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摩阻力计算实例.doc_第1页
负摩阻力计算实例.doc_第2页
负摩阻力计算实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负摩阻力计算实例本建筑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为级(中等),依椐JGJ94-2008规范第5.4.2条规定,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首先,根据场地地质情况(以3#井处的地层为例)确定压缩4.2桩基 4,R3b 4.2.1 桩基类型及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gP_d p:b 依据勘察结果分析, 本建筑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为120.5-151.6mm)湿陷等级为级(中等),湿陷性土层为、层,湿陷土层厚度为10-15m,湿陷最大深度17m(3#井)。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第层黄土状粉土属中密-密实状态,具低-中压缩性,不具湿陷性,平均层厚4.0m,可做为桩端持力层。 * zJ iii 4.2.2 桩基参数的确定 MIMPJXT#.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中的有关规定,结合地区经验,饱和状态下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或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桩端阻力特征值qpa(或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建议采用下列估算值: &QDEDszp 土层 351s3ff 编号土层名称土的 (/rIodHJO 状态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 jC& dF qsik(kPa)桩端阻力特征值 hVYA+K 4.2.3 单桩承载力的估算 U=#ylQ 依据JGJ94-2008规范,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5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 N S(N Ra=qpaAp+upqsiaLi K-/; 式中: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9Odwtp qpa 、qsia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 xo5Ha A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d2(圆桩); ziMbm up桩身周边长度=d; 2 3wh d Li第i层岩土的厚度; 3s$.l 以3#孔处的地层为例,桩身直径取600mm,以第层黄土状粉土做为桩端持力层,桩入土深度24.0m(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应不小于1.5d)。 U+M?o% 计算基桩的下拉荷载为:Qgn=n*uqsinli (注:单桩基础n取1.0) 5h1j.t! =1*3.14*0.6*(6.5*4.2+18.2*3.3+29.3*3.8)=374.5Kpa 5 Jhl4pw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按下式估算: W5 poN Ra=qpaAp+upqsiaLi- Qgn oC g =500*1/4*3.14*0.36+3.14*0.6*(3.6*13+5.5*18+1.5*18)-374.5 D&shrKFx =92.6KN B:4u 2/!5 又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5.7.5条规定: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除不计湿陷性黄土层内的桩长按饱和状态下的正侧阻力外,尚应扣除桩侧的负摩擦力。 MPt7 / 本场地-层为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为120.5-151.6mm,由表5.7.5桩侧平均负摩擦力特征值(钻孔灌注桩)可取10 Kpa。由5.7.4-1式,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o-kl Ra=qpaAp+uqsa(L-Z)-u(-qsa)Z sqw _c9 式中: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W0:8_EI qpa 桩端土的承载力(端阻力)特征值(kpa) :.dQY=6I -qsa-桩周土的平均负摩擦力特征值(kpa) o+4hq5 qsa-桩侧阻力特征值(kpa) %VMazlM15 A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d2(圆桩); J=$v+8&. u桩身周边长度=d; V)bizY; L桩身长度(m) ESO(X+ Z-桩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层的长度(m) y?rsfIth 仍以3#井处的地层为例: WDZEnauE 桩身长度: L=24.0m(自地面算起) ,d$ftqE 桩侧阻力特征值: qsa=18.0kpa +! 9&5S A 桩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层的长度: Z=17.0m toQnMT 桩身周边长度u=d=3.14*0.6=1.884m i!)U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Ap = d2=0.2827 aqMZ%7 代入:Ra=qpaAp+uqsa(L-Z)-u(-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