老师再送同学们一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课件出示)生齐读。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迈出一小步,就不能走到千里之外;不积累小的河流,就不会有大江大海。希望你们能用这句名言时刻提醒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生中的每一小步,这样才能跨越出人生中的一大步。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再次体味文中的人物对话,感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关系。五、拓展训练小组合作,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阅读下面两篇文章,体悟文章的思想,并说说两篇文章所讲的道理。少一个马蹄钉“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这是个著名的英国民谣,其中提到的故事在历史上曾真实地发生过。那是在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要面临一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战斗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爱的战马。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掌钉上马蹄铁。铁匠先钉了三个马掌,在钉第四个时发现还缺了一个钉子,马掌当然不牢固。马夫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国王,眼看战斗即将开始,国王根本就来不得及在意这第四个马蹄铁,就匆匆赶回战场了。战场上,国王骑着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左突右奔,英勇杀敌。突然间,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翻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那匹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在一瞬间土崩瓦解、一败涂地。敌军趁机反击,并在战斗中俘虏了国王。国王此时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在被俘那一刻痛苦地喊道:“钉子,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这场战役就是波斯沃斯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个英国。把小事做好的王永庆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