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感.doc_第1页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感.doc_第2页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感.doc_第3页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感.doc_第4页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感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感又是一年端午佳节,而我也此时提笔写下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一些感悟。 其实,有好些书对大学生来说都是很久以前就听说了,但一直都没细细读过的。 于我而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虽然我至今都还没读完,但光是读完第一部分,我的思考和感想便已经到不得不记下以免到全书读完之时因太冗杂而不能的地步了。 一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书评与相关论文。 对于这种富于哲理却又是用散文化的语言写的小说,以我目前的阅读思维与方式,我很容易被片段性的写实情节吸引,同时又很容易纠结于含蓄隽永且深刻凝练的一些语句。 这些缺陷都使我在读小说时没有一种通读且把握全文的视野,从而感受不到书本身的魅力及震撼。 因为我自己深知自己阅读的缺陷,因而极易途中放弃将书束之高阁。 因而进入大学之后,有了足够的阅读时间之后,我会先上网搜集书的时代背景,作者以及相关专家的评论和解说,以此来帮助我理解及感悟经典书籍的艺术。 据我阅读前的了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米兰昆德拉正是由于能够将小说艺术与现代西方哲学结合起来,故而成为当今世界文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家。 米兰昆德拉说过,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昆德拉就是一个世界性的人,他说“如果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只能令该国的人了解,则他不但对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对不起他的同胞,因为他的同胞读了他的作品,只能变得目光短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 我在一篇论文中找到了对米兰昆德拉阐述的“媚俗”的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 “米兰昆德拉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的倾向,因此,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他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 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媚俗一词源于德语的Kitsch,被米兰昆德拉在多次演讲中引用。 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 他甚至指出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在眼下几乎也变成了一种新的时髦,新的Kitsch,失掉了最开始那种解放个性的初衷。 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借萨宾娜的思索表达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免不了媚俗。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脱俗。 媚俗不仅仅是某些人或某些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 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用意志代替个人追求,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扭曲自我的价值判断以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 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无从判别,甚至形成一体时,生命在外界和内心的沉重抗击之下也就变得无所适从,变成了不能承受之轻。 我认为,如果说生命是一个追求目标的过程,那么毫无疑问,这个过程远远比目标重要。 可是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如果我们穷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错了,那么人生就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那么这个追求的过程也是可怕的。 我不认同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也不认同他所阐述的“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免不了媚俗。 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完全脱离社会及公众而确定的,但是我们又生活在这个社会,而且又是在这个社会中追求我们的目标。 那么这样的人是十分可怕的。 他可能完全背离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社会生存规则,藐视一切道德于法律,因为他“不媚俗”,那么多少“媚俗”的人会因此而受害。 假如人人都如此随心所欲,都自我标榜为不“媚俗”,那么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社会必然混乱不堪,人类文明进程无法前进,甚至可能会被毁灭。 我认为,不能把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用媚不媚俗来作为评价标准。 如果一个社会有着大多数人拥护且公认的社会生存法则,有着视野、思想都高于同时代的伟人的指引,有着高素质且深谙道德与法律的公民一起维护,一起不断反思,修正,制定新的社会生存法则,人类的群体生活将不会出现或者可尽量避免出现“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