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docx_第1页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docx_第2页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后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B、在稳定的重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C、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D、诊断甲状腺疾病时,注入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作为示踪原子2、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在科研、医疗、生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放射线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3、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 A、粒子散射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电离现象D、天然放射现象4、下列关于电磁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污染主要是指电磁辐射B、电磁辐射会干扰其他仪器的正常工作C、电磁辐射对人体和动物都有危害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电磁辐射的危害就越小5、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A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 , 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 , 经研究知道( )A、A为中子,B为质子B、A为质子,B为中子C、A为射线,B为中子D、A为中子,B为射线6、首先发现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的实验是( ) A、原子光谱B、光电效应C、粒子散射现象D、天然放射现象7、某元素的原子核可以俘获自身核外的一个K电子而转变成新元素,这种现象称为K俘获,在K俘获的过程中,原子核将会以光子的形式放出K电子的结合能关于K俘获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不变 B、原子序数减小C、原子总质量不变 D、原子总质量减小8、同位素是指( ) A、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B、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C、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D、中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9、下列应用中把放射性同位素不作为示踪原子的是 ( ) A、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B、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利用探测器的测量,找出合理的施肥规律C、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D、给怀疑患有甲状腺的病人注射碘131,诊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10、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B、核电站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发电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核泄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对人体是有危害的11、日本东部海域9.0级大地震所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让全世界都陷入了恐慌下面有关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都是天然放射性元素B、放射性辐射对人类都是有害的C、可以通过改变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环境来改变放射性衰变的快慢D、三种射线中只有射线是不带电的二、填空题12、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_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铍核,打出了一种粒子流,其核反应方程为_13、某人工核反应如下:P+1327ALX+N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_,中子数为_14、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_粒子,B为_气15、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 的原子来说X=_、y=_、z=_ 16、用光子轰击氘核,使之产生中子和质子,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5u , 质子质量为1.0072u , 中子的质量为1.0086u , 1u=1.66051027kg , 普朗克常量H=6.63X1034Js , 则光子的波长应为_ m 三、解答题17、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什么?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什么粒子?B为什么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18、1930年发现,科学家在真空条件下用粒子轰击 时,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贯穿力很强的不带电粒子,为了弄清楚这是一种什么粒子,人们用它分别去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打出一些氢核和氮核,并以此推算出了该粒子的质量,从而确定改粒子为中子设氢核的质量为mH , 氮核的质量为氢核质量的14倍,碰撞后氢核的速度为vH , 氮核的速度为vN , 假设中子与它们的碰撞为弹性弹性碰撞,碰撞的粒子分别为中子和氢核及中子和氮核(1)试写出粒子轰击 的核反应方程;(2)试根据中子与氢原子和氮原子的碰撞结果,利用题中的可测量量,推算出中子的质量19、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F是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1)完成该人工核转变的方程式? (2)(单选题)在观察由新粒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的是( ) A、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有粒子引起的闪烁B、充入氮气后,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C、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新粒子引起的闪烁D、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