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doc_第1页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doc_第2页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doc_第3页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缆基本计算公式1。铜线束绞: D = N0.5 * 1.155 * d 2。多芯绞合时:D = K * d N K N K N K 2 2 21 5.305 40 7.305 3 2.155 22 5.613 41 7.613 4 2.414 23 5.613 42 7.613 5 2.7 24 6.0 43 7.613 6 3.0 25 6.0 44 8.0 7 3.0 26 6.0 45 8.0 8 3.305 27 6.155 46 8.0 9 3.613 28 6.155 47 8.1 10 4.0 29 6.414 48 8.155 11 4.0 30 6.414 49 8.5 12 4.155 31 6.7 50 8.5 13 4.414 32 6.7 14 4.419 33 6.7 15 4.549 34 7.0 16 4.7 35 7.0 17 5.0 36 7.0 18 5.0 37 7.0 19 5.0 38 7.305 20 5.305 39 7.305 3。对绞集合外径: D = K * d 对数 K 对数 K 对数 K 1 2.0 5 4.6 9 6.0 2 3.4 6 5.1 10 6.4 3 3.65 7 5.1 10 1.95 * N0.5 4 4.1 8 5.5- N=条数 d=单条铜线径或芯线径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 重量=钢丝直径L根数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8.钢带的重量=(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L/(1+K)9.包带的重量=(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绞入系数。护套的标称厚度挤出护套前的假设外径0.035+1mm(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电线电缆截流量的速算法在供配电系统中,电线电缆的作用是传输电流,联络供电点(变电所或配电箱)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桥梁.正确选择电线电缆是保证负载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若选择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过小而负荷电流超载运行时,则会引起电线电缆表面温升加快,使绝缘层过热,导致事故的发生.若选择电线电缆的截面积过大,则会造成浪费,使投资增加. 电线电缆的栽流量取决于本身的构造形式,周围环境条件和敷设方式.电线电缆从材质上分为铜芯线和铝芯线,从绝缘上分为橡皮绝缘,塑料绝缘,塑料护套及铠装等形式.其敷设方式有明设和暗设(穿金属管或塑料管).可见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除自身条件外,还要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载流量要减少;暗敷设比明敷设的载流量要降低;多根共管敷设时,根数越多,载流量越小;而相同截面积的铝线要比铜线的载流量小一级,等等. 在配电设计和施工中,如何快速检验电线电缆截面积能否满足计算负荷电流的要求,采用速算法可做到心中有数,有错必纠,避免返工和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截面积1.5185mm2的电线电缆速算法. 1.速算法 速算法是以计算标称截面积的载流量为基础的.速算表达公式为IN = K1K2K3K4S式中:IN 电线电缆的速算载流量,A;S 线缆标称截面积,mm2; 速算电流系数,见附表,A/ mm2;K1 温升折算系数,环境温度为25时,K1为1,当超过30时,九折;K2 导线折算系数,铜线K2为1,塑料铝线九五折;K3 管质折算系数,穿钢管K3为1,穿塑料管八五折.因穿塑料管后,散热差,故需打折;K4 穿线共管折算系数,明敷设K4 为1,穿2,3根七五折,4根共管为六折.截面积S(mm2) 185,150 120,95 70 50 35 25 16 10 6 4 2.5 1.5电流系数(A/ mm2) 3 3.5 4 4.5 5 6 7 8 9 10 14 18 2.举例 例1已知橡皮绝缘铜线50 mm2;架空进户,环境温度为25,求其载流量.若改用塑料铝线时,载流量又为多少 解:(1)橡皮绝缘铜线:= 4.5,K1=K2=K3=K4 =1.则IN = 4.5 50 =225(A)查手册,橡皮绝缘铜线的载流量为230A. (2)塑料铝线:若改用塑料铝线,K2 = 0.95,其计算公式为IN= 0.95 IN = 0.95 225= 214(A) 查手册,塑料绝缘50 mm2铝电线的载流量为215A. 例2上题中环境温度为30,架空进户,求其载流量;从横担引入室内配电箱穿钢管保护,这时电线的载流量又为多少 如果改用橡皮铝芯线,其截面积应为多少 解:(1)环境温度为30:K1= 0.9,则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