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榆 树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 )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英。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 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 )。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找出词语。 (1)chun nuan hua kai( ) (2) an jia luo hu ( )2、文中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1) (2) 3、从文中摘抄出两个成语,并用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4分) _ _4、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3分) _5、文章第二段中“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3分) _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3分) _7、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你最爱什么?用你的妙笔写一段赞美的话吧,100字左右。(3分) 紫罗兰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_。(2分)总起-分述-总结;总述-分述;分述-总述。2(1)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 (2)短文结尾的特点是 _(3)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_3用“|”把第3自然段分成三层,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 ),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5用 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2分)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作用。(2分)成功离不开积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每片纸上都记下了美妙的词汇、生动的比喻和有用的生活素材。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为的是在睡觉 穿衣 刮脸 踱步时都能看到 随时记诵 杰克伦敦正是依靠对语言和生活素材的不断积累 才创作出像 热爱生命 铁蹄 那样脍炙人口的作品。杰克伦敦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_。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一点一点地学,才能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更多。想要在学习上一蹴而就,一下子变成一个大学问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既然要一点一点地学,那就要一点一点地积累。积少能成多,聚沙能成塔,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滔滔江河。有的同学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一点,丢一点,今天学,明天忘。虽然也花了不少时间学习,收获却很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差。这是很可惜的。注重积累,就要求在学习时用笔多记,用脑多思。拿语文学习来说,在课堂上就应该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可以将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圈出,或抄记在笔记本上,用心思索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词语,为什么写成这样的句子,这样表达的好处在哪儿。在课外阅读时也应注意积累语言。可摘抄精美的词语和句子,包括名言、格言、警句等;还可借助词典积累一些成语。经常作摘抄和思考,就能提高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和运用能力,作文时就能从容地遣词造句,不仅能大大减少病句的产生,而且能写出优美的语句,进而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大学问家邓拓说得好:“真正所谓的成就,就是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展。没有积累,就什么也谈不上。注重积累,不断积累,才能扎下深厚的学问之根。”我们要学习杰克伦敦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精神,( )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业,掌握一技之长,( )能立足于社会。 1、给第一段空白处加标点;最后一段填上关联词。 2、在第二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3、文章第一节叙述了杰克伦敦的故事,其作用是: 4、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4、你能写出两个说明积累重要的词语或句子吗? 5、文末“我们要学习杰克伦敦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精神,只有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业,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这句话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怕失败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失败。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只能什么事也不干。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失败与成功之间往往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有人曾把这个过程比做桥梁。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这座桥梁,才走向成功的。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曾经被吴国打得大败,成了吴王的奴仆。面对这样惨重的失败,他不是从此消沉,而是卧薪尝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积聚力量,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他们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实验。他们终于成功了,发现了镭,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孙中山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愈挫愈奋最终推翻了清政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不怕失败,前赴后继,由弱至强,成长壮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做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那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失败,别灰心,莫丧气,要振作,去奋斗。失败只是暂时的,鼓起勇气,去战胜新的困难,去迎接胜利的明天。笑在最后才是笑的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者同样光荣。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段中的愈挫愈奋。 2第段中失败是个动词,从文中找出它的反义词:_、_3这篇短文的论点是_4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列举了三个事实论据,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电子书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2选文第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3第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4“缩微图书”的优点_。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_ 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商银行2025西宁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医疗
- 2025年3D打印的医疗植入物研发
- 工商银行2025天津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交通银行2025宜春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行业品牌建设成功案例
- 交通银行2025阜新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白山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太原市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巴中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个人独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简化方案
- 数学游戏(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 新学期幼儿园小班新生家长会课件
- 2024年车险理赔保险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 极简化改造实施规范
- 热固复合聚苯乙烯防火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线性代数精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 计算机系统原理13015习题答案
- 动物病料的采集运输保存
- 创意设计垃圾桶
- 截肢患者康复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