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美丽赣州 2 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河 一条章江 一条贡江 一条赣江 章 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汇合成为赣江 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 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 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 江西省的简称 赣 字由此而来 作为 千里赣江第一城 的赣州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 赣州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素有江南宋城 客家摇篮 共和国摇篮 红色故都 世界钨都 世界橙乡 稀土王国 生态王国等美誉 被誉为适宜居住的城市 3 名胜古迹 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城西北郊6 8公里处 面积为6平方公里 这里岩深谷邃 树木参天 丹崖绝壁 风景秀丽 是一处发育十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 因为 石峰环列如屏 巅有一窍通天 而得名通天岩 自唐代以来 风光旖旎的通天岩就被开创为石窟寺 至北宋时期 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开创达到了高潮 被誉为 江南第一石窟 现保存着唐宋以来摩崖造像358尊 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 是一座珍贵的石窟艺术宝库 通天岩风景区包括古代石刻区和现代休闲区二部分 古代石刻区是景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它主要是由观心岩 忘归岩 龙虎岩 通天岩 翠微岩等五个岩洞组成 具有 丹霞地貌独特 生态景致宜人 文物遗迹丰厚 石窟艺术宝库 四大特色 通天岩 5 位于赣州城东北角的古城墙上 是赣州古城的象征 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 公元1056 1063年 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 虔州八境图 并求诗于苏轼而得名 台高3层 28米 斗拱飞檐 雕梁画栋 红楼碧瓦 溢彩流金 蔚为壮观 登上此台 赣州八景一览无遗 八境台 6 座落在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上 海拔131米 是城区的制高点 以其地山势高埠 郁然孤峙 故名 郁孤台在唐代宗时就有记载 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 其中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菩萨蛮 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成为千古绝唱 景因文传 郁孤台也随之名扬四海 原台已毁 但有清代同治十年 1871年 所建的全木结构的楼台一座 1982年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其形制外观均未改动 仍为3层 高17米 登上郁孤台 可鸟瞰古城全景 郁孤台 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长3600多米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 至北宋嘉佑年间 1056 1063年 孔宗瀚任赣州知州 开始用砖修筑城墙 后来经过南宋 元 明 清 民国 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 加固 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 高大雄伟的城墙 而且护城河 墙垛 城楼 警铺 马面 炮城等设施齐全 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 镇南门 百胜门 建春门 涌金门5座城门 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 清朝咸丰年间 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 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 小南门 大南门 西津门 八境台5座炮城 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 又有江水相助 易守难攻 有 铁城赣州 之称 太平军两次攻城 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 都没有攻破 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 西津门 建春门 涌金门4座 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 这些城墙 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 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 古城墙 8 尤为珍贵的是 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 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 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 主要的是 年 督造 窑烧造等 据市博物馆调查统计 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521种 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 1069年 最晚的一种铭文砖记于民国四年 1915年 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 成为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 记载着赣州古城的兴衰 嬗变 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 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9 始建于南宋时期 始建者叫洪迈 江西鄱阳人 在赣州当过知军 著有 容斋随笔 是唐宋笔记中规模最大 影响甚深的一部笔记 古浮桥全长400米 用了100只小船拼接而成 每三只为一组 整座浮桥分为33组 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 然后用钢缆 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 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 每天早上9 00和下午4 00都要开启一次 让船只通过 过去在很多临江的城市都有浮桥 现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见了 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 在赣州已沿用了900多年 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 古浮桥 10 位于赣州老城区的东南部 占地约7000平方米 赣州文庙规模最大 等级最高 保存最完好 文庙不论规模大小 等级高低 它的平面布局都是一样的 整个建筑群分为三组 采取平行轴线方式布局 中轴线上有大成门 名宦祠 乡贤祠 东庑 西庑 大成殿 崇圣祠 东轴线上有魁星阁 尊经阁 西轴线上有节孝祠 这些建筑现在有一些已经没有了 按古代的建筑习惯 一般是座北朝南 但赣州城内有相当一部分古建筑的中轴线 都是南偏东30度以上 象郁孤台 文庙就属一例 其原因是为了使建筑物的中轴线正对峰山主峰 以构成对景 文庙的建筑群 主要建筑于主轴线上 并由围墙结合建筑物形成院落 值得一提的是 在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 利用东庑和名宦祠 乡贤祠 将屋面连成一片 形成了一座具有南方建筑特色的天井式院落 大成殿是整个文庙的精华所在 大殿构筑于高1 5米的台基之上 占地约750平方米 殿高13米 是目前赣南保存最大的一幢古代建筑 大成殿的木梁架结构与文庙建筑群的其它建筑有所不同 采用大木和斗拱 颇具地方特色 而这些异形雕花拱 不仅起到了承重构件的作用 而且有着极强的装饰效果 大成殿的瓦面用的是景德镇的高温彩瓷琉璃瓦 用瓷器作瓦面 这是赣州独有的 是孤品 连北京故宫的瓦面都是陶的 目前看到的大成殿 是清朝乾隆年间留下的 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了 赣州文庙 11 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 因为古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 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 叫皂色 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 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 皂儿巷 后来谐音就变成了 灶儿巷 灶儿巷全长227 3米 保留在这条巷子里的主要有店铺 作坊 宾馆 钱庄 衙署 民居等 建筑风格也包括赣南客家建筑 赣中天井式建筑 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 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 灶儿巷 12 位于老城区东南 厚德路东段的厚德路小学院内 慈云塔是古代慈云寺的附属建筑物 从塔身上找到的铭文砖对造塔年代的记载 文物部门鉴定为北宋天圣年间 1023 1032年 所建 它是一座典型的楼阁式塔 其结构特点为穿腹绕平座而上 塔身外面原有木构的飞檐回廊 因遭雷击而梦毁 现仅存塔身部分 塔身为青砖构筑 9级6面 各层之间用砖叠涩出檐 并用砖雕装饰成梁柱和斗拱 塔身高度42米 顶部安装有莲苞形状铁塔刹 塔心六角形 中空 沿阶梯登临塔顶可览市区秀丽风光 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修复了慈云塔外飞檐回廊 慈云塔 13 又名崆峒山 位于赣州市东南郊13公里处 京九铁路和323国道从西面山麓穿过 主峰宝盖峰最高 海拔1016米 峰山山脉形势险峻 森林茂密 风景秀丽 是古代赣州 八景 即虔州八景 之一 名曰 宝盖朝云 从晋代起 便成为旅游避暑胜地 主要景点有狮子岩 宝盖峰 石角龙潭瀑布 天子地仙人造字石 宝盖峰石城 玉屏峰崆峒精舍遗址 单桥滴水寨等 现宝盖峰顶是江西七0七电视转播台所在地 盘山公路可直通山顶 峰山现为省级森林公园 峰山 14 位于龟角尾公园内 客家人南迁纪念坛分基座 铜鼎二个部分 基座借鉴北京地坛的建筑形式 寓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 同时体现了客家人以农为本的特色 基座分为三层 象征着客家民系形成的三个阶段 即形成于赣南 发展于闽西 成熟于粤东 基座的踏步分为五级 象征客家人的历史进程中 共有五次大迁移 在基座上安放一个高达5米的三足大铜鼎 象征客家人在通过五次大迁移 完成了三个发展阶段之后 以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 扎根在相毗邻闽粤赣三省的大地之上 在纪念坛上安置铜鼎 一则有定鼎之意 二则铜鼎之足 又寓意客家人的大本营 立足于闽粤赣三省 三则铜鼎为古代祭祀之重器 有插置香烛的实用功能 同时还可将纪念文字铭铸在鼎身之上 纪念坛按120度分为三个面 各个面又分别代表赣南 闽西和粤东 寓意三地在历史上对客家文化的贡献不分伯仲 在当代客家社会相互依存 今后要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 纪念坛相对应的三组踏步 则象征着客家人聚居地的三条生命之源 赣江 汀江和梅江 纪念鼎铭文是由华南理工大家客家研究所所长谭云亨先生所题 铭文文体为志铭体 文稿分为纪和颂两大部分 铭文说明了铸鼎的缘由 时间 地点及其意义 记载了客家发展的历史 颂扬了客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是一篇寓意深远 文辞优秀的佳作 赣县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于赣县县城的东南面 南依逶迤而过的贡江水 对望风水祖师杨救贫隐居地杨仙岭 远眺赣南名山 峰山 山 水 城相互映衬 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 客家人南迁纪念坛 15 五龙客家风情园位于赣州市东南部 与赣县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 占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宿州市砀山县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初中会考作文真题及答案
- 九上道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监理公司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贵州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估价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康复医学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法务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考重庆卷生物试题答案解读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 高一信息技术课件全套
- 护理时政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搬家公司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
- 光存储技术革新-洞察及研究
- 创伤记忆的集体性遗忘-洞察及研究
- 浙江科技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 13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 (高清版)DB11∕T 2456-2025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