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物理冲刺高考物理冲刺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 题型特点 选择题的知识覆盖面 信息量逐年上升 能力要求稳步提高 体现了高考对基础知识 基本 技能和基本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 一个选择题中常提供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 迷惑性较强 为中或中下难度 二 解题对策 解答好选择题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要对基本物理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 解答时要根据具体 题意准确 熟练地应用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 进行分析 推理和判断 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审题 抓住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字 词 句的物理含义 找出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 临界条件 还要注意题目要求选择的是 正确的 还是 错误的 可能的 还是 一定的 2 每一个选项都要认真研究 选出正确答案 当某一选项不能确定时 宁可少选也不要错 选 3 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与题意是否相符 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 直接判断法 比较排除法 特殊值法 解析法 极限分析法 图 象法 几何图解法等 要善于应用这些方法技巧 做到解题既快又准 三 失分原因 1 单凭直觉经验 贸然判断而错选 2 注意力受干扰 主次不分而错选 3 知识含糊不清 模棱两可而错选 4 不抓重点类比 仓促建模而错选 四 方法归纳 方法一方法一 排除法排除法 例 1 图 1 中a 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立方体物块 它们的质量相等 F是沿水平方 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 已知a b的接触面 a 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2 B a对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 C a b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 D a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方法二方法二 选项分组法选项分组法 例 2 一辆小车沿水平面始终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根细线的上端固定在车顶 下端系一个 小球M 稳定时 细线的位置如图 2 所示 P点为小球正下方小车地板上的点 某时刻细线突然断 裂 小球第一次落到小车的地板上Q点 Q点未标出 该过程小车的运动方向没有变 小球没有跟 左右两壁相碰 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小车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 Q点都一定在P点的左侧 B 无论小车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 Q点都一定在P点的右侧 C 若小车向左运动则Q点一定在P点的左侧 若小车向右运动则Q点一定在P点的右侧 D 若小车向左运动则Q点一定在P点的右侧 若小车向右运动则Q点一定在P点的左侧 反思提升 首先将选项分组比较 得到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的结论 既可避免多选 漏选 又能提 高答题速度 还要注意小车加速度方向向左 则小车向左是加速运动 向右是减速运动 方法三方法三 反证举例法反证举例法 例 3 在静电场中 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 电场力做了正功 则 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 B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点指向A点 C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 D 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A点的电势能大 解析 假如电子做的是类平抛运动 则 A B 两项都不符合要求 排除 A B 两项 由于电场 力做正功 则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答案 C 方法四方法四 单位检验法单位检验法 例 4 足球运动员在距球门正前方x处的罚球点 准确地从球门正中央横梁下边缘踢进一 3 球 横梁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h 足球质量为m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运动员至少要对足球做的 功为W 下面给出功W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W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 物理分析 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 W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W mg h 1 2h2 x2 B W mg 1 2h2 x2 C W mgh D W mg h2 1 2h2 x2 方法五方法五 极限法极限法 例 5 如图所示 轻细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 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 圆环 套在粗糙水平杆MN上 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 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 此时细绳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为 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 圆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则 在这一过程中 水平拉力F 环与杆的摩擦力F摩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情况是 A F逐渐增大 F摩保持不变 FN逐渐增大 B F逐渐增大 F摩逐渐增大 FN保持不变 C F逐渐减小 F摩逐渐增大 FN逐渐减小 D F逐渐减小 F摩逐渐减小 FN保持不变 专题训练专题训练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 的得 7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4 分 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 0 分 1 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 若风速越大 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 4 C 落地时速度越小 D 落地时速度越大 2 2013 深圳调研 甲 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它们的anr图象如图 1 所示 由图象可知 甲为双曲线的一支 图 1 A 甲球运动时 线速度大小变小 B 甲球运动时 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 乙球运动时 线速 度大小变小 D 乙球运动时 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3 质量相等的甲 乙两物体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 由于两物体的形状不同 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 将释放时刻作为t 0 时刻 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 2 所示 则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图 2 A t0时刻之前 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 B t0时刻之后 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小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 C t0时刻甲 乙两物体到达同一高度 D t0时刻之前甲下落的高度小于乙物体下落的高度 4 2013 安徽模拟 如图 3 所示 小船过河时 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成 角 船相对 水的速度为v 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 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 为保持航线不变 且准时到达对岸 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5 图 3 A 减小 角 增大船速v B 增大 角 增大船速v C 减小 角 保持船速v不变 D 增大 角 保持船速v不变 5 飞机在水平地面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 每隔相等时间投放一个物体 如果以第一 个物体a的落地点为坐标原点 飞机飞行方向为横坐标的正方向 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是第 5 个物体e离开飞机时 抛出的 5 个物体 a b c d e 在空间位置的示意图 其 中可能的是 6 甲 乙为两颗地球卫星 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 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 两卫 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7 一轻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 上端连在光滑水平轴上 轻杆可绕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运 动 不计空气阻力 如图 4 所示 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0 小球刚好能做完整 的圆周运动 若小球在最低点的初速度从v0逐渐增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6 图 4 A 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经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gR B 小球在最高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小球在最低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8 如图 5 所示 a b是两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和 2R R为地球半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5 A a b线速度大小之比是 1 2 B a b的周期之比是 1 2 2 C a b的角速度之比是 3 4 6 D a 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4 9 9 2013 河北廊坊模拟 如图 6 所示 A B C三个小球分别从斜面的顶端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 出 其中A B落到斜面上 C落到水平面上 A B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 为 C落到水平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 图 6 A B C D 10 质量m 4 kg 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处 先用沿x轴正方向的力 7 F1 8 N 作用了 2 s 然后撤去F1 再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 24 N 作用了 1 s 则质点在这 3 s 内的轨迹是 11 2013 河北衡水中学 如图 1 所示 电梯与水平地面成 角 一人站在电梯上 电梯从静止 开始匀加速上升 到达一定速度后再匀速上升 若以FN表示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 G为人受到 的重力 Ff为电梯对人的静摩擦力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 1 A 加速过程中Ff 0 F FN G都做功 B 加速过程中Ff 0 FN不做功 C 加速过程中Ff 0 FN G都做功 D 匀速过程中Ff 0 FN G都不做功 12 如图 2 所示 质量为M 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小物块 可视为 质点 放在小车的最左端 现有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 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 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 经过时间t 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 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 端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8 图 2 A 此时物块的动能为F x l B 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x C 这一过程中 物块和小车产生的内能为fx D 这一过程中 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 l x fl 13 如图 3 所示 长为L的轻杆A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 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 轻杆A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 角速度为 在轻杆A与水平方向夹角 从 0 增 加到 90 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3 A 小球B受到轻杆A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B 小球B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C 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D 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B做正功 14 如图 4 所示 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 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 C为AB 的中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4 A 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 位移为零 外力做功为零 B 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 减少的动能相等 C 小球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 速度的变化率相等 D 小球 从A到C与从C到B的过程 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15 一宇宙飞船沿椭圆轨道 绕地球运行 机械能为E 通过远地点P时 速度为v 加速度大小 为a 如图 5 所示 当飞船运动到P时实施变轨 转到圆形轨道 上运行 则飞船在轨道 上运行 时 9 图 5 A 速度大于v B 加速度大小为a C 机械能等于E D 机械能大于E 16 2010 年 9 月 19 日 强台风 凡亚比 在台湾省花莲县丰滨乡附近沿海登陆 水平风速达 到 40 m s 一块质量为 2 kg 的石块从山顶无初速被吹下悬崖 假设山高 2 000 m 若风速不变 不计空气阻力 g 10 m 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块做平抛运动 B 石块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恒定不变 C 石块落到地面时与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小于 800 m D 石块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4 000 W 17 2013 湖北襄樊模拟 如图 6 所示 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 将一个物体轻 轻放在传送带底端 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 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 止 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6 A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 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D 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 18 如图 7 所示 倾角 30 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 长为l 质量为m 粗细均匀 质 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 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 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 物块由静止 释放后向下运动 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 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 在此过程中 10 图 7 A 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B 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mgl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